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大明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在剛剛結束了金山之役,平定盤踞在遼東的納哈出後,斬斷了北元最有實力的地方割據勢力,北元朝廷再無強援,北元朝廷對原蒙古逐步已經沒有了影響力,所以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準備發動對北元的最後一擊,其實早在洪武五年,朱元璋就做過嘗試,可是徐達那次北征被擴廓帖木兒所擊敗,所以消滅北元的這一戰,被推遲了16年,但這也將另一個人推向了巔峰,也就是大明在徐達常遇春等一眾名將離世後,藍玉成為大明耀眼的將星。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明史。藍玉列傳》時順帝孫脫古思帖木兒嗣立,擾塞上。

《明實錄。太組卷一百八十九》遣使齎敕諭徵虜大將軍永昌侯藍玉等曰:【近者故元司徒阿速等來降朕,察其事情知虜心惶惑眾無紀律,度其勢不能持久,卿等宜整飭士馬,倍道兼進,直抵虜庭覆其巢穴,其眾若降附撫慰南來,毋失事機,以孤朕望】。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朱元璋決定徹底解決北元,而當時被逃的元順帝也早已經死了,在位的是脫古思帖木兒,北元的第三位皇帝,在遼東平定後,大明決定不給北元喘息的機會,畢竟金山之役明軍為遭受嚴重的損失,此時北伐正是乘勝追擊,而藍玉第一次擔任主帥出征,就是事關大明和北元國運的關鍵之戰,也是可見當時朱元璋對於藍玉的信賴。

藍玉能夠在捕魚兒海大破北元,有三件事情做的非常好,一個是諜報,一個是隱秘行軍,一個是急行軍,這3個致勝法寶讓藍玉率主力15萬明軍能夠摸到北元駐地的眼皮子底下,

《明史。藍玉列傳》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帥師十五萬徵之。出大寧,至慶州,諜知元主在捕魚兒海。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在藍玉抵達大明北疆,準備北伐之前,藍玉做足了情報工作,是在得知北元朝廷確切駐地後才出兵的,以此減少貿然出兵,徒勞無功的窘境出現,但是北元一開始是在原嶺北行省的和林立足的,可是到了洪武二十一年,又開始逐漸回到原本遊牧的狀態,一個是北方不適合耕種,一個是不讓大明找到攻擊的目標,所以當時脫古思帖木兒是帶著北元朝廷遊牧在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的。

情報都是有時效性的,對於難得的確定北元駐地的資訊,遲疑越久就越容易找不到目標,所以藍玉也沒有選擇,只能儘快出兵,並快速抵達捕魚兒海一帶,才能有希望一舉殲滅北元朝廷。

但是問題也出現了,不要把北元當做聾子瞎子,藍玉率15萬明軍北伐,動靜想小也不可能,所以北元是知道藍玉率軍衝自己來了,捕魚兒海之戰中也是體現出來了。

《明實錄。太組卷一百九十》虜主方欲北行,整車馬皆北向。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不得不說北元朝廷的策略是對的,一定要避開明軍的鋒銳,引誘明軍深入,一個是拉長明軍的補給線,那麼廣闊的戰場,北元騎兵部隊就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且把時間拖的越久,一旦戰事拖入冬天,那麼嚴寒也是會大幅殺傷明軍的,所以明軍北伐時間一般都會選擇春天,這是也是北元戰力相對較弱的時候,畢竟他們剛熬過冬天。

如果說藍玉是正常行軍的話,那麼此次北伐註定是無果的,藍玉此行和洪武五年,徐達那次北伐是不同的,因為當時徐達北伐是有一個不可移動的目標的,也就是和林,這裡曾是蒙古帝國的首都,蒙古人是大力經營過這裡的,所以和林成為了畜牧業、農業、商業、手工業極為發達的城市,這是元順帝被逃,北元能夠站穩腳跟的重要根據地,所以洪武五年,徐達北伐打的是無法逃走或撤退的北元朝廷,北元只能死守和林。

《明史。徐達列傳》五年復大發兵徵擴廓。達以徵虜大將軍出中道,左副將軍李文忠出東道,徵西將軍馮勝出西道,各將五萬騎出塞。

當時徐達是可以率主力明軍穩穩向和林推進的,以此來吸引擴廓帖木兒所率的主力部隊,給李文忠和馮勝創造條件,合圍北元部隊,大家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我之前些的有關和林之戰的文章。

