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方言甚多無普通話,朝廷議會又用什麼官話呢?

在古代,是沒有普通話的,一向朝廷文武百官發言,連皇帝都聽不懂,怎麼辦啊?

周朝(雅言)

周朝時,官方話以周天子為準,是周朝和各統治者共同的語言,為周音,稱之為“雅言”,各諸侯國的交流也促進了雅言的形成和發展。

漢朝至宋朝以及明朝(多以洛陽或者南京綜合語音)

漢朝,語言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把共同的語言稱職為“通語”,隨著秦漢疆域的擴大,洛陽話也隨著中原人向南遷移而向南發展。西晉而東晉王朝的興起,也帶動了南京話(或者建康話)的興起,隨著隋唐宋的發展,雖然各有不同,但是進一步為洛陽話和南京話奠定基礎。明朝朱元璋更是命人編著《洪武正韻》作為官方韻書,但是並未推廣開來。

古代方言甚多無普通話,朝廷議會又用什麼官話呢?

元朝(蒙古式發音的大都話)

元朝的建立,為北方語種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使得語言向北方語種靠近,但是蒙古式的漢語發音,缺失很多漢語的特徵性。

清朝(前期滿語)

清朝的前期,滿語是大臣上朝議事的語種,並非大家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那樣,用普通話甚至北京話溝通。

清朝後期和民國(北京話、國語)

到了19世紀末,清朝開始起用漢人,大量的漢人為官,這時候為提高辦事效率,清朝上朝一律改為北京話,但是滿語仍為國語,但是不再充當官話。清朝後來又將北京話的地位從官話提升到了國語,作為全國通用語言,到辛亥革命之後,中國開始推廣國語,並且北洋政府在1918年公佈了我國第一套國音注音字母,1932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確定了國語的標準。

古代方言甚多無普通話,朝廷議會又用什麼官話呢?

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承德市灤平縣作為普通話標準音主要採集地,並在1955年制定標準後全面推廣,一直髮展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