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演義》的公孫瓚實際是什麼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一、《三國演義》中的公孫瓚是劉備的貴人,這個有些不符合邏輯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劉皇叔有一位貴人,此人就是公孫瓚。

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剛出山,就蒙公孫瓚保舉為平原縣令,使得劉備正式踏入仕途。從一位平民成為體制內的正式官員,對普通人來說猶如登天,於是,劉備完成了登天的轉變。

《三國演義》的公孫瓚實際是什麼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劉備雖成了平原的縣令,可是天下縣令千千萬,他依然毫不知名,這時又得到公孫瓚的提攜。

公孫瓚響應天下英雄的號召,出兵討伐董卓,捎帶著劉備參加了十七鎮討伐董卓的大軍,當時公孫瓚是北平太守,帶精兵一萬五,而劉備只劉關張和幾個騎兵。公孫瓚的這次捎帶,使得劉關張表演了一出“

溫酒斬華雄

”和“

三英戰呂布

”,終於在各路英雄眼裡有了身價。

而有了身價的劉備,也終於可以在各路英雄面前縱橫捭闔,一路扶搖直上,成為蜀漢國君,三分天下有其一。

可是,公孫瓚既然是劉備的貴人,劉備為何沒有跟隨公孫瓚,也沒有見劉備對公孫瓚有過什麼回報,這對於義薄雲天的劉備來說,似乎不合乎邏輯。

實際上,公孫瓚並不是一位能容人之人,劉備和趙雲都曾是他的手下,卻都沒有留住。

二、公孫瓚,白手起家的世家子弟

公孫瓚也是世家子弟,出身遼西世代擔任郡太守的家族。可是,由於他的母親出身低賤,因此他本人在家族中並沒有地位。

當時的世家大族妻妾眾多,因此兒子的身份取決於母親的地位。公孫瓚的母親乃是妾,因此在家族中地位不高,庶出的公孫瓚在家族中自然受到許多不公平的待遇。按照常態,公孫家族出仕後都會擔任太守,縣令等官職,可是公孫瓚進入社會卻只是一個小吏

“書佐”

,連最低品階的官員都不是。

“書佐”

是識字的初級水平,因此公孫瓚文化程度不高。

公孫瓚雖出生世家,卻並未享受到世家的特權,幾乎是白手起家。

公孫瓚本人“

性辯慧

”,就是口才好而且聰慧,他常常在彙報時說好幾件事,從來不會遺忘,而且

“有姿儀,大音聲”,

長得儀表堂堂,說話中氣十足,被太守看上,收做了女婿。

成了太守女婿後的公孫瓚,有了一條光明的仕途路。公孫瓚先被送到曾經的九江太守,中郎將盧植處學習。公孫瓚並不是學習的料,在盧植這裡只是

“略得書傳”,

後透過孝廉走向仕途,成為長史,這是軍中參謀。因為公孫瓚並沒有學到多少文化,也因為他本人喜歡武藝,因此進入了行伍。

公孫瓚武藝高強,敢打敢拼,曾以數十騎兵和數百鮮卑騎兵作戰,

“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

據考證,公孫瓚使用的矛乃是在矛杆的兩端裝矛頭。這種矛比較少見,說明公孫瓚在使用矛這種兵器上有獨特的武藝技巧。

《三國演義》的公孫瓚實際是什麼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公孫瓚在敵強我弱之時,主動帶頭衝陣,殺傷鮮卑數十人,可是自己也死了一半的人,可見這次肉搏戰之慘烈,可是帶頭衝殺的公孫瓚不僅贏了,而且活了下來,沒有高強的武藝是做不到的,而此戰也奠定了公孫瓚的大名,使得鮮卑人“

不敢復入塞

”。

當時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中,鮮卑人是最勇猛善戰的,比羌、氐和匈奴都兇悍得多,而公孫瓚居然讓鮮卑人害怕,說明以公孫瓚的武功,當不在後世的名將,如關、張、趙之下。

後來涼州發生叛亂,朝廷讓公孫瓚帶三千幽州突騎平叛。可是,公孫瓚沒有走多遠,就發生了遼西的少數民族烏丸丘力居等的叛亂,公孫瓚帶所屬三千突騎就地平叛,平叛成功後得以拜將封侯。公孫瓚成為中郎將,封封都亭侯,進駐遼西。

