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湛江民間信奉的“真武大帝”,曾被多名皇帝加封,地位顯赫

湛江農村有不少“真武廟”、“真武堂”、“北帝廟”,其實都是供奉的同一位神——真武大帝。印象最深刻的是吳川吳陽市蛤嶺村的北帝廟,由湛江首富陳華帶頭捐贈,僅僅他兩兄弟就捐了698萬,總投資超千萬,重修了這間村廟。

真武大帝,即玄武大帝,玄天上帝,又稱玄天上帝、北極玄天仁威上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玉虛師相、九天降魔祖師、無量祖師,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大帝,是中國道教和民間信仰中的鎮守北方天界之神。

中國民間尊稱玄天上帝、玄帝、玄帝公、上帝公、帝爺公、元天上帝等。在廣東民間,稱呼為“北帝”比較多。

湛江民間信奉的“真武大帝”,曾被多名皇帝加封,地位顯赫

真武大帝神像

真武最早被稱為玄武。古時是指天上的星宿,即北方七宿總稱為玄武。在戰國的時候,就有玄武的說法了。《楚辭 遠遊》裡有“招玄武而屬”,序曰:“遠遊者,屈原之所作也。”王逸注:“玄武,北方神名。”洪興祖補註雲:“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為鱗甲故曰武。”

龜蛇在原始動物崇排斥中,被視為靈物,成為一些部落的圖騰。龜甲隨葬分佈全國。《山海經》中許多神靈都是蛇首、蛇身,或以蛇為裝飾和武器。至於龜蛇相纏一處,更是神靈的象徵。由此可見,玄武信仰是原始的星辰和動物崇拜。

道教在東漢後期興起,玄武最初常與青龍、白虎、朱雀一起作為道教的護法神。玄武何時人形化?應該是在北宋以前。那時,玄武以道教中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簡稱北帝)屬下四員大將之一出現,號稱玄武將軍。唐末宋初的道教經書常常說到北帝率天蓬、天獻、翊聖、玄武四聖降妖伏魔的故事。

自此,玄武經過道教的一番重新塑造,已經升級為人形,做了道教大神之一,成為信徒們頂禮膜拜的物件。

而道教的興起則是因為唐高祖李淵,他推翻隋朝後,為獲取民心,提高威望,自稱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聃)的後代,大力提倡道教,並在全國各地大興土木,建造道宮寺觀。

到了北宋宋真宗時,國力不強,受到北方遼國等遊牧民族的侵擾,祈求主宰北方天空的玄武的保佑。敲黑板劃重點了,大家注意,玄武為了規避趙氏聖祖趙玄朗的名諱,自此改“玄武”為“真武”。自此後,“真武”屢獲統治者的加封,身價百倍,地位顯赫。

為了鎮住北方的少數民族,宋真宗封真武為“真武靈應真君”,宋欽宗在即位當年封真武為“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真君”。真武信仰由此而興。

沒想到的是,元朝的時候,為了籠絡人心,緩和民族矛盾,真武的地位再上一層樓。至元六年,大都高梁河出現龜蛇,有官員認為此為北方真武神顯靈,意味著元朝必能滅宋,統一全國。忽必烈欣然接受這一解釋,下令馬上建大昭應宮,以祀真武。元成宗時,加封真武為“兒聖仁威玄天大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

明代,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奪取皇位,鼓吹“真武”顯靈,遷都北京,號稱有北方真武大帝庇佑,進一步提倡尊奉真武,把北帝祭祀列入國家祭典。

朱棣稱帝后,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大力宣揚“君權神授”,說自己是奉“真武大帝”之命來治世的,真武信仰再次紅遍華夏。

明清時,紫禁城中許多宮室內皆供奉真武像,形象為披髮赤足、披甲護身,坐騎為龜蛇。內府各監局、司、廠、庫等衙中也設有真武廟,據說真武有祛邪衛正、善除水火之患。

可見,真武的產生和演變,經歷了一個十分長期複雜的過程。它源於原始的星辰和動物崇拜。後來,道教把真武拉進教門,併為其製造了種種神聖的履歷和故事,使得真武的身世扶搖直上。最後,在歷朝歷代皇帝的追捧下,真武大帝的地位變得更加高貴和顯赫。

關於湛江民間信奉的“真武大帝”,你還聽到過什麼傳說?歡迎補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