愛伊米

“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竟不是指古代四大美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西漢·李延年《佳人曲》

李家有女,絕色冠天下

《佳人曲》無疑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廣告,因為它推銷的不是物品,而是一個活色生香的美人,並且這位美人在整個王朝的天空裡,豔冠天下。

李延年是一位宮廷琴師,歷史有太多的路途都由琴師指引而出,比如嵇康,比如王維,又比如,這位李延年。李延年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妹妹推銷給了漢武帝劉徹,使得李夫人在漢武帝的盛世王朝裡成了一顆點綴的明星,熠熠生輝。

“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竟不是指古代四大美人

側面就更美了,這一版本的李夫人才真叫傾國傾城。

“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竟不是指古代四大美人

彼時的漢武帝已是壯年,正是一個男子最好的時候。年少時,他有金屋藏嬌的意氣,青年時,他有寵愛衛氏的獨裁,而現在,他需要一個善解人意並且毫無威脅的女子,來為他的江山妝點姿色。於是,李夫人應運而生。

在一次宮廷歌會上,李延年獲得這樣一個機會,他攏著衣袍,撥著琴絃,用喑喑低沉而讓人沉醉的聲音唱出了一首歌:在帝國的北方,有一位美好的女子,回眸可傾城,一笑可傾國,可笑世人不明白,城池天下唾手可得,美人卻稍縱即逝。

自此,李夫人寵冠後宮

《佳人曲》生動且形象,一顧,再顧,給了人無限的遐想。

就是這樣一首歌,令劉徹醉了。

此時,平陽公主進言說,延年的族妹便是如此的美人。冰肌玉骨,容色天成,更重要的是,她足夠嬌柔,足夠溫順,足夠聰穎。李夫人自此寵冠後宮,李家也隨之風生水起,李延年更是一步登天,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

這是一場何等成功的演出,與李家的兄妹同侍帝王備受恩寵相比,衛子夫的獨寵算什麼?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從歌女變皇后,衛子夫已是一個傳奇,最後落得一個悲劇收場,而李延年兄妹之名,卻扶搖而上,甚至於,李夫人之名,傳動千古,後人多對其美貌心馳神往,而給予衛子夫的,大多是同情和憐惜。

漢武帝一生念念不忘

至於李延年,《漢書·佞幸傳》是這樣記載的: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刑,給事狗監中。女弟得幸於上,號李夫人,列《外戚傳》。延年善歌,為新變聲。是時,上方興天地祠,欲造樂,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輒承意絃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而李夫人產昌邑王,延年由是貴為協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綬,而與上臥起,其愛幸埒韓嫣。久之,延年弟季與中人亂,出入驕恣。及李夫人卒後,其愛弛,上遂誅延年兄弟宗族。

對能夠列入正史的寵臣,司馬遷的解釋就是“柔曼之傾意,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明確地指如女子般用男色來諂媚獲得皇上寵幸的男子。李延年本是宦官,卻如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與劉徹同臥同坐,早已令諸多大臣深恨鄙夷。

漢武帝劉徹時“今天子中寵臣,士人則韓嫣,宦者則李延年”“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他不過是“以色幸者”的男色而已,“進不由道,位過其任,莫能有終,所謂愛之適足以害之者也”。

“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竟不是指古代四大美人

與哥哥的遺臭萬年不同,李夫人卻為自己留下了一個極其香豔的背影。

“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竟不是指古代四大美人

在生下昌邑王之後,李夫人的身體開始衰弱,所謂紅顏薄命,在她身上盡釋無疑。

但劉徹卻並沒有忘記她,依舊日日宿在她的宮殿,對其他嬪妃毫無興趣,包括皇后衛子夫。然而李夫人很清楚自己時日無多,她必須為自己,為襁褓中的兒子,甚至為了李家,爭取一席之地。這個女子的智慧在此時完全顯露,病態怏怏中的她自始至終拒絕以真容面見劉徹。

“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竟不是指古代四大美人

劉徹心焦憂慮,執意要看,李夫人卻以面紗相遮,異常固執。她沒有給劉徹一絲妥協的餘地,只是隨意地與劉徹聊一些平時他們曾輕聲細語的情話。

病中的李夫人嬌怯無力,更顯柔美,而劉徹竟然也尊重著她的心願,不強迫她露出面容來,只是百般勸導,萬般許諾。

這已經是一個帝王能給的所有愛情了,他的心太大太大,包容著江山天下,只能留這一部分給她。

然而這一小塊,已經足夠,足夠李夫人牢牢抓住機會,保全自己和自己的親人。凡是以容貌取悅於人,色衰則愛弛。李夫人很清楚地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直到她死,劉徹都沒有再見到她的面容,因為連離去之時,她都為自己蓋著面紗。

劉徹傷心欲絕,亦守著她的遺願,不去看她的容貌,並以皇后之禮營葬,親自督飭畫工繪製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懸掛在甘泉宮裡,旦夕徘徊瞻顧,低迴嗟嘆。

“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竟不是指古代四大美人

傳說,劉徹還曾令奇人異士招來李夫人的魂魄相見,李夫人依舊隱在簾幕後不肯出現,唯有嫋嫋清香,提醒著劉徹自己的存在。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位大漢朝最英明的帝王抱憾終天,李夫人和她的才智,從此長留於史書,成了劉徹生命裡無法抹去的一筆亮麗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