藍玉此次北伐的問題就在於,他要襲擊的北元朝廷是會移動的,一旦自己的行進被對方發現,就可以引起對方的警覺,容易出現,藍玉率大軍奔波於草原,一直找不到北元主力的情況,那樣的話很容易陷入到北元的反擊當中,那麼跟隨藍玉出征的15萬明軍就前途未卜了。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所以藍玉在得知北元駐地的資訊後,在行軍上做了兩件事情,一個就是隱秘行軍路線,一個就是急行軍。

《明史。藍玉列傳》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

《明實錄。太組卷一百八十九》是月,大將軍永昌侯藍玉等率師十五萬由大寧進至慶州,聞虜主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從間道兼程而進。

《明通鑑。卷九》偵知元君特古斯在捕魚兒海,間道兼程進至百眼井。

歷史記載中都寫明瞭藍玉的行軍路線,“間道”就是偏僻的或抄近的小路,這樣可以隱瞞行軍,同時縮短明軍的行軍路線,但是有利就有弊,藍玉為了躲避北元哨探,走了偏僻小道,那麼勢必在行軍路途中,缺乏水草,將士和戰馬都是陷入危機當中的,當時藍玉也會險些陷入危局當中,差點還沒和北元軍交手就自敗了。

《明實錄。太組卷一百九十》癸丑,大將軍永昌侯藍玉等師次遊魂南道,無水泉軍士渴甚,其地有小山在韃官觀童所居營忽聞有聲如礟,玉使人視之,則四泉湧出,士馬就飲得不睏乏,餘流溢位如溪,眾鹹歡呼曰:【此朝廷之福天之助也】。

當藍玉率軍抵達遊魂南道時,部隊就遭遇了缺水的情況,好在是觀童找打了水源,雖然《明實錄》中沒有明確說明是觀童找到的水源,但是還是記載了水源是在觀童營中發現的,把這一切都歸功於大明國運是有些不妥的,觀童有一個特殊身份,他是元朝降將,是納哈出的部將,在金山之役時投降,所以觀童很有可能對當時的地形有一定的掌握,知道哪裡有水源,這才解決了明軍的缺水問題,藍玉捕魚兒海大破北元之功,應該有一小半是觀童的,不然缺乏水源的明軍,面對北元軍時戰力是堪憂的。

除了富貴險中求的隱秘行軍,藍玉還做到了一點,那就是急行軍,這次藍玉作為主帥,率領的雖然主力是騎兵部隊,但是加上後勤補給部隊,其實藍玉率領的明軍是步騎混合部隊,做不到單純輕騎兵的快速行進,按照記載,他在當年的四月十一號就抵達捕魚兒海附近了。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明通鑑。卷九》夏,四月,藍玉帥師出大寧,至慶州。

《明通鑑》記載藍玉是四月才發兵的,但是《明實錄》記載的是三月,雖然不能確定藍玉具體的出兵時間,但是大致是三月末四月初的樣子,慶州大致位置是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北,而捕魚兒海是今貝爾湖,注意是貝爾湖,而不是貝加爾湖,後者在俄羅斯,貝爾湖則是內蒙古和外蒙古交接的地帶,那麼兩地的直線距離大約是400公里,但是藍玉是迂迴隱蔽行軍,其行軍路程必然遠遠大於這個距離。

《明實錄。太組卷一百九十》乙卯,大將軍永昌侯藍玉師至百眼井,去捕魚兒海尚四十餘里。

乙卯是四月十一號,不到半個月藍玉率明軍就已經突襲到捕魚兒海附近,藍玉率步騎混合的明軍,是達不到這個速度的相當於是每天行進七八十公里,還是現在的七八十公里,不是古代的,個人覺得藍玉能夠實現如此行軍速度,必然是在前期正常行軍後,率領騎兵部隊帶著數日的給養急行軍了,不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抵達捕魚兒海附近,或者說記載的模糊縮短了藍玉實際的行進途中,藍玉或者是在三月中旬左右就發兵了,但即便如此,藍玉所率明軍的行軍速度也是很快的。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記載中藍玉曾經退卻過,想過未戰就班師。

