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殺與不殺,都要看政治需要!

唐太宗是沒有誅殺功臣,但是有人將這個事情往唐太宗的“個人道德品質”上靠,還有人說李世民是難得的仁義之主,那就讓人笑掉大牙了!一個頃刻之間就能作出兵變“玄武門”、並且殺兄誅弟、逼父親讓位的人,哪有什麼仁義可講!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玄武門事變你會先射殺誰?李元吉?)

沒錯,李世民確實是難得一見的明君,這沒問題!但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歷代所謂“明君”者,無不殺伐絕斷,跟“仁義”是絕對沾不上邊的。其實我們這些寫歷史的都已經看透了,所謂帝王,無非都只是為了維護一家一姓的利益罷了,所以在的腦海裡面是很難產生對他們的“極度崇拜”的!

李世民的執政理念確實可圈可點,比那些只會圍繞著“皇帝凳子”瞎扒亂轉的人來說,他能值得稱道的有兩個地方:一是延續了隋朝的科舉制度;二是制定了“無論漢人夷狄,朕視之如一”的民族決策。這是李世民尚且可以入圍“千古一帝”的原因。

但作為古代帝王,李世民本身就是大地主階層的最大頭目,他渾身上下充滿著“剝削”的性質,他很多的理念,包括“不殺功臣”而建立“凌煙閣”的這個舉動,同樣的也逃離不了為皇權服務的本質。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我們知道,在秦始皇時代,秦始皇要對付的是想要“裂土封國”的“分封勢力”,所以當大將王翦在承諾“不追求分封”之後,秦始皇就放過了他,所以秦始皇也留下了“不誅殺功臣”的美名。

見於《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鄉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始皇大笑。

但現在還有人說秦始皇仁義。而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想要裂土封齊王的時候,劉邦就義無反顧地殺了他,劉邦是暴君嗎?其實這些都不是一碼事!

那麼,到李世民這一代時,是沒有追求“裂土封王”的勢力了,但卻有一股力量,卻始終以追求“權力分封”為目標,也就是與君王共治天下,甚至是架空君王而治天下的目標,這一股勢力就是從西魏時期以來所形成的“百年關隴軍事貴族”,李世民要對付的就是這一幫人!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關隴貴族中的獨孤家族)

史稱關隴軍事貴族“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兩百餘年間,就巔覆了西魏、北周、隋三大王朝。在關關隴貴族勢力最盛時,皇帝其實就是一個傀儡而已!

再強悍如隋文帝楊堅者,只是因為偷偷地幸臨了一個姓“尉遲”的宮女,結果出身於“獨孤家族”的獨孤皇后立即就殺了這一名宮女,並且還把一雙血淋淋的“玉手”送給了楊堅!楊堅得知後,打馬狂奔發瘋而去,最後被大臣們勸了才回來。

楊堅一生只鍾愛一個皇后?這也是個笑話!大家都是男人,說穿了就是惹不起孃家人嘛!因此,偉人才會說“開皇盛世其實是蘊藏大亂,這種做法要不得”,因為中樞沒有權威,皇權很是“堪憂”!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得獨孤者得天下)

所以也不要再黑楊廣了,真的沒有必要!為什麼隋文帝會選擇娶了“蘭陵蕭氏蕭皇后”的楊廣為繼承人?為什麼楊廣後來被逼得逃離關中,跑到江南大本營去避難,因為關隴貴族的勢力太過於強悍了!

所以,李世民當上了皇帝之後,他同樣地也要面對這一群人了。那麼從歷史軌跡來看,李世民大致有如下手段:

其一:隋朝滅亡之際一系列的戰爭,關隴貴族也遭到了一定的削弱!

其二:李世民推行“科舉制度”,提拔寒門庶族形成新興力量,在朝堂上放入“第三隻腳”!

見於《唐摭言》卷一:(太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其三:利用落魄貴族出身的大舅子長孫無忌,對關隴貴族進行“重新洗牌”,以完成關隴貴族內部“以新代舊”的工作。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劇照)

但是這個決策也有害處,那就是長孫無忌有可能成長為關隴貴族“新的代言人”。果然,到了唐高宗時代時,國舅爺長孫無忌真的就變成了關隴貴族新的代言人,嚴重地掣肘了唐高宗皇權的行駛,於是唐高宗選擇了與大名鼎鼎的“則天女帝”結合,這對“模範夫妻戰友”最後聯手繅滅了長孫無忌!

那麼這一個事件,是以“王皇后被廢”為一個標誌性的節點,王皇后的“被廢”,標誌著關隴貴族百年干政時代的結束。當然這件事情與“長孫無忌之死”是一而二,二合一的事情,長孫無忌力保王皇后,而唐高宗“劍指王皇后”,其實就是要拿掉長孫無忌!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唐高宗和武皇后劇照)

其四:利用外戚作為一股新興的血液,連續衝擊關隴貴族的勢力。

唐初天下如果有一百個“官職”,那十分之七都是關隴貴族在把控著,這是李世民最不想見到的。因此,李世民開了一個先例,即重用外戚。這在李唐皇室中,也形成了慣例。比如太宗李世民的長孫氏,唐高宗李治的武氏,唐玄宗李隆基的楊氏。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唐玄宗與楊貴妃,楊氏的代言人是楊國忠)

其五:不殺功臣,建立“凌煙閣”,彰顯功臣榮耀!

這就回到題主所問了:李世民為什麼不誅殺功臣?其實理由很簡單!李世民手下的功臣,大部份是寒門出身。秦瓊是山東響馬;程咬金是巨寇大匪;房玄齡,杜如晦,出身於落魄書香門第;尉遲敬德,落魄將門之後;徐世績,地方豪強出身,但這門第跟關隴貴族一比簡直就是個渣!

而這一幫人想要在唐初立足,他們只能緊緊地依靠著皇權,緊緊地依靠著李世民;而李世民想要壓制關隴族,想要加強皇權,也急需這一幫人來加強自己的力量。所以你認為李世民還會殺功臣嗎?可能是喝多了才會那麼幹吧!

漢初、宋初、明初、清初都有清算、誅殺功臣,為何唐太宗不誅殺功臣?

(左右門神)

而在民間傳聞中,說太宗睡覺的時候,總有惡龍在門外咆哮,又說他殺了哥哥弟弟之後,夜裡經常鬧鬼,常常睡不好覺,於是便請出秦叔寶和尉遲恭站在床邊守護,這才安然入睡。後來秦叔寶和尉遲恭在民間封神(門神)。

我覺得這個事情真的還發生過,或許就是唐太宗做的一場秀,他要透過這一場秀,來向功臣釋放善意。畢竟唐太宗睡覺的時候,一個“手起刀落”,人頭就沒了,但是唐太宗卻安然坦蕩地把自己的人生安全交給了功臣秦叔寶和尉遲恭,來表達他想要君臣善始善終、不誅殺功臣的意圖。

不知道我說清楚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