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在古代封建社會當中,君王寵愛后妃而導致亂政的例子數不勝數。

從商紂王寵愛妲己,酒池肉林紙醉金迷,為了治好他心愛的妃子患有的心病,不惜犧牲一個優秀的宰相,以比干的七竅玲瓏心為藥引。到晚清光緒在灰暗沒有溫暖的亂世當中終於找到了會因為他的悲喜而牽腸掛肚的珍妃

,儘管最後珍妃被迫沉井而死,但好歹在光緒的至暗時刻曾經充當了他的光,也算得上是末世帝王的曠古愛情。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整個封建社會,帝王所做出的重大經濟或政治決策誠然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

帝王與后妃之間的愛情故事,也一直是民間百姓們津津樂道,茶餘飯後的永恆主題。

除了給人們的業餘生活留下談資之外,帝王與后妃們之間的愛情,有時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其中起著重要貢獻的便是

唐明皇

。而提起

唐明皇

這個人物,許多人或許能夠想到,他是如何

以少年天子的身份,平定了當時的政局,又或者他是如何殫精竭慮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自貞觀之治以後的輝煌,造就了開元盛世。

但同時我想大家更感興趣的是

他與楊貴妃當年,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

,唐明皇在人生的前半段,經歷了從低谷到高潮的波雲詭譎、變幻莫測的政壇起伏,後半段因為楊貴妃的出現,開啟了寵愛無度,揮霍無度,玩樂無度的人生。

關於他們倆的愛情故事,白居易曾在其著作

《長恨歌》

當中,進行過具體的描述,簡言之,就是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寵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們給後世留下的,不僅僅是至今繚繞的

霓裳羽衣曲

,也不僅僅是西安太液池的遺蹟,更為影響深遠的是因為他們的愛情故事讓更多人認識了一種水果,這便是詩句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當中所提到的荔枝。

其詩作當中所要表達的大致意思是,

當年楊貴妃想吃嶺南的荔枝,但是由於身處西安路途遙遠,而唐明皇為了能夠讓他吃上新鮮的荔枝,便派人快馬加鞭從嶺南早上採摘,其路途遙遠,到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匹馬,才能使得送到長安來的時候,荔枝上的露水都還沒有蒸發掉,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的荔枝當中有一種品種便叫妃子笑,指的就是當年唐明皇不惜耗費巨資,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要從嶺南給楊貴妃送來的荔枝品種。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那麼既然說到這裡,大家不禁會產生疑惑,我們國家的荔枝到底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所以在本文當中我們將從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歷程來看荔枝的發展經過。

一、從仙姑荔枝到荔枝

荔枝大部分都像一個小心臟的形狀,也有的荔枝,成熟的時候便呈現出球狀。表皮在成熟的時候會泛出鮮嫩的紅色,果肉瑩白,汁水充足,口感甘甜,因此

深得各個年齡段人們的喜愛

但是關於荔枝的起源與發展卻鮮為人知,地大物博的中國是荔枝的原產地之一,且中國的原產荔枝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南部如福建、廣西,廣東等地區,

《吳錄》就有 “蒼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種之”的記載

。現在經過考證雲南及雷州半島等地區也發現了古代野生荔枝生長的痕跡。

1。從本身特點看離枝這一名稱

關於荔枝這一名稱的由來也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

一種說法是說,荔枝這種果實,在離開枝頭採摘完之後第一天就會變色,果殼不再有鮮嫩的紅色,第二天變味道,也不再有香氣,第三天就完全變質了,因為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一開始便被叫做離枝。

但是

在以團圓為傳統的美好意象的中國當中,含有“離”自然是不吉利的,後來離枝就被改名為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2。荔枝與仙女

但是還有一種傳說,指的是漢代時期,有一日全國各地忽然狂風大作,原來是

天上的仙姑下凡遊歷人間。

當她來到廣東增城的時候,發現這座城市山清水秀,百姓們安居樂業,所以她玩得很盡興,夜晚的時候就在一棵樹上睡著了。直到第二天天空都泛出魚肚白的時候,仙姑才猛然驚醒,意識到自己該回天庭了。

