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秦國六世國君,從未出現過昏君,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

秦國從蠻夷小國,逆襲成了一統天下的秦朝,其實和秦國少有昏君有直接關係。從戰國後期開始,秦國國君基本都具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可以說,如果任何一個秦國國君放在其他諸侯國,都能夠成為中興之主。秦國六世國君,從未出現過昏君,以至於最終實現統一。那麼,為何秦國六世國君未有昏君呢?

探究史料得知,這個問題要從多角度去考慮。首先,秦國立賢不立長的繼承製度,保證了國君的下限。其次,秦國地處蠻夷之地,從開國國君到嬴政的憂患意識都很強。另外,秦國國君都任人唯賢,而賢才又能夠對國君有警醒作用。

秦國六世國君,從未出現過昏君,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

一.立賢不立長的繼承製度

首先,從秦國採用的國君繼承製度上看,立賢不立長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國君的下限。

在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國君更替,大多都是依照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度。而史料中有過記錄,秦國在歷經變法之後,早就確立了立賢制度。像秦武王去世之後,其弟弟嬴稷繼承了王位,也就是秦昭襄王。而且嬴政與其父親不但並非嫡長子,還做過質子。

在秦國,如果國君想要繼位是要經歷很多考驗,勝出的人自然是能力出眾。秦國經歷了商鞅變法後,大大削弱了秦國舊貴族的實力。秦國國君繼承製度的變化,對秦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像秦莊襄王、秦昭襄王、秦始皇都做過質子,其能力也遠遠超過在深宮中養尊處優的皇子們。所以說,秦國採用的立賢不立長的制度最大限度保證了國君實力,以免平庸之輩誤國。而在爭奪國君的過程中競爭很是激烈,也算是對國君的一種歷練。

秦國六世國君,從未出現過昏君,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

二.身處蠻夷之地,憂患意識強

其次,秦國起源於西陲之地,國君的憂患意識都很強。

秦國的位置在黃河的上游,與中原地區相隔較遠,土地貧瘠。秦國的西邊,面對著義渠。秦國東邊接壤晉國。秦國南面又有楚國常來搶奪地盤。在晉國分為三家之後,崛起的魏國將秦國的河西之地奪走。為了能夠生存下去,秦國向後送皇子到趙國做質子。四面強敵環伺的秦國,隨時都有被滅國的可能

由此能夠看得出來,秦國從開國以來,國君的憂患意識都很強。因為牴觸西陲蠻夷之地,常常被中原六國瞧不起。早期的秦國實力孱弱,周圍多個諸侯國對其虎視眈眈。秦國的每個國君,基本都會面臨這些問題,以至於迫切希望能夠強大,幾乎每個國君都想勵精圖治扭轉局勢。在一代代國君的努力之下,最終秦國一躍成了霸主。所以說,秦國的地理環境惡劣,讓每個國君的憂患意識都很強。而這種想要變強的信念,讓每個國君都勵精圖治意圖改變現狀,最後真正做到了戰國最強。

秦國六世國君,從未出現過昏君,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

三.秦國國君任用賢才

另外,秦國的國君任人唯賢,有賢才在身邊的國君也很難再昏庸。

秦國是很重視人才的諸侯國,秦孝公任用上商鞅時,對其無比的信任。秦惠文王身邊有樗裡疾和張儀,在秦昭襄王時有白起和範睢,秦莊襄王又有呂不韋的輔佐。在秦始皇時期,先後重用了王翦、蒙恬、李斯等人。同階段的其他諸侯國,並沒有那麼重視人才,像屈原因為被猜忌投河自盡。

由此能夠看得出來,秦國善於招攬賢才,而這些人對秦國的發展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秦國國君本就是賢能之人居之,而又有人賢能之人輔佐賢君,這種搭配自然會讓國家發展的越來越好。如果國君昏庸的話,即使又再多奇才也難以翻江倒海。秦國廣招人才的傳統,也一直被每個國君傳承著。所以說,秦國國君懂得任用賢才,導致秦國境內有很多人才輔佐國君,逐漸提升秦國的實力。這些賢人還能夠糾正國君的錯誤,從而保證國家的平穩發展。

秦國六世國君,從未出現過昏君,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

綜上所述,可以看得出秦國六世都沒有昏君,與現實環境和地理因素有關係。秦國立賢不立長的制度,保證了國君的下限。而地處惡劣環境,讓秦國國君迫切想要變強大。再加上秦國國君一直任用賢人,君臣默契配合提升秦國的綜合實力,最終實現統一。

秦國六世國君,從未出現過昏君,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

在我們生活中,也許有的人身世家境好,輕鬆過上優越生活。而大部分人都需要透過努力奮鬥獲得好生活,這些人想要做到“勝天半子”就要付出比別人多的努力。而如果能夠讓努力堅持下去,也終將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