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山東第一人口大縣:人口175萬,墨子出生於此

公元639年,時為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三年,李世民封12歲的弟弟李元嬰為滕王,封邑位於滕地。李元嬰到達滕地後,生活奢侈,耽於享樂,大興土木建立行宮,亭臺樓閣極盡奢華,命名為滕王閣,此為歷史上第一座滕王閣。

山東第一人口大縣:人口175萬,墨子出生於此

後來李元嬰被改封到了其他地方,公元653年李元嬰任洪州都督,因思念滕地的生活經歷,在洪州贛江之濱,再次建起了一座高插雲天的樓閣,仍命名為滕王閣,後來王勃在此寫下了名傳千古的《滕王閣序》。

南昌滕王閣因王勃之佳作而名揚天下,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而滕地的正宗滕王閣則早已毀於戰火之中,成為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歷史塵埃。

李元嬰初封的滕地,正宗滕王閣所在地,即今山東省滕州市。

山東第一人口大縣:人口175萬,墨子出生於此

滕州市是山東省縣級市,隸屬於地級棗莊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北鄰鄒城市,西界微山縣,南連棗莊市薛城區,東接棗莊市山亭區;市境北、東、南三面環山,西臨南四湖。

古滕縣

根據史料記載,滕州市境古屬東夷之地,黃帝與炎帝大戰獲勝後,將他的第十個兒子封在滕地,這也是“滕”最早的歷史記載,黃帝所封滕國一直延續至商朝末年。周朝建立後,實行分封制,周武王將弟弟封在滕地建立滕國,以便拱衛王室和監視東夷,滕國國都即位於今姜屯鎮東滕城村。

山東第一人口大縣:人口175萬,墨子出生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市境內除滕國外,還有薛國、小邾國。戰國時期,滕文公按照孟子的主張實行善政治國效果顯著,滕國因此被稱為“善國”,後於戰國後期被宋國所滅;戰國中期薛國被齊國所滅,後來

薛地成為孟嘗君田文的封邑

,孟嘗君養士三千享譽天下,為戰國四君子之一。

秦朝統一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於今境內設定滕縣、薛縣,滕縣治所位於今市西南,薛縣治所位於今市南。漢朝初年增置蕃縣,治所位於今市西北,後又增置昌慮縣,治所位於今市東南,漢武帝時期滕縣改為公邱縣;此時,今境內公邱縣、薛縣、蕃縣、昌慮縣等多縣並存。

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今境內仍為多縣並存。北魏時廢公邱縣改置陽平縣,北齊統治時期薛縣、陽平縣、昌慮縣等多個縣先後併入蕃縣。

山東第一人口大縣:人口175萬,墨子出生於此

今滕縣

隋朝統治時期,

公元586年蕃縣改為滕縣,唐朝後期滕縣移治今舊城區

;此時的滕縣,轄境包括今滕州、微山縣、山亭區、薛城區以及驛城區、臺兒莊區、徐州市銅山區、鄒城市的一部分割槽域。

五代及北宋,仍為滕縣,靖康之難後改屬金朝統治,

公元1182年滕縣改為滕陽縣,為滕陽州治所;到了公元1184年,滕陽州改為滕州,滕陽縣改為滕縣,為滕州治所

。明朝建國後次年即公元1369年,滕州被廢,滕縣改屬兗州府,清朝延續不變。

新中國成立後,滕縣先後隸屬於山東省魯南行政區尼山專區、滕縣專區、濟寧專區、濟寧地區,1979年劃歸棗莊市管轄。1988年,滕縣被撤銷,改設縣級滕州市。

滕州市總面積1495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175萬人,是山東省第一人口大縣。

山東第一人口大縣:人口175萬,墨子出生於此

縱觀滕州歷史,上古時期即為滕地,夏商周三代均為滕國所在地。秦朝統一後,即於境內設滕縣、薛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隋朝之前今市境內多縣並存,秦滕縣於西漢中期改名為公邱縣,至南北朝時併入蕃縣,隋朝時蕃縣改名滕縣,即為今滕州市的前身。

隋唐至民國時期,滕縣轄境十分廣闊,北至鄒城,南至徐州,西跨微山湖。新中國成立後,滕縣轄境先後多次劃出,劃入周邊縣市。滕州自古為交通要道,素有“九省通衢”之稱。

山東第一人口大縣:人口175萬,墨子出生於此

滕州市人傑地靈,最出名的歷史人物當屬墨子。墨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是墨家學說的創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家與儒家在先秦時期並稱“顯學”,在社會上影響力極大,戰國時期有“非儒即墨”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