但是

由於走的時候太匆忙,仙姑不小心把自己身上的一條綠色絲帶落在了樹枝上

,可是人們沒有想到的是,

在仙姑離枝之後,掛在樹上的綠絲帶上就長出了汁水充足,殼薄肉厚的果實。由於這是仙姑在荔枝後結出來的果實,所以被人們稱為荔枝,

後來逐漸演化成了荔枝並且流傳至今。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這便是關於荔枝名字由來的兩種說法,那麼這種小小的果實,又是

如何從它的原產地嶺南地區發展到最後遍佈到全國各地的呢?它在不同的朝代又是怎樣傳播和發展的呢?

二、從秦漢吃到明清

憑藉著小巧的外表,可口的味覺享受,荔枝從秦漢到明清一直備受都是人們追捧的水果。但是在秦漢以前,由於

荔枝的所在原產地屬於南方嶺南地區,一直瘴癘橫行,並且也是南蠻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因此,不管是從文化程度還是生產技術水平,都達不到中原地區的高度,所以也還沒有開發出來,因此荔枝也鮮為人知了。

一直到秦始皇建立一個統一的王朝以後,開始了南征百越等地的步伐,荔枝這種水果才開始漸漸的進入大家的視野。

1。最早的荔枝

最早記載荔枝的文獻是西漢時期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裡面記載的荔枝叫的還是它原來的名字——離枝,其載曰“隱夫薁棣,答遝離支。”對此,晉灼批註:“離支,大如雞子,皮麄,剝去皮,肌如雞子中黃,味甘多酢少。”而宋代蘇頌又有不同看法,他在著作《扶南記》,中也對荔枝這一名字做出解釋,他認為原因在於“以其結實時,枝若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刖,取其枝,故以為名”。

由此可見這裡面記載的便是荔枝了,叫做

離枝,有離開原來所生長的枝丫之意

,一直到東漢才改名為荔枝。

東漢劉歆所著《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劉邦稱帝后,全國各地的長官都向他進獻當地的特產以示尊敬與臣服,南海尉趙佗便進獻了當地盛產的荔枝,還受到了劉邦的大力讚賞。

《東觀漢記》還記載:“單于來朝,賜橙、橘、龍眼、荔枝。”,由此可見荔枝的地位之高。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2。北方人民吃不起的“貴族水果”

也正是因為此,以後

荔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作為貢品存在的

。因為古代物資匱乏,而荔枝所在的嶺南地區,距離皇城,如長安等地又有一定的距離,在交通較為落後,生產技術水平與現代相比又較為低下的古代時期,要想使得北方地區的人們吃上荔枝確實是一件難事,所以從秦漢到明清時期,除了原產地的人們能夠遲到較多的荔枝以外,它一直都是貢品的存在。

但是

若論天下的荔枝哪裡產出的最好,還要屬欽州

。欽州泉水鎮是目前研究中,最早產出荔枝的地區,因此

這裡的土壤、氣候和水熱條件最適合荔枝的生長

,所以歷朝歷代宮廷中荔枝的貢品也都從欽州採摘並且運輸到北方。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的時候,欽州就曾出土過西漢的墓葬,整個墓葬儲存較為完好,且在出土的當時的銅鍋中也發現了荔枝的種子,跟荔枝的種子一起放在銅鍋中的,還有稻穀。由此可見,

在當時的西漢人心目中,荔枝的重要程度可以和當時的糧食稻穀相媲美

。從對出土的荔枝果核與果殼的考察來看,這一批荔枝是經過了雜交和馴化的,沒有野生荔枝的酸澀,大小也比野生荔枝更大,因此可以看出,

在西漢時期,欽州的人們就已經大致掌握了荔枝的栽培和馴化技術了

發展到魏晉時期,荔枝開始頻繁出現在

《民物志》、《廣志》及《吳錄》

等著作中,尤其是

《廣志》

,對於新開發出來的嶺南地區的物產,都做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其中就包含了荔枝。

