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濮陽,古稱帝丘,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河南東北部,黃河下游地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顓頊遺都”、“帝舜故里”之稱,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帝都”。本文將探討歷史時期濮陽的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春秋衛國

春秋時期,濮陽屬衛國,一度為衛國都城,地名帝丘,地處四戰之地,因而戰亂相對頻繁。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戰國衛國

春秋後期,衛國國力衰退,國土不斷被周邊諸侯國蠶食,戰國時期濮陽仍為衛國都城所在。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秦代東郡

戰國後期,秦國逐漸崛起並且對列國展開統一兼併戰爭,並在統一過程中將郡縣制度推廣到全國地區。秦代時,濮陽屬東郡。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西漢兗州東郡

西漢王朝建立後,在沿襲了秦代郡縣制度的基礎上,實行郡國並行的體制,承認了部分地區繼續存在諸侯國的必要性。西漢中後期,又在郡縣以上增設州牧(刺史部),成為郡縣以上的軍政機關。西漢時,濮陽屬兗州刺史部東郡。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東漢兗州東郡

東漢時期,地方行政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但州牧(刺史部)逐漸成為地方性常設機關,濮陽仍屬兗州刺史部東郡。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曹魏兗州東郡、冀州陽平郡

東漢後期,地方勢力逐漸膨脹,日益威脅著中央集權。黃巾起義之後,地方州牧長官與豪強地主趁機擴張勢力,東漢王朝名存實亡。三國時期,濮陽屬魏國兗州東郡與冀州陽平郡。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西晉兗州濮陽國、司州頓丘郡

三國後期,長期維持聯盟關係的吳蜀政權相繼衰落,而曹魏朝政則被司馬氏控制。西晉王朝建立後,再次完成統一,濮陽屬揚州濮陽國與司州頓丘郡。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北魏濟州東平郡、相州頓丘郡

西晉王朝完成統一後,朝政迅速走向腐朽,國家很快再次陷入戰亂與分裂。北魏時期,濮陽屬濟州東平郡與相州頓丘郡。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隋代東郡、武陽郡

南北朝後期,南朝逐漸走向衰落,統一的主動權掌握在北周政權手中。隋朝取代北周後,再次開創了大一統的局面。隋代統治者重新實行郡縣兩級行政,濮陽屬東郡與武陽郡。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唐代河北道魏州、河南道濮州

唐王朝建立後,在隋代郡縣制度的基礎上,增設道級行政區,實行道、州、縣地方行政。濮陽屬河北道魏州與河南道濮州。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北宋河北東路開德府

北宋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大力削弱了地方軍事權力與財政權力,地方行政上實行路、州、縣制度,濮陽屬河北東路開德府。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金代大名府路開州

北宋末年,在金朝的軍事打擊下,最終走向滅亡,黃河流域的土地為金朝控制。金代統治者在地方行政上基本繼承了宋代的制度 ,濮陽屬大名府路,開州,地名仍為濮陽。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元代中書省大名路

元朝完成統一後,由於領土非常遼闊,在地方行政上推陳出新,在宋代路、州、縣制度的基礎上,推行行中書省制度,開創後世行省制度的先河。濮陽屬中書省,大名路開州。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明代京師大名府

明朝建立後,一方面對元代的行省邊界進行了調整,一方面將行省改稱為承宣布政使司,其職能與元代的行中書省大同小異,因而人們依舊習慣稱之為行省。濮陽屬京師(北直隸)大名府,地名開州。

古地名演變:河南濮陽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清代直隸大名府

清朝建立後,大部分制度都沿襲了明朝的傳統,包括地方行政制度。濮陽屬京師(直隸)大名府,地名開州。

相關資料來源於《中國歷史地圖集》與《中國地名沿革對照表》,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歡迎點贊與關注楊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