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為何會遵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斬了會怎樣?宋國有位將軍試了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即使是在戰爭中,我們仍然很注重禮儀,比如“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在戰爭中需要遵守的規定,但有人會覺得奇怪,像這樣約定俗成的事情,雙方很容易反悔,那為什麼大家都會遵守這條規定呢。斬了又怎樣?漢朝就有一位將軍試了。

古代為何會遵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斬了會怎樣?宋國有位將軍試了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來源於春秋時期,宋國和楚國交鋒,楚國包圍了宋國,宋國便派華元作為使者前往楚軍軍營談判,要求楚國撤軍,兩國停戰。楚國怕宋國設計陷害,便把華元作為了人質帶到了楚國,華元去了之後相安無事,於是便逐漸演變成了這一規則。

古代為何會遵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斬了會怎樣?宋國有位將軍試了

而且古代戰爭是很有講究的,春秋時期以戰車為站,需要一塊寬闊的地方,兩個國家交戰的時候要擺好姿勢才能大戰,所以兩國的使者要溝通好確定時間。來的使者地位都不高,主要是來送信,殺他們就像殺婦女兒童一樣簡單,所以殺了使者會顯得自己很害怕,被人嘲笑。

古代為何會遵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斬了會怎樣?宋國有位將軍試了

打戰時士氣很重要,如果殺了使者相當於滅自己的威風,士兵們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不僅不會斬殺使者還會以禮相待。再者打仗的時候都想從使者的嘴裡知道敵方的訊息,使者就會透露一些虛假的訊息迷惑敵人,但使者被敵方收買就會扭轉局勢,成了勝負的關鍵,所以使者變成了戰爭的一部分。

古代為何會遵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斬了會怎樣?宋國有位將軍試了

比如東漢末年荊州之戰,關羽得知後方失守時心急如焚,便派使者與呂蒙溝通,呂蒙這個人很會籠絡人心,使者每次來他都會厚待使者,使者來的次數多了,與呂蒙的關係就越來越好,最後使者倒向呂蒙這一邊,導致關羽戰敗。所以使者如果用的好,便能打贏這場戰。

古代為何會遵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斬了會怎樣?宋國有位將軍試了

那斬了使者又會怎麼樣呢,如果斬了來使就代表沒得談了,沒有和解的可能,比如說公元596年,楚國派神舟出使齊國,交代他不要從宋國路過,宋國知道了之後非常憤怒,覺得這是奇恥大辱,便派人埋伏,給他們一些教訓,沒想到有位將軍一氣之下殺了使者。楚國知道了後決定攻打宋國,宋國打不過楚國,被楚國整整包圍了九個月,又找不到援兵,苦不堪言。

如果連使者都殺,那又有什麼信用可言,因此大家都會自覺遵守這個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