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同為“亡國之君”,孫皓的待遇為何這麼差?因為劉禪這點比他聰明。

孫皓,既吳末帝,字元宗,是東吳建立者孫權的孫子,在位16年,公元280年,西晉攻進建康東吳滅亡,孫皓投降西晉,被司馬炎封為歸命侯,投降以後孫皓的結局到底如何?孫皓透過由君到臣的身份轉換以及他的投降前與投降後的經歷,來揭秘他傳奇的一生。

一 投降前:

孫皓從小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他的父親在皇權鬥爭中被罷黜了太子之位,貶為南陽王,前往長沙,當時又恰逢遇上宗室孫

峻誅殺諸葛恪(孫和的妻舅),孫和被扣押在新都,被賜死。而孫和的其他妃子也都殉情自殺,留下了遺孤,所以孫皓的母親只能獨自將他與他三個同父異母的兄弟撫養長大。後來孫休繼位,孫皓被封為烏程侯。

同為“亡國之君”,孫皓的待遇為何這麼差?因為劉禪這點比他聰明。

亡國之君:孫皓

不得不說人還是有一定的運氣,怎麼也沒有想到孫休是一個短命皇帝,在位6年就暴斃了,雖然孫休有兒子,可惜當時都還很年幼。那個時候蜀國剛剛被魏國所滅,東吳國內也動盪不安,因為那時候大家認為孫皓英明神武,有長沙恆王的風采,於是就這樣被扶上了皇位,那年他才23歲。

大家仔細的對比孫皓與孫權,不難發現。兩個人身上還真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少年被群臣擁戴為一國之君。孫權前期也是一位賢明的君王,赤壁之戰,奪取荊州,都是出自他手,只是後期變得反覆無常,濫殺功臣。孫皓剛剛繼位的時候,體恤民情,還開放糧倉,減少宮女,深受大家的推崇,這簡直是明君的典範,就在吳國上下歡呼雀躍的時候,孫皓得意過頭了,一反常態,直接開啟了暴君之路。就連扶持他上臺的張布等人都懊悔不已。後來因為有人告密,張布等人直接就被處死了。

同為“亡國之君”,孫皓的待遇為何這麼差?因為劉禪這點比他聰明。

孫皓當政

他為人親信讒言,當時民間都傳言說吳國即將滅亡,滅掉吳國的是在南邊的公孫氏。孫皓聽了以後大驚失色,把朝堂之上以及軍中將領,甚至是普通士兵凡是姓公孫的都不問青紅皂白的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治罪的治罪,因為一句坊間流傳,就有數以萬計的人死在他的手中,可見在他統治後期是多麼的喪心病狂。

二 投降後:

眾所周知,魏國經歷高平陵之變以後,雖然國家的皇帝還是曹氏,可惜名存實亡,魏國真正的掌權人卻是司馬氏,最終280年東吳滅亡,三國歸晉,同為亡國之君的劉禪與孫皓,兩個人的待遇卻大不相同,一說起劉禪,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他的那句“此間樂不思蜀”的名句,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扶不起的君主,不過他的後半生與孫皓比起來,大家不禁為他的情商鼓掌,足以看出他的大智若愚,而孫皓為什麼境遇與劉禪天差地別?因為他說了不該說的話。

同為“亡國之君”,孫皓的待遇為何這麼差?因為劉禪這點比他聰明。

司馬炎:這個位子我在這邊給你準備了很久了

劉禪投降以後,平穩地度過了他的後半生,享年64歲,算是長壽的了,後來他的爵位也由他的兒子繼承,雖然後來永嘉之亂的時候,子孫後代都被屠戮殆盡,但是對於劉禪本人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局。

我們再來看看孫皓,被封為歸命侯的時候他很不服氣,因為從官爵上,他和劉禪差太多了。當時司馬炎在朝堂接見他的時候,對他說“我在這邊設的這個座位等你很久了”可是孫皓卻學著司馬炎的口氣針鋒相對道“陛下,我在南邊也給你設了一個同樣的位子”要知道你現在是階下囚,亡國之君,還這麼理直氣壯,你說司馬炎會高興嗎?如果他在這一點學習劉禪的話,那麼他也不會這麼慘,可能也會和劉禪那樣善終。

同為“亡國之君”,孫皓的待遇為何這麼差?因為劉禪這點比他聰明。

孫皓投降

總結

孫皓前期確實是一位很有作為的明君,對晉的征伐戰爭中也互有勝負,他的今生本來可以像他的祖父孫權那樣開創一番事業的,可惜他的驕傲自滿,沉溺酒色,

昏庸暴虐,誤信讒言,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投降以後,雖然對司馬炎的那番話看似是有骨氣有氣節的君王氣節,實則為自己的早逝留下了伏筆,如果孫浩能夠沒有轉變,一直施行良政,任用賢臣,寬待百姓,東吳也未嘗輸於西晉,鹿死誰手還不一定。也不至於落得42歲就去世的下場,他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