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白話秦史之秦王驅逐令

白話秦史之秦王驅逐令

鄭國被無罪釋放後,對嬴政政感恩戴德,更加賣命的工作,把工程專案指揮部從鄭府搬到了施工現場。

經歷了間諜事件後,嬴政看誰都長了一張間諜臉,疑心病越來越嚴重,沒有殺鄭國,考慮到鄭國是不可多得的水利工程奇才,秦國需要這樣的人才儲備,日後對秦國建設以及統一六國有很大的幫助。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執行論功行賞制度,說白了就是你有多大能本事就能當多大的官,廢除了論資排輩的入仕制度,導致官場競爭激烈,內卷的越來越嚴重。你有治國的本領能把國家經濟搞上去,那你就上去,替換掉站著茅坑不拉屎,沒有業績的人,你有領兵打仗的本事,能奪取更多的城池,那你就上去替換掉滿嘴跑火車紙上談兵的人。

吸引的這批外來客卿,往往都是其他國家頂尖的人才,在各個領域搞建設都是一把好手,朝中文武百官人人自危,生怕哪天自己被降職頂替,或者捲鋪蓋回老家,都各自心懷鬼胎,想盡一切辦法保住自己的官職和飯碗,明裡暗裡報團兒排擠外來人員,形成自己的利益團體維護個人利益。

朝中文武大臣對間諜事件處理頗有不滿但也不敢有意見,沒人敢第一個提出驅逐外來客卿,只敢私下裡討論,慫恿貴族宗室站出來提議驅下逐客令,就看誰先忍不住站出來點燃導火索了,這些事只能早朝的時候打個擦邊球,試探性的提示嬴政。

早朝也就那些事兒,各司其職的官員彙報前一天的政績,哪個地方昨天收了多少稅,哪隻軍隊攻打佔領了多少城池,哪個地方有旱災有水災減產多少糧食,哪個地方搞都城建設需要中央政府撥多少錢款。。。。

輪到了贏傒,作為皇親宗室,他首先憋不住了提出驅逐外來客卿的意見,此話一出,朝堂之下一片死寂,個個官員都低頭豎著耳朵等待嬴政的迴應。

“贏傒,既然你首個提出了驅逐令,寡人想聽聽你為何這樣做,這樣做的意義在哪兒?”嬴政問到

“回大王!雖然引進外來人才對大秦的建設有利,但是外來人員的背景,咱們摸不透,他們之中大多數來自敵國,來的目地到底是為了建設大秦還是為了從內部蠶食我大秦根基?沒人清楚他們的想法,鄭國便是一個例子,本以為他所做所為是全心全意為大秦著想,可他卻是另有圖謀!裡應外合想置大秦於危難!我大秦基業是幾代先祖努力打下的江山,統一六國事在必行,如今讓敵國的人來管理我大秦,豈不是把江山拱手讓與敵人?……”

嬴政心裡略有所動。

“大王!傒言有理,但臣不能全部認同!臣雖為他國之人,不是臣能選擇的,出生在哪吾輩誰能選擇?想做出一番事業,在本國奈何不受重用,選秦而棄本國才能有所作為!臣等為大秦社稷鞠躬盡瘁,日月可鑑!”李斯站了出來打斷贏傒的話。

李斯何許人也?楚國人,曾跟隨荀子學法,學成後投奔秦國,在法學領域造詣頗深,很有政治眼光,胸懷大志!

“敵國臣子,你有何臉面說出這番話!”贏傒當場給懟了回去。“大王還請三思!敵國之臣,我大秦國斷不可用,以免養虎為患!”

“大王,請還請三思!”文武百官和贏傒夫唱婦隨,齊齊勸道。

“各位愛卿,休的再爭論!寡人自有定論!”

“喏!”李斯,贏傒兩人退回百官行列,不再作聲。

退朝後,李斯回到府上,不多大會兒,百里奚火急火燎的找上門,開門見山的說:聽說大王要下逐客令了?

“還沒有結論,但是今天看秦王的神色,逐客這事八成是定了!”

百里奚的神色頓時黯然起來,道:李兄有何妙計能讓大王改變主意嗎?

李斯也無力的搖搖頭說:愚兄也只能寫封諫逐客令了,能不能說服大王,就看天意吧。

百里奚和李斯同為楚國人,雖然一個老家在上蔡,一個老家在南陽,但也算半個老鄉,這異國他鄉的,只能報團取暖,所以不管有啥拿不定主意的事兒,百里奚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斯,來爭取李斯的建議。

“這可如何是好?奚本就是楚人,被五張羊皮換到秦國,如今被驅逐,何以為家?”百里奚急的捶胸頓足,原地直打轉。

“百里兄莫慌,斯,當竭盡所能說服大王,事情還沒有定論,一切靜觀其變吧!”

逐客事件發酵五天後,嬴政終於拿定主意,寫了一道逐客令!要求遣返各國客卿!

李斯接到訊息後,迅速寫了一封諫逐客令

諫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採。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一氣呵成之後,李斯長長舒了一口氣。

文章大概意思就是大王您不應該驅逐各國人才,秦國準備統一六國,現在正是招攬人才的時候,如果你把人才都趕走了,被他國所用,對秦國統一不利……

連夜李斯把諫書遞與嬴政,回府後惴惴不安的等大王的訊息,希望能撤回逐客令!

嬴政看完諫逐客令,文章文采斐然,引經據典,呈詞懇切,又改變了主意。改變主意並不是因為他善變,其實嬴政也不傻,他使了一招兒欲擒故縱的手段,先聽信贏傒的話下逐客令,驅逐外卿,讓這些客卿知道我大秦國少了你們一樣統一六國,你們要老老實實忠誠於我,離開我你們就是喪家之犬,無處可去!被嬴政的驅逐令這麼一嚇,各位客卿會有危機感,又撤回逐客令意在說明我嬴政很大度,只要你們沒二心,我虧待不了你們!

收回逐客令之後,所有的外族客卿終於舒了一口氣,對李斯的能力大加讚許,李斯儼然成了他們的精神核心!

白話秦史之秦王驅逐令

白話秦史之秦王驅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