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漢朝時戰馬稀缺,漢武帝卻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他是如何做到的

“八年,北伐匈奴,遭白登之圍”,“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兩句話,記錄了漢朝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自漢高祖白登之圍,到霍去病封狼居胥,百年之間,漢朝和匈奴戰場主宰者的身份,進行了一次互換。只要對比這兩代漢軍,你就會發現,造成這種攻守態勢轉變的答案,只有兩個字—騎兵。

漢朝時戰馬稀缺,漢武帝卻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白登山,高祖被匈奴騎兵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脫困之後感慨“車騎者,天下之武備也!”。在西漢初期,“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皇帝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拉車之馬,而百官則只能乘坐牛車,可見馬匹的稀缺程度。那漢武帝為抗擊匈奴,又是怎樣改變這種天下無馬的困境呢?

文景之治,功在千秋的“馬復令”

自先秦時期起,中原馬在速度、衝擊力和耐力等方面,都全面落後於北方的草原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戰馬的劣勢,也是中原屢屢遭受遊牧民族襲擾而束手無策的重要原因。漢高祖自北伐匈奴受挫後,也意識到了戰馬的重要性,便下令徵收“算賦”,用來改善漢軍的戰車馬匹。

漢朝時戰馬稀缺,漢武帝卻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他是如何做到的

到了文景兩帝時期,雖然以和親作為對待匈奴的根本之策,卻也同時加強軍械的儲備,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復馬令”。復馬令是一項針對百姓的政策,規定凡是民間養殖馬匹者,可以免除家庭三人徭役。這項舉措將養馬之責從朝廷轉移到百姓,可謂是一大創舉,從根本上減輕了朝廷的經濟負擔。可以說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抗擊匈奴的千秋大業提供了第一批寶貴的戰馬。

最嚴苛的法律,最專業的機構

漢武帝時期關於馬匹的法律,無論在數量還是刑罰上都是中國歷史之最,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證戰馬的數量。其中就包括禁殺馬匹、禁食馬肉,甚至連偷盜馬匹都是死罪,可見其法律的嚴苛。而為了防止優良的種馬流失,漢朝邊境還設有專門的監察機制“馬弩關”。商隊運輸和販賣的馬匹都有嚴格的規範,“禁馬高五尺九寸以上,齒未平,不得出關”。

漢朝時戰馬稀缺,漢武帝卻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他是如何做到的

漢景帝時的“牧苑”,是漢朝最早的官方養馬機構,而武帝則在此基礎上健全和完善了馬政的設立。同時在中央設太僕,地方設馬丞,作為專門的馬匹管理的官員,在西北還有專門的養馬場。漢朝設定針對性的機構和官吏來負責戰馬的徵收和飼養,目的就是將馬匹生產“流水線”化。

進口、進貢、進攻

如果說政策和機構在文景時代已經有了雛形,漢武帝只是完善和加強,那麼漢朝另一種馬匹來源的渠道,則是漢武帝的首創。漢武帝對馬,特別是好馬非常的痴迷,他下令讓漢朝的商隊透過對西域甚至是對匈奴的貿易,進口品種優良的駿馬。用敵人的後勤,來充實自己的軍備,不可謂不聰明。

漢朝時戰馬稀缺,漢武帝卻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他是如何做到的

除了主動進口外,絲綢之路開闢後,西域各國為了和漢朝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都主動進貢寶馬。烏孫國就給漢武帝贈送了十幾匹最好的烏孫馬,如獲至寶的漢武帝將其稱之為“天馬”。除了進口和進貢之外,漢武帝還信奉得不到就搶的思路,為了汗血寶馬,漢軍兩徵大宛,迫使大宛國投降,進獻了

3000

餘匹汗血寶馬。

漢朝時戰馬稀缺,漢武帝卻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他是如何做到的

千里縱橫,征馬難還

元狩四年,衛青率軍西出定襄,出塞一千餘里,遭遇匈奴伊稚斜單于主力,大破之。霍去病東出代郡,孤軍深入兩千裡,一路殺到狼居胥山,兵鋒遠抵瀚海。漠北決戰後,“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正是這支千里縱橫,戰無不勝的漢軍騎兵,基本解決了困擾華夏北境百年的匈奴之患。

漢朝時戰馬稀缺,漢武帝卻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他是如何做到的

但是漢朝的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後入塞者不滿三萬匹”,14萬匹戰馬出關,回來的卻不到3萬。戰馬的損耗其實也更加說明了其存在的價值,這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大戰,如果不是漢朝幾代“牧馬人”的努力,與草原之王匈奴的抗衡只是空話。漢軍可敬,征馬也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