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八百里加急、馬上飛遞”,這是在很多電視劇裡都出現過的。一旦有緊急軍情,邊關將領往往都會命人“八百里加急、馬上飛遞”、將軍報送往京城。送信之人一路騎馬飛奔,遇驛站則換馬,馬歇人不歇,直到將軍報送到京城有司手裡為止。那麼,古代的所謂“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何謂“八百里加急”

所謂“八百里加急”,即日行八百里之意。也就是說,負責遞送之人每天必須策馬飛馳八百里!但在實際操作中,這個速度已然是畜力所能達到的極限了,大多數情況下,根本達不到這個速度。比如唐朝官方就規定:普通驛馬必須日行一百五十里,這是最低要求,最快則要求日行六百里!根據史料記載:“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彼時唐玄宗正在三千里以外的華清宮,只用了六天時間唐玄宗便得知了安祿山反叛的訊息。算一下,三千除以六是多少?五百。也就是說,安祿山反叛這樣的“頂級”軍報的遞送速度也不過日行五百里而已,這基本上已經算是天寶年間的“最快速度”了!唐朝的一里合現在的 454。2米,和我們常說的一里(500米)差別並不算太大,所以這裡的“裡”,我們完全可以視同現在的“裡”。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其實,所謂“八百里加急”僅僅是一個理論值、一個極限值,實際上以古代的畜力和道路情況是很難長期保證這個速度的。即便是到了明清時期,在驛站已經相當完善、馬匹質量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最常見的也大多是“六百里加急”,鮮有真正的“八百里加急”。或者換句話說,所謂“八百里加急”的意思並不是真正日行八百里,而是不惜一切代價、跑死再多的人和再多的馬也在所不惜的意思!一般多適用於關乎王朝生死存亡的時候,這個時候,日行多少裡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只要快、快、快,最快就行!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是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比高鐵還快”?其實,您真的想多了!馬能跑得過高鐵?怎麼可能!接下來我們就來算一筆賬,看看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前面提到了唐朝的一里約合現在454。2米,而清朝的裡則大約相當於現在的576米。我們姑且取一個“平均值”,就以現在的一里約合500米來計算,八百里就是四百公里,差不多就是在高速上跑三個多小時的樣子。如果是高鐵,時間還要更短!如果按三百公里的時速來算,四百公里路程高鐵一個多小時便可以跑完……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我們姑且就當古人也是“八小時工作制”、一天只跑八個小時,一個小時也不過五十公里而已。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緊急軍報,怎麼可能一天只跑八個小時?如果按一天跑半天來算,一個小時只能跑區區三十三公里而已……如果古人休息的時間更短,那實際的時速就要更低了。換句話說,古代的所謂“八百里”加急,也不過就是每小時三十公里左右、甚至還要更低的速度。別說是跟高鐵比了,連一些交通不是很擁擠的市區,汽車開起來都比這個速度快。但我們必須搞清楚,那是在古代!對於出門只能靠騎馬或者“十一路”的古人而言,這個速度已經是相當快的了,幾乎已經達到畜力的極限了。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如果只是古代相對比較常見的“六百里加急”,那速度就更慢了。反正不管怎麼說,肯定沒您家汽車快,甚至都沒有您家的電瓶車快……晚清時期,隨著火車、電報的出現,“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和驛站也逐漸變得可有可無,久而久之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