《明實錄。太組卷一百九十》哨不見虜欲引兵還。

《明史。藍玉列傳》不見敵,欲引還。定遠侯王弼曰:「吾輩提十餘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玉曰:「然。」令軍士穴地而爨,毋見煙火。

也就是在藍玉抵達百眼井時,明軍哨探一時無法捕捉到北元的蹤跡,藍玉的第一判斷是,北元提前發現了明軍逃跑了,而明軍經過長途奔襲,已經是人困馬乏,如果陷在這裡過久的確有被北元打反擊的可能,藍玉不是怯懦,這是他第一次成為主帥出征,他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可以不用顧忌太多,猛打猛衝的猛將,他要為為15萬明軍的性命負責,他要為朱元璋的宏圖大志負責,他要為大明的國運負責,當時直接撤退是最穩妥的選擇,當然也是得不到高回報,但是王弼的幾句話就讓藍玉做出了後來正確的決定,王弼讓藍玉短暫的猶豫消失了。

《明史。藍玉列傳》乘夜至海南,敵營尚在海東北八十餘里。玉令弼為前鋒,疾馳薄其營。敵謂我軍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裝置。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敵無所覺。猝至前,大驚。迎戰,敗之。殺太尉蠻子等,降其眾。元主與太子天保奴數十騎遁去。玉以精騎追之,不及。

《明實錄。太組卷一百九十》丙辰黎明,至捕魚兒海南飲馬,偵知虜主營在海東北八十餘里,玉以弼為前鋒直薄其營,虜始謂我軍乏水草,必不能深入不裝置,又大風揚沙,晝晦,軍行虜皆不知,虜主方欲北行,整車馬皆北向,忽大軍至,其太尉蠻子率眾拒戰敗之,殺蠻子及其軍士數十人,其眾遂降。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藍玉率軍趁著夜色的掩護抵達了捕魚兒海,同時哨探發現了北元駐地,這也可以看出北元的確是沒有防備的,不然不會在捕魚兒海這個關鍵的地點沒有留下人,這也看出藍玉的計劃是成功的,藍玉隱蔽急行軍,沒有走大路,讓北元朝廷認為藍玉沒有實力短期內抵達捕魚兒海,所以沒有做任何防備,主力北元軍將士,大多也是沒有戰鬥準備的,所以王弼率部突襲的時候,北元軍最激烈的抵抗,就是蠻子率領身邊的少數人打了仗,明軍只是斬殺了數十人,北元大部分人就都投降了,北元君主更是扔下自己的妃子百官直接跑了,他們的確是毫無準備。

《明史。藍玉列傳》獲其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餘人。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並寶璽、符敕金牌、金銀印諸物,馬駝牛羊十五萬餘。焚其甲仗蓄積無算。奏捷京師,帝大喜,賜敕褒勞,比之衛青、李靖。又破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師還,進涼國公。

《明史。太祖本紀》夏四月丙辰,藍玉襲破元嗣君於捕魚兒海,獲其次子地保奴及妃主王公以下數萬人而還。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奇襲成功,是他這3點做得好,也要感謝一位降將

此戰藍玉以極其小的代價幾乎是將北元朝廷連窩端了,3000餘名官吏,男女7萬餘人,曾經在和林之戰中擊敗明軍的擴廊貼木兒的部隊以及北元的中央禁衛軍損失殆盡,北元朝廷徹底失去了威脅,蒙古諸部更是看不起已經失去資本的北元朝廷了,脫古思帖木兒則是在出逃時被也速迭兒所了,北元的統治根基已經被連根拔起,雖然以後蒙古諸部有關短暫的統一,但是已經不具備對大明的絕對威脅了。

縱觀捕魚兒海之戰,就是藍玉在情報準備充分,利用隱蔽的急行軍戰法,出其不意的出現在北元駐地附近,知道明軍殺到眼前之前,北元將士都無法相信,明軍已經摸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了,藍玉此行途中雖然兇險,可是達到了“不費寸兵,以收其效”的目的,以較小代價拔出了大明的一塊心病,的確是大明初期一次難以複製的大勝。

參考資料《明史。太祖本紀》《明史。藍玉列傳》《明史。王弼列傳》《明史。徐達列傳》《明實錄。太組卷一百八十九》《明實錄。太組卷一百九十》《明通鑑。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