唐朝時期,由於隋朝了就已開闢了京杭大運河,並且整個國家都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因此南方的荔枝也開始不斷的運往北方。在許多文學作品中也經常出現荔枝的身影。

經過人們的栽培與馴化,荔枝也由當初的果實小而酸澀變得殼薄肉厚,鮮美多汁,

唐玄宗更是因為因其寵妃楊玉環想吃荔枝,便有了派快馬從嶺南運送荔枝,舉國轟動的場景出現。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3。 名人效應下的荔枝

由於楊貴妃在當時和我們現代社會的明星差不多,她對荔枝的喜歡程度也引得民間紛紛效仿,由此推動了唐朝時期荔枝的廣泛傳播,而

唐玄宗為了博得楊貴妃的喜愛,也開始組織人著手研究培育新的荔枝品種,

正是由於當時生產水平和技術的不斷提高,唐朝人還培育出了沒有核的荔枝。

到了宋代,出現了專門研究荔枝的著作,那就是

蔡襄的《荔枝譜》

,它成書於十六世紀初,在書中論述了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

福建荔枝

上,從荔枝的栽培技術、食用方法、加工手段和品種分類等角度對荔枝進行了深入且細緻的研究。

在宋朝以後,人們也對荔枝進行不斷的培育,發展到明清時期時已出現了諸多品種。清初學者屈大均在

《廣東新語》

中就提到荔枝的新品種——

掛綠

,描述其

“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

可見人們的栽培技術也在不斷提高。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三、文人們與荔枝的不解之緣

唐朝科舉制度的發展,使得詩歌文化非常的繁盛,而宋朝時期由於市民階層的興起,許多文人和士子們也開始紛紛進行文學創作,在這個時期由於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整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荔枝也開始成為了富貴人家能夠消費得起的奢侈品。所以也逐漸的成為了了人們進行文學創作的素材,自唐以後專門記載荔枝的詩詞數不勝數,也有許多文人與荔枝結下了不解之緣。

1。唐以後的著名詩人們

最有名的應該是杜牧所作的《過華清宮三絕》“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但是除了膾炙人口的這句詩,唐朝時期的

戴叔倫、徐寅、鄭古

等詩人也留下了不少有關荔枝的佳作,

白居易

《荔枝圖序》

中也對荔枝的產地、性狀作了具體的描述。

宋代的

歐陽修、張舜民、劉望之、葉茵

,明朝時的

丘浚、陳輝

等人,都曾寫過專門引用荔枝的詩句。但是在這些眾多的詩人當中,最喜愛吃荔枝的當屬蘇軾。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2。互相治癒的蘇軾與荔枝

蘇軾本身就是一個不會因為身處逆境就一蹶不振的人,他最擅長的,是在苦澀生活中尋找支撐他前行的力量。

當他被貶官到嶺南地區的時候,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心灰意冷,是荔枝治癒了他。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是蘇軾在著作

《食荔枝》

中留下的名句,

一天吃一百顆荔枝

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有所誇張了,但是對於至情至性的蘇軾,卻是有真實性的,他愛荔枝,愛到都想做嶺南人的程度了,更能夠看出荔枝的可口迷人。

從這詩中,也能看出來蘇軾本人豁達樂觀與隨遇而安的心態了。說到底,也不知是蘇軾成就了荔枝,還是荔枝成就了蘇軾,

他們一個找到了甘甜的治癒力量,一個因為對方本身就具有的大名氣而廣為人知,他們都是在亂世裡互相治癒的美好。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

四、結語

不管是當年仙姑的飄逸傳說,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曠世愛情,還是蘇軾灑脫自信的人生態度,荔枝一直都是安靜地處在歷史長河當中的。

它靜默而立,不急躁,為自己和歲月而生長,朝代更迭撼動不了它,它是歷史中最平凡的樹。

“一騎紅塵妃子笑”,從封建社會發展程序,看“荔枝”文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