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有這麼一句話: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來形容主子奪權之後,跟他一起打江山的臣子大多沒有好下場。

這句諺語最開始出現在《史記·越世家》中,敘述了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協助越王勾踐打敗吳國,越王復國後決定重賞大功臣范蠡。

但范蠡深知歷代權力鬥爭的殘酷,就辭官隱退去了,臨行前他用這句話勸告另一重臣文種,結果對方不聽勸,最後被勾踐所殺。

歷史也一再證明了這個觀點,輕者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重者有高祖劉邦取得天下後,大殺功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韓信、彭越、英布、韓王信等人。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同時期另外一名功臣樊噲雖然安然度過漢高祖時代,但其實劉邦也在死前對他下了殺令,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樊噲和劉邦(劇照)

樊噲是誰

中學課本中節選自《史記》的文章《鴻門宴》中,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名叫樊噲,他與張良,一武一文,解救沛公於危難時刻,很多人都是從這裡才知道樊噲其人的。

原文這樣描寫他的:

“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寥寥數語,太史公就把一個不畏強權,忠誠護主、粗中有細的武士描寫得淋漓盡致。那麼,他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夠有膽量在對方的地盤頂撞楚霸王呢?這要從他的主子劉邦發跡史說起。

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劉邦早年的風評都不太好,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不喜歡讀書,喜歡喝酒,而且整日裡好吃懶做,對家中的農活不管不顧,常常惹的父親生氣。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鴻門宴

另外,他風流好色,到處招惹寡婦媳婦,三十好幾都沒有娶親,這不論放在何時都是一個妥妥的失敗者。

但是,他有一個過人之處,那就是善於結交朋友,對朋友十分仗義,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逐漸贏得了好口碑,聚集了一幫人為己所用。

這些人整日舞槍弄棒,喝酒作樂,大部分都是後來一路跟隨劉邦創立大漢的功臣。

根據劉邦的發跡時間線,他的功臣可以分為沛縣老鄉團、天下能人組成的智囊團、還有諸侯王集團,老鄉團是最早跟著他的一批人,也都是出生草莽,關係最為親近,樊噲就屬於這個團體。

樊噲出身寒微,是泗水郡沛縣人,開了一家屠宰店靠賣肉為生,因生的勇武不凡,在當地也頗有名氣。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樊噲(劇照)

劉邦任泗水亭長後(相當於現在的鄉長),認識了自己治下的這名屠夫,多次前去蹭吃蹭喝,一來二去樊噲就成了他的鄉村集團成員。

後來,呂太公慧眼識人,將二女兒呂雉嫁給劉邦,樊噲也是妥妥的“伴郎團”一員,因此他也認識了呂家的三女兒呂嬃,並與之成婚。

秦朝末年,大批勞工被奴役至驪山修陵,時任秦朝官員的劉邦在押送勞工的途中,大批人逃跑。依照秦律,發生此事,負責押送的官吏應受到嚴厲處罰,劉邦眼看困局無解,乾脆釋放了所有勞役,自己躲進了芒碭山。

這一舉動無疑於逆天大罪,此時的劉邦籍籍無名,隨時有被抓的風險,而樊噲卻不離不棄,始終陪伴在其左右,還充當呂雉與劉邦聯絡的唯一可信信使。

所以,樊噲不僅是劉邦的老鄉,還是他的妹夫、生死兄弟,同時也深受呂雉信任。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劉邦(劇照)

立下汗馬功勞

在秦末大起義浪潮席捲而來的時候,劉邦還躲在芒碭山中,蕭何、曹參擁護劉邦起兵反秦,中間全靠樊噲來往送信。

沛縣起義後,樊噲最初任劉邦隨從副官,在隨後的對秦作戰中,他驍勇善戰,是劉邦麾下第一猛將,並多次率先登城,立下首功,軍功卓著也為他帶來了高官厚祿,從一名隨從一步步被賜爵為卿,並獲賜賢成君的封號。

滅秦後,楚漢相爭拉開序幕,這個階段樊噲的歷史存在感開始重新整理,最出名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鴻門宴》中的出場。

劉邦率先殺入秦宮,贏得了民心,而且擁兵據守函谷關,並封鎖關口,這引起了項羽的忌憚和不滿,為了扼殺這個潛在的最大威脅,霸王大軍壓到垓下向劉邦問罪。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劉邦

劉邦自知兵力不及項羽,便做低服軟前去楚營解釋說明封鎖關口的本意是為了防備秦軍反撲。

項羽聽後放下了對他的戒備性,並準備設宴款待他,謀士范增為了永絕後患安排項莊在宴會上舞劍,旨在刺殺劉邦,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

當時宴會上,劉邦身旁只有張良,可以說兇險萬分,多虧了勇猛的樊噲手持一盾一劍闖進宴會,打亂了范增的計劃,為劉邦提供機會裝醉上廁所,趁機溜走,得以保命。

也就是說,樊噲對劉邦有救命之恩。

楚漢爭霸開始後,樊噲南征北戰,依然是率先打頭陣的功臣,被升為郎中騎將、封為將軍。項羽死後,劉邦稱帝,但跟他一起打天下的異姓王開始不服,多有叛亂。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樊噲

漢高祖十年,韓王信挑唆陳豨反漢,樊噲負責平叛,一次性平定二十七縣,盡誅韓王信及陳豨部屬,由此,他被封為左丞相及上將軍,上將軍是高祖為樊噲特設的官職,他的功績可見一斑;

漢朝十二年,燕王盧綰反漢,又是樊噲負責評判,他被升遷為相國兼上將軍職位,領兵北擊燕國。

至此,樊噲的勢力達到了他一生的頂峰時期,俗話說,月滿則虧,這之後,他迎來了殺身之禍。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樊噲

殺身之禍

即使是樊噲功績卓著,而且又是皇帝的連襟,還是皇帝的救命恩人,但還是惹得劉邦起了殺心。這是怎麼回事呢?

