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明朝“續命”的人:不是明熹宗、魏忠賢,而是一位文官

不知從何時開始,網上出現了一種非常奇葩的言論,有些人居然認為,假如明熹宗、魏忠賢不死,明朝是不會滅亡的,正是由於他們的數年的統治,才為明朝成功“續命”十七年。這種言論既幼稚又可笑,因為真正為明朝“續命”的人,根本不是那位沉湎於木匠活的明熹宗,更不是禍國殃民的魏忠賢,而是一位文官。他就是張居正!

為明朝“續命”的人:不是明熹宗、魏忠賢,而是一位文官

一、明朝的危機

人們通常覺得明朝的危機是在萬曆後期才爆發的,因為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暴露了明朝的衰弱。其實,明朝中後期出現危機是在嘉靖後期。嘉靖帝前期還是有一番作為的,可是到了中後期,他深居宮中,寵通道教,將一個爛攤子留給了後世子孫。隆慶元年,剛剛即位不久的明穆宗召見戶部官員,詢問國庫存銀多少。

戶部官員回答道:“京帑所存,僅足三月,計今歲尚虧九月有奇,邊軍百萬,俱無所需。”明穆宗聽後“大駭”,驚呼道:“軍儲缺乏至是乎?”張居正對於當時的情況進行過一番總結,“嘉靖以來,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貴”,“私家日富,公室日貧,國匱民窮”,他甚至認為“彼時景象,曾有異於漢、唐之末世乎?”

為明朝“續命”的人:不是明熹宗、魏忠賢,而是一位文官

二、張居正改革

人們通常認為張居正改革是在萬曆初年開始的,其實這場改變明朝命運的革新運動,在明穆宗即位後就已經緩緩拉開帷幕了,只不過那時候的張居正還不是改革的領導者。最初的時候,改革是由徐階組織的,他糾正了嘉靖帝時期政策偏失,但沒有觸及根本;接著是高拱,他在張居正的輔佐下,對吏治進行整飭,不過這些改革並不徹底。

隆慶六年,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他立即向萬曆皇帝上書,提出了涉及各個方面的改革措施。首先,張居正實行“考成法”,整頓明朝官場,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完善監督體制,提高各部門的行政效率,實現“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目的。其次,張居正又推行“一條鞭法”,清丈田地,大大增加了財政收入。此外,張居正還對軍事、邊防方面進行了改革。

為明朝“續命”的人:不是明熹宗、魏忠賢,而是一位文官

三、萬曆享太平

經過張居正十年多的改革,明朝出現的中興的情景,國庫非常充裕,存銀達到四百萬兩,儲存的糧食可支十年之用。人們認為張居正改革期間是明朝財政最輝煌的時期,“是時,帑藏充盈,國最完備”。與此同時,張居正還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穩固了明朝的邊疆,出現了“邊防無警”的局面。

另外,張居正還支援李成梁對建州女真進行打擊,生擒了努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並將其押到北京,進行獻俘禮。在午門的城樓上,萬曆皇帝對張居正說:“此皆先生之功也!”正是由於張居正的改革,萬曆皇帝才安安穩穩地做了四十多年皇帝,也正是因為萬曆皇帝的怠政,不僅消耗了張居正改革的成果,還導致了明朝的衰亡。

參考資料:

1。《明實錄》;2。《明史》;3。《張居正和明代中後期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