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末闖王大舉來襲,崇禎帝不南遷,是想與國家共存亡嗎?

1644年3月18日,明朝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無路可走,最終在紫荊城後面的景山公園自殺。

明末闖王大舉來襲,崇禎帝不南遷,是想與國家共存亡嗎?

屹立了兩千多年的明朝滅亡了。其實對於崇禎皇帝來說,當時有一個自保的辦法,那就是放棄奄奄一息的北京,在南京建立一個臨時王朝,可能太自私了,但還是能保住半壁江山。明朝可能不會這麼快滅亡,但是崇禎皇帝沒有南遷,放棄了活命的機會,毀了大明山,上吊自殺。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拒絕南遷呢?他真的想搬到南方去嗎?遷都的建議最早是由江西官員、翰林學士李明睿在德政殿舉行私召時提出的。當皇帝問及未來的戰略時,李明睿的回答相當坦率,即使他提到了北方的失敗。他說起義軍已經到了北京,朝廷正處於危急存亡的秋天。唯一明智的選擇是遷都南京,但崇禎皇帝對此猶豫不決。面對外敵侵略,如果你棄土而守北京,你將陷入失去土地的永恆罪行。

明末闖王大舉來襲,崇禎帝不南遷,是想與國家共存亡嗎?

面對國內的麻煩,你會坐以待斃,你會遭受失去政敵的巨大恥辱。這種困境使他猶豫不決。他一心要做歷史上的聖人,不能承受失去土地和國家的罪行。於是他把這些問題提出來,交給大臣們審議,希望大臣們正式提出南遷,然後他表明自己的立場,逃避歷史責任。但是崇禎皇帝身邊的大臣都老謀深算,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由於無法從他們口中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崇禎皇帝最終決定向朝廷求助,並意識到了這一點。法庭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忠誠之戰。結果兩人劍拔弩張,結局很慘。崇禎皇帝不願意承擔棄祖廟棄國的大罪,所以把這個正確的策略擱置了。那些主張永不拋棄故土的臣子,真的是一心一意忠於國家的忠臣嗎?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自己以後不棄土就能逃脫失土之罪,然後不公開反對棄土守京,也就是遵從崇禎皇帝的思想,他們想要的是,有一天,小皇帝會因為棄土守京而為失土之罪找一個替罪羊,他們可以自保。有這樣一幫充滿個人計劃的旗人,再加上名存實亡只能優柔寡斷的皇帝。國家怎麼可能不亡?

明末闖王大舉來襲,崇禎帝不南遷,是想與國家共存亡嗎?

三月初,李自成勢如破竹,攻克寧武明軍,都城危在旦夕。崇禎皇帝連夜跑到大臣那裡商量對策。但是有人建議皇帝守住都城,讓江南的崇禎皇帝突然暴跳如雷。我不能管理這個世界超過十年,我的孩子的家庭做了任何偉大的事情。其實我們都知道皇帝本人是想逃往南方的,真的是堅持要所有大臣都說出來。但是在這個時候,仍然沒有大臣勸說皇帝南遷。說到底,只有一個政策,在北京逮捕國王,等待各路軍隊來北京護送他。然而,抓捕國王的大軍沒又到,匆忙中的王座真的像雪花一樣飛了起來。這時,李明瑞又來緊急求見,催促崇禎皇帝南遷,崇禎皇帝又召集大臣們,希望大家都來玩,邀請他南遷,所以這一次,他很失望,所有的大臣都沉默了,沒有人開口。僵持的瞬間,射手使者來報告,真的實現了。於是崇禎皇帝坐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兩行淚早已流下,因為南遷之路從此斷絕,南遷的意義成了泡沫。

明末闖王大舉來襲,崇禎帝不南遷,是想與國家共存亡嗎?

最後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京,崇禎皇帝無路可逃,自縊身亡同時也宣告了明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