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歷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受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同原因的影響,中國曾發生過好多次的人口遷移的事件,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闖關東就是一次重要的遷移。有從南往北的遷移,也有從北往南的遷移,人口遷移為中華文化交流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歷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的事件,為南方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中國歷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何為衣冠南渡?

“衣冠”有五種含義:第一種指衣和冠,古代“士”以上的男子都佩戴冠;第二種泛指衣服和穿戴;第三種專門指代禮服;第四種指代縉紳和士大夫;最後一種含義是指文明禮教。“南渡”就是向南而渡的意思,晉元帝和宋高宗都渡過長江,將都城遷到南方,史稱“南渡”。

語出唐史學家劉知幾《史通》“邑里”篇。該文原僅指西晉末天下亂,中原士族相隨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權南遷。後衣冠南渡逐漸演化為熟典,代指縉紳﹑士大夫等避亂南方並落地生根的事件。

中國歷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第一次為“永嘉之亂,衣冠南渡”。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分裂、大糜爛、大破壞的時期。西晉晉懷帝、晉愍帝時期中原地區大規模戰爭不斷,內徙的周邊部族相繼建立君主制政權,強大起來威脅到西晉政權,並最終釀成永嘉之禍。

晉建武年間,晉元帝率中原漢族臣民從京師洛陽南渡,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這些南遷的北人,給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南方人口得到較快增加,也促進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

中國歷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第二次為“安史之亂,衣冠南渡”。

黃河流域又一次遭到嚴重破壞,百姓生靈塗炭,家園被毀,只好背井離鄉,到相對安定的南方尋找安居之所。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時期。

這次人口南遷大潮的餘波,一直持續到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約有100萬人南遷。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口地理分佈的格局,至此,中國南方的人口規模第一次達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甚至超過了北方地區。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江南的經濟和人文基礎。

第三次為“靖康之亂,衣冠南渡”。

靖康之變及宋室南渡導致了中國第三次人口南遷高潮。此次南渡,發生在1127年,故也稱建炎南渡。

此後長達100餘年的宋、金對峙,黃河流域成為主要戰場,北方廣大淪陷區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貴族的統治和民族壓迫,被迫舉族遷移,南方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和大量尚未墾種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樂業的各地人民,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對南方的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歷史上三次“衣冠南渡”事件

經過三次南渡,實現了北方和南方文化的交流。大量北方湧入南方,為南方提供了更多的勞動力,也使南方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所以說南方的發展要歸功於中國歷史上這三次“衣冠南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