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

清朝末年官員貪汙腐敗,所以當西方國家入侵時,清朝國力衰弱,根本無力反擊。但是我們發現,在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總會出現賠款這一條例。我記得我在上學的時候就很好奇,打仗都沒錢,為什麼賠款的時候就突然有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事。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

清朝末年,清廷腐敗無能,對外戰爭基本都是輸。輸了就得簽訂不平等條約,一簽就得割讓國土,還要面臨鉅額賠款。比如馬關條約裡,我們需要賠償2億兩白銀,而當時的清廷一年的花費只有8000萬。這個賠償遠遠超出了清朝所能接受的範圍。

就算真的賠了,國庫和百姓應該就被掏空了。理論上來說,清廷賠完這兩個億的賠款後,肯定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吧?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

然而我們可以看出來,清廷在賠完這些之後並沒有勒緊褲腰帶,而是出了大量資金用來修建國防,錢財看上去好像源源不斷。我就很奇怪,這些錢是哪來的呢?原來清政府雖然腐敗,腦子卻很清醒,他們想到了兩種方法,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找外國銀行借錢。

但是找別國的銀行借錢,利息是相當高的。而且還要還要清朝的海關、鹽稅等福利作抵押。可是把這些都給了他們,就等同於把自己的財政大權拱手相讓。錢他們也收了,權力也是他們的。為此,清政府和北洋政府付出了可怕的代價。在後期,不管是人民也好,朝廷也罷,從上到下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

第二、發行新的錢。

我們知道當時的清政府對外用的是白銀作為貨幣,可是在國內要解決國家財政問題啊,於是他們製造和發行了更多的貨幣。這就是銅幣,方法也很簡單,比如之前銅幣上面寫著兩分,好說,直接改成十分,你看,錢不就出來了?稍微懂一些經濟學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樣很容易出現通貨膨脹,所以這種方法無異於飲鴆止渴。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

清廷甲午戰爭後已經國庫空虛,後來那些賠款的錢都是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