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魏晉南北朝

時期是我國曆史上一段極其混亂的時期,

政權

更迭頻繁,分裂和動亂交替。對於

魏晉南北朝

時期歷史的記載,

二十四史

中就有十一本。

梁武伐魏——鍾離之戰背景

在齊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制,遷都洛陽,隨著政權的南移,北魏對南朝的壓力進一步增強。此後北魏和南齊的衝突劇烈,趁齊末混亂,梁朝新立,北魏攻佔了雍州的大部分,將戰線推至樊城,勢力及於淮河以南。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梁武帝北伐前,與北魏呈對峙之態

天監

三年(504),

北魏

攻取

義陽

三關(黃峴關、平靖關、武陽關),不久後又攻佔

司州

,天監四年(505),

南梁

漢中

也被北魏攻破。

梁朝

政權初立,不僅需要北伐來鞏固自身的統治,而且面對著

北魏

的政治、軍事上的巨大壓力,如果一昧的自守,在被動局面下,日後會越來越處於劣勢,而且由於

北魏

連年征戰,民變紛起,內部腐敗之勢己顯。

為了對抗

北魏

和收復

雍州

,梁武帝

蕭衍

決定在

天監四年

十月大舉伐魏。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梁武帝蕭衍像

南梁伐魏主要兵分兩路。

第一路:蕭衍以揚州刺史臨川王蕭宏為都督,尚書僕射柳惔為副,蕭宏率主力軍駐紮於洛口(今安徽懷遠西南洛河鎮),北徐州刺史昌義之、豫州刺史韋叡攻梁城和小峴城。

第二路:是

江州

刺史

王茂

率軍數萬攻

北魏

的荊州,目的是收復失地。

蕭宏

率領主力部隊,裝備精良,聲勢浩大,給

北魏

帶來不小的壓力。

在天監五年(506)的五月攻克在

壽春

之東的梁城,斬殺北魏將領濆清。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可是

蕭宏

性格極其懦弱,此時本應乘勝深入,他聽說

北魏

軍隊的援軍要來,畏懦不敢前進,甚至有了撤退的想法。

因此

南梁

內部發生嚴重爭執。

呂僧珍

居然同意蕭宏,遭到了柳惔、馬仙琕、昌義之、朱僧勇、胡辛生極力反對。

蕭宏

停軍不前,

北魏

知道他懦弱,把婦人的服飾贈予他,並且加以嘲諷。

呂僧珍見

北魏

軍隊如此嘲諷,準備派遣

裴邃

分軍攻打

壽陽

蕭宏

固執不聽,甚至下令:“人馬有前行者斬。”自此軍政不和,人懷憤怒。九月已醜晚上暴風雨,

蕭宏

受到驚嚇後帶著幾個人直接逃跑,精兵強將,卻因主帥懦弱而一朝奔潰。

韋睿

派長史王超宗、

梁郡

太守

馮道根

攻取北魏的

峴城,在

韋睿

的指揮下急攻小峴城,城破之後韋睿進軍

合肥

。在此之前右軍

司馬

胡略也曾攻取合肥,久攻不下。韋睿依據合肥四周山川走勢,決定採取水攻之策。

他在肥水上築

,很快堰成水通,戰船相繼開至。

北魏

在合肥的東西兩側各築一個小城,

韋睿

攻取這兩個小城後,

北魏

援軍楊靈胤率兵五萬來此,

韋睿

鼓勵眾人與之交戰,成功將其擊破。

韋睿

建造了幾乎與

合肥

城牆一樣高的戰艦包圍合肥,從四面進攻,魏人無可奈何。合肥城破後,

蕭衍

命令韋睿率軍進駐東陵。東陵距離

北魏

的甓城僅有二十里。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南梁名將——韋叡

即將會戰時,

蕭衍

下詔讓

韋睿

班師撤退。

韋睿

擔心被北魏襲擊,令

輜重

在前,自己坐小車殿後。懾於他的威名,

北魏

的軍隊不敢靠近,因此全軍撤回,從此韋睿就把

豫州

州治遷至合肥。

而在梁

天監

五年四月,

王茂

率軍數萬進攻北魏的荊州,他引誘

北魏

邊境百姓及各少數民族去更魏荊州再建

宛州

,並派遣宛州刺史雷豹狼攻

河南郡

。但是被北魏將領

楊大眼

擊破,王茂損失兩千餘人。楊大眼進攻河南城,王茂領軍撤退,楊大眼追至

漢水

,攻拔五城。

攻守交換——鍾離之戰爆發

南梁北伐,確實給北魏造成巨大壓力,但是由於蕭宏懦弱不堪,畏敵不前,將國之大事視為兒戲,東路主力一觸即潰。

同時西路王茂之軍也很快被擊敗,攻守之勢再一次發生逆轉,

梁朝

的北伐迅速轉化為

北魏

的南伐,北魏

宣武帝

希望趁著

蕭宏

戰敗,一舉攻下南梁,於是派中山王

元英

乘勝蕩平東南。

鍾離

(今

安徽鳳陽東北)

位於靠近

淮河

南岸離壽春的東面,是北魏進一步控制

淮南

的阻礙。梁武帝在蕭宏失敗後,預料到北魏將進攻

鍾離郡

,對鍾離郡的防守高度重視:

