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代養廉銀製度是怎麼回事?竟然使貪汙腐敗大大減少

清朝的養廉銀製度是建立在官員實際薪水很少的基礎上的,它對官員影響很大,使之前的很多灰色收入直接變為明面收入了,且數額不菲,養活一家人還是可以的。

清代養廉銀製度是怎麼回事?竟然使貪汙腐敗大大減少

雍正帝

養廉銀製度

我們先來解釋下什麼是養廉銀,所謂

的養廉銀:是給官員生活、辦公補助費,用大量的白銀來使官員們保持廉潔奉公。

上溯到明代,明代官員的薪俸就很少。比如:明代正一品官每月俸米87石,正四品24石,正七品7石5鬥,而最低的從九品每月才5石。這點收入是很難養活一大家子人的。

再來看看清代的官員,在實行養廉銀製度前,清朝在京官員每年的俸銀,一品官180兩,二品150兩,三品130兩,四品105兩,五品80兩,六品60兩,七品45兩,八品40兩,正九品33兩1錢,從九品31兩5錢。另外還按每兩俸銀給俸米1斛。在外地做官,文官俸銀同於在京官員,但沒有祿米,武官俸銀只及在京武官的一半。

而外官作為封疆大吏的總督年俸是180兩,巡撫、布政使150兩,按察使、鹽運使130兩,道員、知府105兩,同知、知州80兩,通判、州同60兩,縣令、府學教授45兩,縣丞、教諭、訓導40兩,主薄33兩1錢,典史、巡檢31兩5錢;吏役的工食錢就更加微薄了,齋夫12兩,鋪兵8兩,門子、皂隸、馬伕、庫事、鬥級、轎傘扇夫、禁卒約6兩。收入依然很低,養不活一大家子人。必然會產生廣泛的貪贓贏私情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生活下去。

所以從皇帝到下面的督撫,對於當時官員徵收的火耗,都是採取放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了雍正繼位後才採取實際的辦法,從耗羨銀中提取一部分,發給從總督巡撫到知縣巡檢等各級官員,一定數量的銀子作為養廉費用。

養廉銀的數目發放主要依照官員職務的高低來確定的,並且各省各地之間,由於政務繁簡及賦稅多少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別。

清代養廉銀製度是怎麼回事?竟然使貪汙腐敗大大減少

清代官員一家人

養廉銀的影響

地方上各級官員規定的養廉銀數目差距很大,和他們原先的俸祿相比,高出十幾倍、幾十倍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養廉比薪俸優厚的多了。比如總督,陝甘、雲貴一月能達到2萬兩,比原先的180兩年俸高出了100倍以上。其中最高的兩江總督,養廉銀一個月就有3萬兩;少的如:閩浙、四川一個月也有13000兩,大多數的總督養廉銀在15000-18000之間。

巡撫的養廉銀也有10000-15000兩,七品知縣,多的2-3000兩,少的也有5-600兩。養廉銀實際上是大幅度增加了官員們的收入。

實行

養廉銀製度,對於治理官吏,防止官吏侵吞國家收入,保證國家稅收不至短缺,有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禁止地方官恣意加派,也保障了百姓正常地完納賦稅,確保了清政府的賦稅收入,使國庫充盈。是政府在財政管理上的重要進步。

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繼位,經過查驗,國庫存銀達到了6000餘萬兩,可見養廉銀製度對國家財政的作用。

清代養廉銀製度是怎麼回事?竟然使貪汙腐敗大大減少

養廉銀

綜上所述,

養廉銀製度對於清政府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一項重要改革,它使得清政府的國庫有充足的財政盈餘可以用來做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