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錢皇后不能生育且眼瞎腿瘸,為何明英宗很寵愛她,要求與其合葬?

文|格瓦拉同志

作為明英宗的髮妻,孝莊皇后錢氏生於海州,都指揮僉事錢貴之女,正統七年(1442年)以選秀的方式入宮,並在英宗祖母太皇太后張氏的主持下,被冊立為皇后,當時她才只有17歲。雖然是祖母“塞”給自己的妻子,但明英宗跟錢皇后卻是異常的恩愛,唯一遺憾的是,皇后雖然極度受寵,但一直沒有誕下子嗣。

錢皇后不能生育且眼瞎腿瘸,為何明英宗很寵愛她,要求與其合葬?

孝莊皇后錢氏畫像

此時,雖然周妃已為皇帝誕下長子朱見深,但明英宗卻並不想立他為太子,而是耐心地等待錢皇后懷孕的訊息。然而還沒等英宗盼來喜訊,便趕上“土木堡之變”,率20萬大軍出征瓦剌首領也先的他,在土木堡遭遇敵軍的圍殲,最終兵敗被俘,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

也先俘獲明英宗後,派出使者進入北京,在一番耀武揚威後,嚮明朝提出龐大的贖金要求,否則他絕不會放人。在這種情況下,監國朱祁鈺(明英宗的異母弟)為了能早日迎回皇兄,便下令皇宮內外、朝廷上下募集金帛,以滿足也先的要求。得知這個決定後,錢皇后即刻獻出自己的全部私財,希望也先能看在錢財的份上,能夠把丈夫放回來。

錢皇后不能生育且眼瞎腿瘸,為何明英宗很寵愛她,要求與其合葬?

土木堡之變

但讓明朝沒想到的是,也先做人很不地道,在收到數額驚人的贖金後,卻不肯釋放明英宗回國,而是繼續以他為“籌碼”,嚮明朝繼續勒索財富、人口,並帶著皇帝進攻北京城。為了斷絕也先的痴心妄想,兵部尚書于謙贏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在孫太后的支援下,率領群臣擁戴監國朱祁鈺為帝,是為明景帝,時在當年九月。

正所謂“皇權之下無親情”。明景帝一旦上臺登基,便不再想迎回明英宗,讓皇兄死在塞北,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正因如此,當也先提出釋放明英宗回國的建議後,明景帝卻以各種藉口拒絕“接收”。此時,錢皇后已經被尊為太上皇后,在得知小叔子的決定後,不禁憂心如焚,非常擔心丈夫會遭遇不測。

錢皇后不能生育且眼瞎腿瘸,為何明英宗很寵愛她,要求與其合葬?

明景帝朱祁鈺

然而錢氏只是一介女流,再加上已失去皇后位子,形同被幽禁在冷宮中的“多餘人”,即使巴不得馬上飛到丈夫身邊去營救他,但面對殘酷、絕望的現實,卻也是無可奈何。錢氏無比思念、擔心明英宗,同時又深感自己的無用,在多次哀求明景帝無果的情況下,每日裡只能跪泣上蒼,希望命運之神能夠將丈夫帶回來。

錢氏沒日沒夜地跪拜、哭泣,在極度睏倦的時候,便和衣而臥在冰涼的地面上,以此來向上蒼展示自己的虔誠。錢氏的自虐之舉為其招致病痛,時間一長,她的一條腿致殘,再也無法治癒,同時還哭瞎一隻眼睛(“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見《明史·卷一百十三》)。此情此景,讓見者無不唏噓落淚。

錢皇后不能生育且眼瞎腿瘸,為何明英宗很寵愛她,要求與其合葬?

錢皇后為明英宗哭瞎眼、跪瘸腿

或許是錢氏的虔誠果真感動上蒼,就在土木堡之變後1年,被俘的明英宗在禮部左侍郎楊善的幫助下,如願以償地回到北京城,時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當朱祁鎮得知愛妻致殘的原因後,自責、感激、哀憐的情緒一齊湧上心頭,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何謂結髮情深。自此以後,朱祁鎮與錢氏變得更加恩愛,並在互相慰藉、依靠中,共同熬過長達7年的艱苦時光。

景泰八年(1457)正月,在明景帝病重之際,大臣徐有貞、石亨等人乘機發動“奪門之變”,將朱祁鎮從被軟禁的南宮當中救出來,並重新擁立他為皇帝。明英宗復辟後,頒佈的第一道詔旨,便是重新冊立錢氏為皇后。然而,身為太子朱見深生母的周貴妃卻大為不滿,屢次鼓動孫太后及大太監蔣冕為她說項,想要取代錢皇后的位子,但無一例外遭到明英宗的拒絕。

錢皇后不能生育且眼瞎腿瘸,為何明英宗很寵愛她,要求與其合葬?

孝肅皇后周氏畫像

明英宗雖然拒絕了周貴妃的請求,但他深知此人心術不正,一旦自己晏駕、太子繼位,沒有子女且身體殘疾的錢皇后,極有可能會遭受排擠。正因如此,明英宗在駕崩前,特意叮囑太子朱見深要善待嫡母,並反覆叮嚀顧命大臣李賢道:“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不久,年僅37歲的英宗駕崩,時在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

果不其然,明英宗屍骨未寒,周貴妃便開始興風作浪,在逼迫兒子朱見深(明憲宗)在晉升她為太后的同時,還暗中指使督造皇陵的太監,讓他們在為錢太后墓穴修建隧道時,故意將方向挖錯,並且在中途就把隧道堵住。如此一來,錢皇后死後,便不能實現在地下與英宗相會的希望。周氏之歹毒陰暗,簡直是令人髮指。

錢皇后不能生育且眼瞎腿瘸,為何明英宗很寵愛她,要求與其合葬?

明裕陵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鬱鬱寡歡的錢太后因病去世,年僅43歲。按照英宗的遺詔,錢氏死後應當與他合葬裕陵,然而在後者下葬時,負責人才驚訝的發現隧道的秘密,但懾於周太后的淫威,卻也是不敢明言。就這樣,因為思念英宗而腿殘目盲的錢皇后,最終竟無法實現與夫君合葬的希望,實在是令人唏噓。

史料來源:《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明英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