天監

五年

,北魏中山王

元英

在追擊蕭宏的敗軍時,攻沒

馬頭

,馬頭地位重要。自從公元450年起,

北魏

每次南伐,幾乎都要圍攻此城,並且元英把

昌義之

圍困於

鍾離

北魏

宣武帝

元恪派

邢巒

帶兵和元英回合去攻

鍾離

城,但是

邢巒

認為南梁“野戰非敵,守城有餘”,他不建議去攻打。因此派鎮東將軍肖寶寅和

元英

共圍

鍾離

城,十一月,蕭衍令

曹景宗

督軍二十萬去救鍾離,

鍾離之戰

,一觸即發。

天監六年(507)正月,北魏中山王

元英

、鎮東將軍肖寶寅、安樂王元道明、平東將軍

楊大眼

等眾數十萬圍攻

鍾離

城,鍾離城緊鄰

淮河

,淮河西岸有

邵陽

洲,北魏在邵陽洲兩岸作

浮橋

,跨淮河做通道,淮河北岸有

楊大眼

運糧,南岸有中山王

元英

攻城。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北魏勇將楊大眼

此時

南梁

援軍未到,城中才三千多人,昌義之率領將士頑強抵抗。

北魏

晝夜苦攻,輪流作戰,沒有後退的,前後傷者以萬計,

北魏

軍隊戰死的人堆起來和城牆等高。雙方戰鬥拉鋸,正如

邢巒

所料。

而南梁的援軍由

曹景宗

率領,蕭衍先讓曹景宗屯軍駐道人洲(今安徽鳳陽東北淮河),等各部到達之後再前進。

曹景宗

想獨吞功勞,擅自出擊,結果遇上暴風,死傷頗多。

另一方面,蕭衍派韋睿率兵救

鍾離

,受曹景宗調遣。

韋睿

從合肥出發,過陰陵大澤,遇到山澗峽谷,一概架橋渡過,十天內就趕到了,與合軍進屯

邵陽

洲。在此之前,蕭衍就告誡

曹景宗

要尊重韋睿,而韋睿到來後,

曹景宗

見到

韋睿

十分恭敬,

蕭衍

聽聞此事,十分欣慰:

韋睿在景宗營前二十里處,在

南梁

太守馮道根的規劃下,連夜修建工事,把河洲截斷形成防禦,天亮時營寨就築好了,距離魏城僅僅百餘步。

曹景宗怕

鍾離

城中因危急而引起慌亂,便招募軍士言文達、洪騏麟帶

敕令

入城,通知鍾離守軍援兵已到,讓他們固守城防,鍾離城內士兵得此訊息,士氣大振。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鍾離之戰中北魏、南梁進軍路線

楊大眼

率一萬多騎兵來戰,他勇冠三軍、所向披靡。

韋睿

把車連結成陣,

楊大眼

令騎兵將之包圍。韋睿指揮二千強

一齊發射,洞穿北魏軍的

鎧甲

,殺了很多人,並且一箭貫穿

楊大眼

右臂,使其撤退。

第二天,

元英

率兵來戰,

韋睿

乘木車,手執白角

如意

指揮軍隊,一日之內迎戰數次,

元英

頗為畏懼韋睿的強大。夜裡

北魏

又來攻城,箭如雨下,韋睿的兒子

韋黯

讓他下城去避箭,

韋睿

沒同意,軍中驚亂,靠

韋睿

在城上厲聲呵斥才安定下來。

北魏敗退——鍾離之戰結果

淮河雨季來臨,形勢開始有利於南梁,天監六年(507年)三月,淮水暴漲達七尺,韋睿採取火攻和水戰對抗北魏。

鍾離之戰

先前

北魏

在邵陽洲兩岸造了兩座

浮橋

,截斷淮河通道。淮水暴漲,韋睿命令

梁郡

太守馮道根、

廬江

太守裴邃、

秦郡

太守李文釗等乘戰船登岸對魏軍發動攻勢,戰艦爭相逼近

北魏

軍營。

韋睿

又用小船載草,灌上火油,燒北魏軍隊的

浮橋

。風怒風盛,不怕死計程車兵拔除木

,砍斷橋樑,而且由於

淮水

暴漲,水流湍急,

浮橋

也更容易損壞,轉眼之間,橋

全被破壞。

馮道根等人都親身搏鬥廝殺,士兵們都奮勇作戰,呼喊聲震天動地,無人不是以一當百。魏軍大敗,

元英

楊大眼

各自奔逃。

南北朝後期戰爭的轉折點

鍾離之戰中,北魏死傷慘重

關於

北魏

軍隊的損失,記載多有不同。《

南史

》、《

梁書

》、《

資治通鑑

》中記載大致相同,

北魏

軍隊投水而死的和被殺的人都各達十多萬,其餘卸甲投降的也有數十萬。《

北史

》、《

魏書

》語焉不詳,模稜兩可,記載為“士眾沒者十有五六”。

不管究竟哪種更準確,

北魏

此役一敗塗地,損失慘重。勝利後

韋睿

派人通知昌義之,昌義之悲喜交加。蕭衍派

中書郎

周舍到淮河邊勞軍,

韋睿

把繳獲的物資堆在軍門,周舍看後,大加感嘆:

鍾離之戰

南北朝

後期一項決定性戰爭,此戰對

南梁

北魏

雙方不僅意義重大,同時也影響了

南北朝

時期的歷史走向。

自從

劉宋

失淮北以後,南朝就退到

淮河

一線防禦,鍾離還是

北徐州

的郡治,是軍事重地。此戰由

南梁

北伐轉至北魏南攻,梁魏交戰,北魏敗退。

南梁

蕭衍

不僅避免了亡國的危機,而且穩固了自身統治。

鍾離之戰

不是一個短時間內的戰鬥,是

北魏

多年來對南朝征戰的一個總結,結束了

北魏

的上升期,讓北魏的衰退初露端倪。

侯景

說他認為北魏安強,是在

南梁

天監初年,

鍾離

一役後,

北魏

匹馬不歸。

鍾離之戰

的失敗對

北魏

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迅速的,而在此戰後的十七年後,

六鎮起義

爆發,公元534年,

北魏

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