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巫蠱之禍,漢武帝痛失太子劉據,悔悟過來後是怎樣報仇雪恨的?

漢武帝是中國古代極為出色的君主,實施“推恩令”,解決了漢朝自建立以來就存在的藩王之患,並數次征討匈奴,威懾西域各國,開創絲綢之路,創下空前的豐功偉績,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評價。

但是,似乎越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到了晚年越發不肯接受年華老去、精力衰敗的事實,常會變得多疑昏庸,辦出些令人無法評說的糊塗事。

漢武帝劉徹就是如此,在晚年留下“巫蠱之禍”這樣的汙點。

巫蠱之禍,漢武帝痛失太子劉據,悔悟過來後是怎樣報仇雪恨的?

其實一開始,所謂的巫蠱之禍,和太子劉據、皇后衛子夫沒有半點關係。

首先是劉徹在建章宮看見一個佩劍的男子,懷疑是刺客,派了許多人去抓捕卻沒抓到。劉徹大怒,處死了看管宮門的門候,又調三輔之地的騎兵對上林苑進行全面搜查,後關閉長安城門查詢此人,還是沒找到。

於是劉徹心中就有個結,總覺得有人躲在暗處要害他。而這個時候,衛子夫的姐夫公孫賀辦了件蠢事。

公孫賀是丞相,大權在握,妻妹又是皇后,公孫氏成為大漢一等一的門第,家中子弟難免驕橫奢侈,多行不法事。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擔任太僕時,就擅自動用軍費一千九百萬錢,事發後被下獄。

依武帝的意思是要從嚴治罪,公孫賀為了幫兒子脫罪,和武帝商量了一個條件。什麼條件呢?抓住武帝通緝的陽陵大俠客朱安世,換公孫敬聲平安出獄。

後來公孫賀果然抓住了朱安世,這卻得罪了兩個人。

一個是武帝, 朱安世的通緝令已經下了一段時間,結果抓到他的不是皇帝的人而是大臣的人,這叫武帝怎麼想?莫非朱安世是公孫賀豢養的“大魚”,專等出了事拿出來跟他這個皇帝當談判的籌碼!

表現得比皇帝還要有勢力,這是為人臣子的大忌。

巫蠱之禍,漢武帝痛失太子劉據,悔悟過來後是怎樣報仇雪恨的?

另一個就是朱安世本人,他知道公孫賀要用自己交換兒子之後,立刻上書朝廷展開報復,告了公孫敬聲兩件事:與陽石公主私通;在皇宮到甘泉宮的馳道上埋藏木偶人,詛咒陛下,口出惡言。

朱安世這招,狠就狠在虛虛實實有真有假,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的確屬實,但埋木偶詛咒武帝的事,可就拿不出什麼證據了。

但趕上疑神疑鬼的武帝,到最後公孫父子都死於獄中,並被滅族,還牽連了衛青的長子衛伉,衛子夫背後的外戚勢力受到沉重打擊。

所以有些史學家認為,劉徹本來針對的就是太子劉據的外家。正如後來他對幼子劉弗陵一樣,立子去母,雖然寵愛鉤弋夫人趙婕妤,但因為擔心她干政,還是找由頭讓她死了。

事情到這裡並沒有完,大概是朱安世把木偶人描繪得太形像了,沒多久武帝就做了個夢,夢到好幾千木頭人手持棍棒想要襲擊他,醒來後一身冷汗。他身邊有個小人江充,素來體察上意,說這是有人在用巫蠱詛咒皇帝。

巫蠱之禍,漢武帝痛失太子劉據,悔悟過來後是怎樣報仇雪恨的?

武帝本就有疑心,當即命令江充調查此事,並讓黃門蘇文等人協助他。江充和劉據、衛子夫一系素有嫌隙,擔心以後被劉據收拾,便膽大包天的誣陷他們。

劉據沒做過這種事,又害怕又憤怒,本想去甘泉宮找父皇辯白,江充卻一再阻攔,讓他認罪,劉據不想成為另一個扶蘇,無奈之下起兵殺了江充。

當時的丞相是劉屈氂,派人將此事告知武帝,蘇文也逃得一命,對武帝說太子要謀反。他們都這麼說,武帝信了,命令劉屈氂平亂,最後的結果是衛子夫、劉據自殺,劉據一脈只留下個孫子劉病已,即後來的漢宣帝。

武帝冷靜下來之後,又有壺關三老令孤茂為劉據申冤,就知道劉據和巫蠱之事無關,也絕不會謀反,他都是太子了,穩穩的等著當皇帝就行,何必冒險?他一悔悟,當初針對劉據的那些人就遭了殃。

巫蠱之禍,漢武帝痛失太子劉據,悔悟過來後是怎樣報仇雪恨的?

江充雖死,家族也沒逃得過,被武帝滿門抄斬;蘇文被燒死在橫橋之上;劉屈氂當時沒事,但武帝還是恨上了他,後來藉著他和李廣利干涉立儲這個理由,將劉屈氂遊街示眾後腰斬。

所有曾對劉據兵刃相加的人都陸續被殺,而幫助過他的則受到嘉獎。武帝還建了座“思子宮”,以表達對兒子的思念之情。

其實武帝對劉據是有感情的,劉據是他的第一個兒子,七歲就被立為皇太子,武帝將他當作繼承人重點培養。但再深的父子之情,還是抵不過帝王的猜疑本能,如果他們之間多一些信任和溝通,這場悲劇或許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