後來公孫瓚殺了他的幽州上級劉虞,獨霸幽州,終於成了一方諸侯。

成了諸侯,就再也不是單純領兵的武將,而需要在軍事、行政和人才方面進行統籌管理,因此需要的是帥才,而帥才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人才的籠絡。

三、只認利益無情懷,排斥人才

要在亂世成就事業或者自保,就需要一批優秀人才的輔佐,當時的人才無怪乎文官武將兩類,文者如諸葛亮、郭嘉、魯肅等,武將如關羽、張飛、趙雲、典韋、許褚等等。對高水平的人才,各路英雄無不愛護,如曹操對關羽百分百的呵護,唯恐怠慢;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等等。

可是,公孫瓚的人才觀非常奇怪,對有才華的,出身世家的子弟,必定讓他們走得遠遠的,發配到貧窮困苦的地方。被問起原因,公孫瓚說:

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貴之,皆自以為職當得之,不謝人善也。

意思是,讓這些出身好又有才華的人得富貴,他們會以為是他們應得的,就不會感謝我。

這不是用人才,而是害人才。

也正因為如此,公孫瓚手下的所謂人才,都是販夫走卒之類的“

庸兒

”。公孫瓚有三個結拜兄弟,一個是算卦的,一個是販賣絲織品的,再一個是小商販,公孫瓚讓他們發財,讓他們

“富皆巨億”

,還和他們結成兒女親家。

《三國演義》的公孫瓚實際是什麼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公孫瓚的人才觀,根源在於他本人不知書,因此對人的瞭解不深,他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教訓來判斷人性,因此得出完全不靠譜的結論。

公孫瓚以當初自身白手起家,特別渴望人提攜的經驗,判斷那些出身世家又有才華的人才因為條件好,所以並不十分渴望被提攜,所以,他寧願提攜那些出身底層的人。

可是,在漢代,由於書的成本很高,書的印刷量不多,客觀上能看得起書的人很少。連公孫瓚這樣出身世家的庶子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更何況出身於底層的百姓?因此,底層百姓能透過讀書改變命運的非常少。

這就使得公孫瓚手下既無良將,又無謀士。

典型就是劉備和趙雲的離棄。

四、排斥人才的公孫瓚留不住劉備和趙雲

劉備是主動投奔公孫瓚,後在公孫瓚手下當縣令。當公孫瓚遭受袁紹攻擊時,劉備和青州刺史田楷一同在側翼對袁紹進行牽制。這時,恰逢曹操也準備攻打徐州。當徐州牧陶謙派使者來向田楷求救時,劉備居然放棄自己的主公公孫瓚,和田楷一同跑去救未曾謀面而又遙遠的陶謙。

可見劉備對公孫瓚毫無感情而乘機離棄,原因自然在於公孫瓚對人才的不尊重。

趙雲也是主動投奔公孫瓚,長得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強摯壯猛”,

是少有的猛將。只因趙雲是常山真定人,屬地是冀州,而冀州又是袁紹的地盤,因此沒有得到公孫瓚求賢若渴地對待,反而被嘲諷:“你是屬於袁紹的人,現在迷途知返了?”

趙雲的回答則大義凜然:“天下洶洶,我願解民於倒懸,因此要投奔行仁政之人。”

《三國演義》的公孫瓚實際是什麼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趙雲的理念,是公孫瓚無法理解的,他只知道“

利益

”,卻不知道“

情懷

”。而同樣在公孫瓚麾下的劉備卻是有

“情懷”

的人,於是和趙雲一拍即合,相同的

“情懷”,

讓兩人後來即便相隔千里,也終於走到一起。

手下沒有謀臣良將,盡是一般

“庸兒”

的公孫瓚在他管轄的幽州幾乎沒有建樹,而且昏招跌出。

公孫瓚有一條鐵律,即如果他的部將被敵人所圍,他決不相救。

《三國演義》的公孫瓚實際是什麼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公孫瓚的想法與眾不同,

“救一人,使後將恃救不力戰;今不救此,後將當念在自勉。”

意思是救了一人之後,被救的人和其他人遇到類似事件就不會全力抵抗。

如此奇怪的鐵律,導致公孫瓚的部將們和袁紹作戰時,一旦被圍,他們要麼投降,要麼被自己部下殺死,然後部下開城投降。因此,公孫瓚軍隊的軍心也不高。

公孫瓚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行為,除了他本人文化不高,再就是他身邊沒有人才,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導致被當時並不強大的袁紹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