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史上的甄嬛究竟有多悲慘?18年的付出,比不上康熙的一句話

電視劇《甄嬛傳》中被雍正皇帝親切稱呼為“嬛嬛”的甄嬛,取材於清朝歷史上著名的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孝聖憲皇后,雍正帝妃嬪、乾隆帝生母,於乾隆元年“母憑子貴”尊封為“崇慶皇太后”,“為天下母四十餘年,國家全盛,親見曾玄”,其壽命之高,在清朝皇太后中居於首位。乾隆皇帝在位期間,“侍母至孝,以天下養”,讓鈕祜祿氏享盡了榮華富貴,乃系清朝最享福的皇太后。

電視劇中的甄嬛,歷經苦楚、受盡磨難才“守得雲開見明月”;歷史上的“甄嬛”,又是有著何種過往,經歷過何等苦楚才有了日後的榮華呢?

歷史上的甄嬛究竟有多悲慘?18年的付出,比不上康熙的一句話

出身高貴,卻落得卑微名分

甄嬛,出身“滿洲八大姓”之一的鈕祜祿氏,其所在家族勢力強大、名臣輩出。其曾祖父額亦都,乃系“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康熙朝輔政大臣遏必隆亦和其同宗。甄嬛的父親凌柱,雖然僅為四品典儀,基本類似於現今文化部某司司長,但因為“典儀”是監督典禮儀式、大臣禮節的侍衛官,平日隨侍於皇帝身邊,朝廷地位也非常人能及。

強大的家族背景,再加上父親官職的特殊,雖然為甄嬛帶來了康熙皇帝親自指婚的榮耀,但卻並未讓其獲得“嫡福晉”,甚至“側福晉”的高等位分,只是成為了皇四子胤禛的“使女格格”。

清朝皇子的“嫡福晉”,類似於平常人家的“正妻”;“側福晉”,則相當於“妾室”;而“使女格格”,則是類似於“通房丫頭”的低等侍妾。“使女格格”,身兼“使女”之侍奉主上、遞茶送水的婢女職責,還擁有“格格”之侍寢資格,其地位之低下,身份之卑微,可見一斑。

歷史上的甄嬛究竟有多悲慘?18年的付出,比不上康熙的一句話

冒險侍疾,生下愛新覺羅·弘曆

康熙四十九年,已經暗裡投身於“九子奪嫡”的皇四子胤禛,不幸染上時疾。根據相關歷史文獻的記載,胤禛此次患病非常嚴重,一度性命攸關甚至連康熙皇帝欽派的御醫都給出了“病逝危急、束手無策”的無奈彙報。時為“使女格格”的甄嬛,便冒著同染時疾的巨大風險,“侍奉殷勤,煎湯熬藥,無不周到”,竟讓胤禛很快痊癒。

事實證明,甄嬛的冒險還是值得的。胤禛痊癒以後,甄嬛很快有孕並於康熙五十年生下了讓其徹底改變命運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歷史上的甄嬛究竟有多悲慘?18年的付出,比不上康熙的一句話

雖育有子,卻並未換回“母憑子貴”

按照清朝傳統和皇室慣例,後宮妃嬪乃至皇室女眷獲得位分晉升的最佳途徑,就是生育子嗣,尤其是生育男嬰。但弘曆的出生,並未為甄嬛帶來位分的改變,甚至沒為其帶來額外的恩寵。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1、康熙五十年,“九子奪嫡”事件進入到新的鬥爭階段,胤禛已經無暇顧及自己的妻妾們;

2、康熙五十年,年羹堯的妹妹年氏入府為側福晉,一下奪走了胤禛僅有的恩寵;

3、當時的胤禛雖然有三子早夭,但其還有側福晉李氏所生的弘時,佔據年齡優勢、出身優勢。也就是說,此時的弘曆並不佔據任何優勢,自然無法為其生母帶來身份的抬升。

自康熙四十三年,到康熙六十一年的18年間,甄嬛一直在默默付出,還為胤禛生育一子,卻始終未贏得胤禛的恩寵,更未獲得位分的提升。箇中苦楚,恐怕只有甄嬛才能體會。

18年的付出,比不上康熙的一句話

康熙朝末期,隨著皇長子胤褆、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和皇八子胤禩的接連出局,“九子奪嫡”事件已經成為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這對“一母同胞”之間的對決。

康熙六十年十月,康熙皇帝以“面授西北戰略”為由,緊急召回了時任“大將軍王”的皇十四子胤禵,這在天下臣民看來無疑是康熙皇帝打算傳位於胤禵的具體表現。一直於暗裡奪嫡,一直自詡為“天下第一閒人”的皇四子胤禛就在奪嫡快要失敗的關鍵時刻,打出了自己的關鍵牌——“恭請康熙皇帝幸王園進宴”。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初四,皇四子胤禛恭請康熙皇帝駕臨圓明園,共赴家宴。席間,皇四子胤禛將已經12位的弘曆,引見給了康熙皇帝。

《清實錄·高宗實錄》對於這次見面,有過詳細記載:

洎康熙壬寅,年十二,祗謁聖祖於圓明園之鏤月開雲。見即驚愛,命宮中養育。

此時的弘曆,早已不再是那個出身卑微、毫無存在感的庶出兒子,而是一位“隆準頎身,發音鏗洪,舉步嶽重,規度恢遠”,已經初具讓皇四子胤禛倍感驕傲,篤定康熙皇帝會“見即驚愛”的帝王模樣。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初十,皇四子胤禛再次恭請康熙皇帝駕臨圓明園。這一次,康熙皇帝主動提出要見一見弘曆的生母。《清實錄·高宗實錄》對此也有著明確記載:

聖祖幸園中進膳。特命孝敬憲皇后率孝聖憲皇后,問安拜覲。天顏喜溢,連稱有福之人。

康熙皇帝對甄嬛的評價,只有四個字——“有福之人”。就甄嬛後來的發展來看,康熙皇帝確實一語成讖,也徹底改變了皇四子胤禛對甄嬛的恩寵態度。按照清朝慣例,皇帝潛邸時的“側福晉”才會被冊封為“貴妃”或者“妃”,而僅為“使女格格”的甄嬛卻在雍正元年直接被冊封為“熹妃”。甄嬛,正式迎來了自己的享福人生。只是,這一切並不是因為自己18年的付出,而只是因為康熙皇帝的一句話。如此結果,恐怕連甄嬛自己也倍感淒涼和惋惜。乾隆四十二年,甄嬛崩逝而拒絕和雍正皇帝合葬,恐怕就是她對雍正皇帝無言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