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皇帝見“狀元”長得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外貌往往決定了我們的第一印象,相貌俊秀會引起人們好感,而醜陋之相則很容易引起反感。但是相貌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內在,皮囊是天生的,才華並不會刻畫在人的外表之上。

皇帝見“狀元”長得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從古至今,因為外貌而引起的奇妙故事有許多,或是誤會,或是佳話。而就在清朝的時候,科舉這一選拔天下大才的盛事裡也出現了因為外貌產生的故事。乾隆帝在見到“狀元”之後,被他的相貌驚訝到,覺得太醜了,就出了一則上聯刁難。但在他巧妙地對出了下聯之後,乾隆毫不猶豫地次給了他探花。

從隋朝大業年間(605年)科舉制設立起,象徵著榜首和最為出色之人的“狀元”就是所有參考學子心中的夢想。殿試第一方為“狀元”,是能夠在皇帝面前展示才華的存在。從北宋開寶八年(975年)開始,“探花”被用作第三名的稱呼,這一僅僅次於“狀元”和“榜眼”的名號對於讀書人來說也是十分煊赫的榮譽了。

皇帝見“狀元”長得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劉鳳誥誕生在江西萍鄉的一戶普通人家裡。母親在生下他不久後就因病去世了,這也讓他在艱苦生活中對知識特別渴望。在他的勤奮好學和父親支援下,三歲識字,五歲背詩,七歲作文,出色的才能讓當時的人們都稱他為“江西大器”。

可就在他少年時期,一場意外發生了。在一次與朋友遊玩時,幾人開啟了一場射箭比試。大概就是“才遭天妒”,無巧不巧地在這次普通的比試裡,劉鳳誥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本身英俊瀟灑的他立刻就破了相,而因此那些曾經看好他的人也都不再繼續,反而議論起你一個“破了相的獨眼龍”就不要再去科考了,免得驚嚇到聖上。

皇帝見“狀元”長得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這種遭遇和閒言碎語反而更加堅定了劉鳳誥的決心,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18歲的他優異的成績拿下了舉人。勤奮的學習讓他的文才被主考官推舉到了乾隆帝面前,在對他的文章一番品味後,乾隆非常欣賞他,立即就讓他參加殿試。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劉鳳誥參加殿試。可在作文的時候,因為他書法的緣故寫作緩慢,本來考試時間已過,但主考官看在他秀勁的書法上特意允許他超時作答,甚至還親自點蠟燭為他照明。這一篇“姍姍來遲”的文章自然也引起了乾隆第二次注意,在閱讀之後他發現這比第一次讀的文章更加出色。愛才之心湧上,乾隆立刻召見了劉鳳誥面聖。

皇帝見“狀元”長得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可當劉鳳誥出現的時候,乾隆徹底傻眼了。他萬萬沒想到在他心中才華滿腹甚至是一種英俊書生形象的才子,居然是一名“獨眼龍”。在以貌取人和惜才之心裡反覆糾結的乾隆帝,最終決定用對聯的方式來對劉鳳誥進行一番考核。

首先乾隆出了上聯“獨眼不登龍虎榜”,這讓劉鳳誥立刻就明白了皇上是介意自己的外貌,於是對出下聯“半月依舊照乾坤”。乾隆見後甚是滿意,但又不甘心,於是再次出了一句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沒有多少思考,劉鳳誥立刻回對“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皇帝見“狀元”長得醜,出一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

乾隆帝的“東南西北”星宿,正好和劉鳳誥的“春夏秋冬”花卉完美相對,這可謂是一副極其標準的對聯了。但是劉鳳誥本身也不想讓乾隆失了面子,知道自己憑藉這幅樣貌難以成為狀元了,於是直言“臣本探花郎”,求一個第三名,雙方互給臺階。

博學的乾隆也立即明白了劉鳳誥的意思,旋即十分開心的笑了,當場賜予了他“探花”之位。儘管劉鳳誥因為自己的容貌選擇了退而求其次,本應是“狀元”卻成了“探花”,但是他的才華已經得到了乾隆帝徹徹底底的認可,並在朝廷裡得到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