比較多的說法是這樣的。

劉邦晚年,皇后呂雉並不得寵,他最寵愛的是戚姬,還曾經動過心思要廢了呂后的兒子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當時就是在老臣的力勸之下才作罷。

但此事招來了呂后對戚夫人的不滿,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但礙於劉邦的袒護不能下手。

據記載,在樊噲平定盧綰叛亂時,有人向劉邦誣告樊噲和呂后結黨密謀在皇帝去世後由樊噲帶兵殺死戚夫人母子,病重的劉邦聽後勃然大怒,立刻命令陳平和周勃去捉拿樊噲並將其斬首。

那麼,真的是這樣的麼?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呂雉

劉盈是呂后所生的嫡長子,按照封建禮制,他繼承劉邦的皇位名正言順。但後來戚夫人獲寵,生下了兒子劉如意,劉邦以劉盈性格仁弱、劉如意像自己為理由,提出了更立太子的想法。

這遭到叔孫通等人的死諫,後來呂后請到商山四皓追隨劉盈,這才讓劉邦打消了念頭,他認為劉盈有籠絡大才的能力,能夠確保劉氏江山穩固。

當他決定不改儲君的那一刻,已經想到了戚夫人母子的下場,曾流著淚對戚夫人說“我想改易儲君,但是太子羽翼已成,無法撼動了。未來你只能任由呂后擺佈了!”

他早就知道以呂后的性格,戚夫人母子必死無疑,況且即使殺了樊噲,呂后還有其他的一眾幫手們,根本沒法保住她們母子的性命。

所以,恐怕這只是表面原因,細思之下,還有更深的原因。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劉盈

隨著劉邦登上帝位,高處不勝寒,至高皇權不容褻瀆的專制思想讓他變得謹慎、猜疑,而且開國時封的八個異姓王紛紛生出異心,他更加忌憚有權力的人。

想當初,淮南王英布反叛時,劉邦已經重病在身,整日躺著不聽諫言,也不讓外人進內宮,周勃、灌嬰等重臣均不敢前去奏國事,樊噲著急萬分,不顧侍衛的阻攔硬闖內宮,帶著一眾朝臣去見劉邦。

他看見劉邦獨自枕著一個太監的身體躺著,便聲淚俱下地勸皇帝吸取秦朝的教訓,不要因寵信太監荒廢朝政。

雖然他的諫言讓劉邦聽後感到慚愧,開始接見朝臣,但也讓劉邦心中對他產生了一絲挑戰皇威的不滿。

當然了,這不足以讓劉邦動殺心,還有更關鍵的原因。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劉邦(劇照)

平定陳豨叛亂後,劉邦查出了燕王盧綰與陳豨勾結的證據,他下詔命盧綰來朝見,盧綰害怕稱病不去長安,劉邦立馬封樊噲為丞相前去平叛,但樊噲前腳剛走,還未能跟叛軍會面,劉邦隨即命令陳平、周勃去追殺樊噲。

臨行前,劉邦交代陳平儘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讓周勃奪了樊噲的印章取而代之。這些決定冷酷而決絕,其他功臣被殺都會被他冠以各種罪名,而對樊噲相當於無聲無息地暗殺。

這主要是因為事情緊急,已經沒有時間去找理由了。

劉邦在討伐英布的過程中,身受毒箭,樊噲剛剛出發,他就毒瘡發作,自知命不久矣,必須馬上著手為太子劉盈穩固皇位掃清障礙。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盧綰

目前能夠威脅劉盈登上皇位的權臣已經紛紛被誅殺,唯一有隱患的就是樊噲,他不僅權勢滔天,而且自己死後就是皇帝的外戚。

歷史上秦昭襄王時期,魏冉把持朝政數十年,魏冉是宣太后的親弟弟,不會動了讓秦國易姓的念頭。

而樊噲與劉盈的關係比較疏遠,倘若他在自己去世後謀反,那麼,即使劉盈和呂氏聯手也難抗衡,於是他必須在自己死前除掉樊噲。

陳平和周勃接到密令後,並沒有完全聽劉邦的,他們知道樊噲對於劉邦和呂后的意義,怕劉邦只是一時沒想通,如果真的殺了樊噲,萬一皇帝后悔了,必定饒不了他們二人。

況且還有呂后呢,皇帝萬一有個好歹,呂后也會怪罪他倆,於是,他們只是準備把樊噲押回長安,再由劉邦做決定。

樊噲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性命,劉邦死前卻為何非要殺他?

呂后(劇照)

誰知,一行人還未到長安,劉邦就病逝了,這個疑心極重的皇帝算來算去,也沒想到自己的老婆呂后比他想象中強悍的多,樊噲沒有讓他的江山易主,而呂雉差點讓大漢改姓呂。

樊噲也夠幸運,到長安之後,呂后就赦免了他,還下令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將他收為己用,幫兒子劉盈穩固政權。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所以,樊噲也差點難逃“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只不過因其與劉邦的感情特殊,推遲了一些時間而已。

參考資料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卷八·高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