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西漢建立於公元前202年,享國210年,而東漢建立於公元25年,享國195年。提起西漢我們想到的是明君多,從漢高祖定鼎天下到漢宣帝“孝宣中興”歷經一百五十多年,這其中多有能力出眾的皇帝,沒有一個是昏庸的,雖然也有外戚掌權的情況,但皇帝都能設法化解,至於說顛覆朝政的宦官,完全不存在,而東漢就不一樣,宦官專權猖獗到了一種瘋狂的境地。

從漢宣帝駕崩、漢元帝即位後,西漢的皇權漸漸陷入危機中,外戚、宦官勢力紛紛興起,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家族中走出了一個王莽,王莽篡位讓西漢本就因為土地兼併等原因而混亂的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劉姓皇統都失去威望了,天下怎麼可能還坐得穩呢?西漢滅亡,但隨後出現的大一統王朝東漢依然是劉姓子孫所建立,東漢建立和求穩定靠的東西與西漢不同了。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其中一點就在於東漢“戚宦之爭”特別明顯,與西漢迥然不同,“戚宦之爭”從立國半世紀後漢和帝時期開始,漢和帝乃劉秀曾孫,東漢的第4位皇帝,他被立為太子時才3歲,當上皇帝9歲,這麼點年紀當然無法掌控朝政,而且他前任漢章帝在位後期已經過於放縱皇后竇氏的孃家人也就是外戚,和帝登基,竇氏作為養母名正言順地臨朝稱制,東漢外戚專權的歷史從此開始。

但我們知道,既然是“戚宦之爭”,外戚只是在其中扮演一方角色,外戚坐大,皇帝的位置往哪擺?為了平衡,皇帝必然要尋求另一方勢力壓制外戚,這就像天平,兩邊同等重量時可平衡,一旦一頭重一頭輕,勢力就倒向重的那方,中間的皇帝也不得不看重的那邊臉色,當時年幼的和帝面臨的就是外戚重的局面,竇太后輔政,其哥哥竇憲升為侍中,竇氏家族其餘子弟也掌控朝廷機要,將小皇帝圍得密不透風。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漢和帝可不是什麼傻瓜,相反,他天生聰明,精通制衡之術。在竇憲權力膨脹達到“禮無人臣稱萬歲之制”的情況下,他注意到身邊以中常侍鄭眾為代表的宦官勢力可用,依靠著宦官掃除外戚,竇氏家族壓在皇帝頭頂的陰雲散去了,漢和帝奪回皇權,但天平的另一頭卻又衝起來,宦官鄭眾得以參與政事中,東漢宦官之亂的禍患也埋下了。

可以說,東漢的“戚宦之爭”是從漢和帝開始,如果漢和帝能長壽點,找到另一個對王朝穩定更為合適的平衡方法,也許東漢外戚、宦官之爭不會如此嚴重,可現實卻是,漢和帝雖然很有作為,卻只活了短短27歲便撒手人寰,之後東漢年幼的皇帝簡直能掃出一籮筐,漢殤帝劉隆百日便登基,未滿週歲就駕崩;鄧太后立了漢安帝劉祜,這又出現了外戚交替情況。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漢安帝立閻姬為皇后,結果是閻氏戚族取鄧氏而代之,新舊更替;鄧氏外戚在鄧太后的要求下謹小慎微,表現較好,但在皇權這塊肉面前,同樣免不了捲入各方勢力爭鬥,最終鄧氏外戚隨著鄧太后之死遭到清算,閻氏外戚因為漢安帝的扶持,與宦官勢力共同參與朝政,形成平衡。

奈何漢安帝也是個短命的,只活了32歲,他駕崩後閻氏外戚立劉懿為帝,劉懿只是藩王之子,閻氏外戚掌控朝政的工具,在位時間不到一年。在新一代外戚與宦官的爭鬥中,宦官佔上風,閻氏外戚因為宦官而覆滅,濟陰王劉保因為宦官才稱帝,是為漢順帝,本來就是因為宦官才當皇帝,漢順帝自然要依賴宦官,在此期間新的外戚勢力梁氏冒出了頭。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梁皇后之父梁商、梁商之子梁冀先後為大將軍,以至於後來竟釀出梁冀毒殺漢質帝的驚天大案。東漢皇帝也不知道是什麼毛病,漢順帝照樣只活到而立之年便一命嗚呼,二十多年的梁氏專權,衝帝、質帝、桓帝盡在梁氏手中,如果不是漢桓帝劉志用上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5個宦官掃滅梁氏,恐怕梁氏還將繼續專橫。可惜,梁氏倒了,宦官勢力補上了。

自從漢桓帝封宦官為“五侯”起東漢宦官勢力達到巔峰,此後一直到東漢末年,士大夫、外戚與宦官的勢力你死我活,爆發兩次黨錮之禍,最終導致天下大亂,黃巾起義爆發,諸侯蜂起,東漢皇帝完全淪為了軍閥手中傀儡,東漢的運數自然也就到頭了。可以說戚宦之爭將東漢推向滅亡,但為什麼,東漢的戚宦之爭會嚴重到如此地步,鬥爭了一百多年陷入互相交替的怪圈走不出來?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東漢從早期就埋下了戚宦之爭的隱患。宦官勢力說到底只是皇帝手中一把刀而已,這把刀用得好能制衡、能傷敵,用不好就傷自己了,而東漢立國之初,光武帝劉秀所依賴的就是豪強勢力,打個比方說劉秀開公司,股東全是豪強,他廢郭皇后改立結髮妻子陰麗華為後,哪裡是深情那麼簡單?明明就是為了打壓河北的豪強,扶持陰麗華背後的南陽豪強!

皇權弱,豪強勢力膨脹,土地兼併嚴重,所以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三代都要在不觸及豪強勢力之底線的前提下去緩和矛盾,加強皇權,為此三公才虛設,朝廷最重要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尚書檯,由皇帝指派親信去掌控。按常理中朝官職本應是士大夫擔任,但東漢皇帝給了宦官這樣的權力,因為他們是自己身邊最好用的親信。

為什麼西漢興盛150多年才走向衰敗,東漢半世紀就出現戚宦之爭?

外戚勢力出身豪強,宦官勢力掌控中朝與之平衡,還有第三方勢力——士族參與其中,士族崛起源於劉秀重視儒臣。精通儒學經典,在東漢是步入仕途的一條明路,士族依靠這條線鋪開門生故吏的龐大關係網,甚至能左右社會的輿論,儒學經典的奧秘不傳子孫,難道還傳給外人嗎?就這樣,士族也凝成一個集團,制衡外戚使其顧忌天下言論,不敢隨意改朝換代。

士族、外戚、宦官在東漢王朝的歷史上形成三股強大勢力,左右朝局,這和東漢立國之初就定下的弱化相權、加強皇權之策分不開。其實這種辦法也並不能稱之為糊塗,只不過東漢的皇帝就跟受了詛咒似的,這個年幼即位死得早,那個還是年幼繼位繼續死得早,小皇帝如何能完美駕馭皇權,只能由外戚和宦官交替著去填充,由此,才有了東漢百年惡劣的戚宦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