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雲山在朝鮮半島北側,離鴨綠江僅150公里,離南側的平壤也僅有120公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1950年中美第一次交戰的主戰場,當時的志願軍剛剛入朝,對敵人還不瞭解,不知道自己手中簡陋的武器能否打贏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但云山戰役的勝利讓志願軍創造了歷史的奇蹟,也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了新中國。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1950年11月1日夜幕降臨後,在雲山附近的美軍騎兵一師第八團已經被志願軍三面包圍,只有東邊留了一個缺口。

趕來營救的第5團也在雲山南面被志願軍阻擊,此時這兩個團都面臨著巨大危機。

美軍第八團一營B連的排長名叫本·博伊德,參加過二戰,如今被派往朝鮮執行任務,在和志願軍交火之前,他曾命令自己計程車兵將迫擊炮對準四周的疑似目標輪番開火,零星的戰鬥並沒有激起大風大浪,因此他認為那些疑似目標僅僅是朝鮮的散兵遊勇,並不認為那是中國人。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但到了晚上10:30左右,他所在的第八團雲山陣地上響起了一種類似於蘇格蘭風笛的聲音,一開始還以為是英國的援軍來了,但很快他就發現這種聲音不對,而且非常詭異,隨著高亢的聲音響起,到處都衝出了很多對方計程車兵,一場大戰隨即爆發。

據本·博伊德在戰後回憶,當時他計程車兵正嚴陣以待,但人手短缺導致對突如其來的夜戰很不適應,而對手卻能迅速的攻佔自己的防線,我們兵敗如山倒,很多人陣亡,傷兵遍地,倖存者企圖臨時構建一道新的防線,但很快就因寡不敵眾再次土崩瓦解,對方計程車兵在軍號和喇叭的高亢聲音下不斷的衝鋒,炮火連天,眼前的局勢越來越不利,軍官們極力挽救局勢,可依舊無法阻擋對手的進攻。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因此他不得不命令還沒有被摧毀的10輛載重為2。5噸的卡車一字排開,組成了一道環形防線,將傷兵轉移到卡車內部儘可能地延緩進攻和減少傷亡。

就在戰鬥打到最激烈的時候,剩餘的美軍士兵決定突圍,他們一共有兩輛坦克,這僅有的重型裝備成為了護航車隊,前面一輛開路,後面一輛斷後,剩餘計程車兵坐在卡車上跟隨,當時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有美軍的,也有對方的。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本·博伊德:面對那些自己人的屍體和傷兵,他們這些還活著的人顯得無能為力,既不能帶走全部傷員,又沒有時間掩埋屍體,能一起行走的都是輕傷員,那些防禦圈之外的傷員只能被無能為力的遺棄。

我們好不容易駛出了雲山鎮以南約一英里的地方,本以為安全了,卻不想在道路兩側依然有對方的重兵埋伏,自己又很難預測在什麼地點會發生交火,就在坦克繼續走出了五六百米以後,中國士兵開火了,火力還非常猛烈,很多此時正坐在坦克上的美軍士兵被突然旋轉的炮口打落在地。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本·博伊德本人也是掉下坦克的其中一員,掉下後就再也追不上疾馳的坦克了,一起掉下來的人很多都中彈陣亡,自己最終逃過一劫,但腿部燒傷急需處理。為了找到其他部隊本·博伊德白天行走晚上躲避,忍飢挨餓,在一位農民的幫助下才找到了自己人,此時離雲山戰役爆發已經過去了15天。

後來他得知在那晚的戰鬥中自己的連長陣亡,他所帶的那個排很少有人逃出,由於自己腿部燒傷嚴重,他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回國後他再也沒有看到自己曾經那個排的任何一個人,也不知道有哪些人倖存了下來。

美軍老兵回憶中美雲山之戰,到處都是屍體,可我們無能為力!

這是雲山戰鬥的一幕,志願軍的英勇讓強大的敵人都膽戰心驚,很多美軍老兵在回憶起雲山之戰時都記憶猶新,說戰鬥太突然了,美軍是在手忙腳亂中匆忙應戰的,當決定突圍時陣地上已經佈滿了屍體。

雲山戰役證明了儘管敵人強大到令人髮指,但團結一心的志願軍依靠近戰、夜戰的優勢,完全可以在戰場上和裝備精良的對手掰掰手腕,初次的交戰也讓對方認識到了志願軍是一個完全不同但戰鬥意志異常強大的新對手。

中國人進入朝鮮美國真發現不了?美老兵回憶他們就在眼前但找不到

麥克阿瑟:我們將在朝鮮獲得全勝,如果中國派兵干預必將血流成河

此人五處受傷仍將美軍坦克炸燬,美大兵高呼:這是中國式的葬禮!

美國一個軍有7000輛汽車、430輛坦克,志願軍:我們沒有但照樣打

感嘆!志願軍寫了一個紙條讓美國傷兵不敢想象,看後卻感動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