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代開國君主(下)

1梁武帝蕭衍(464-549)字叔達,小字練兒,江蘇丹陽人,南梁開國皇帝,502-549年在位,蕭順之子。南齊時以門蔭入仕,齊明帝時擔任雍州刺史,參與抵禦北魏入侵。500年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擁戴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502年接受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統治初期,採取任用親信,寬待宗室。抵禦北魏南侵,在鍾離之戰取勝,曾經發動過北伐。在位後期,開始怠於政事。548年侯景之亂爆發,次年被囚死於臺城,享年86歲,諡號武帝,廟號高祖,葬於修陵。博通文史,為竟陵八友之一,曾編《通史》六百卷,並親自撰寫贊序。善音律,精書法,使文學藝術得到長足發展。

歷代開國君主(下)

梁武帝

2陳武帝陳霸先(502-559)字興國,小字法生,浙江長興人,陳國開國皇帝,557-559年在位。大同初年,新喻侯蕭暎任吳興太守,蕭暎對其委以重任。540年任直兵參軍,545年任交州司馬,前往交州討伐李賁等人。侯景之亂時,得知都城被圍,立即準備赴援。552年3月在建康摧毀侯景勢力,奉命鎮守京口。554年梁元帝被西魏所殺,與王僧辯迎蕭方智至建康,準備稱帝。透過平定侯景之亂,滅絕羯族,漸漸控制梁朝政權,557年廢掉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陳朝,改元永定。559年病死,享年57歲,諡號武帝,廟號高祖。

歷代開國君主(下)

陳武帝

3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字涉珪,雲中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人,鮮卑族,北魏開國皇帝,386-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孫,獻明帝拓跋寔子。376年代國被滅後,隨母親賀蘭氏流亡,寄居獨孤部劉庫仁部落長大。386年趁亂復立代國,即代於牛川,不久改稱魏王。統治時期,實行一系列改革,對外擊敗賀蘭,鐵弗,高車,柔然等部,並與後燕等國爭霸。398年改國號魏,將盛樂遷到平城。409年在宮廷政變中遇刺身亡,終年39歲。追諡宣武帝,廟號烈祖,改諡道武帝,廟號太祖。子女:明元帝拓跋嗣,清河王拓跋紹,陽平王拓跋熙,河南王拓跋曜,河間王拓跋修,長樂王拓跋處文,廣平王拓跋連,京兆王拓跋黎,拓跋渾,拓跋聰,女華陰公主嫁閭大肥。

歷代開國君主(下)

道武帝

4西魏文帝元寶炬(507-551)字子明,河南洛陽人,鮮卑族,西魏開國皇帝,北魏孝文帝孫,臨洮王元愉子,母楊奧妃。父元愉起兵於冀州,兵敗而死,兄弟姐妹受俘,幽禁於宗正寺。明帝即位後,編入宗室屬籍。初任直閣將軍,受封邵侯,拜太尉兼侍中,進封南陽郡王。533年進位太保,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次年皇帝元修與高歡決裂,出任中軍大都督,護送皇帝西投長安,拜太宰。元修遇害後,經宇文泰上表勸進,正式即位,建立西魏,年號大統,軍國政事由宇文泰處理。551年因病駕崩,時年45歲,葬於永陵,諡號文帝。

歷代開國君主(下)

西魏文帝

5東魏靜帝元善見(524-551)鮮卑族,清河王元懌孫,清河文宣王元亶子,東魏開國皇帝,534-550年在位。初封世子,534年拜通直散騎侍郎,八月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孝武帝遷都長安後,被大丞相高歡擁立,即位於鄴城,年號天平。冊立高歡女兒為皇后,由大司馬元亶和權臣高歡共同輔政。高歡死後,其子高澄承繼父職,550年被迫禪位於高洋。北齊建立後,受封中山王,後被高洋毒殺,年僅28歲,諡號孝靜帝。

歷代開國君主(下)

元善見

6北齊文宣帝高洋(526-559)字子進,河北景縣人,北齊開國皇帝,550-559年在位,神武帝高歡次子,母婁昭君。535年拜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歷任左僕射,尚書令等職,受其兄高澄重用。549年高澄遇刺身亡,趁機繼續執掌朝政,被魏帝封丞相,齊王。次年迫使東魏孝靜帝禪位,登基稱帝,改國號齊。在位初期,勵精圖治,勸農興學,編制齊律,重用楊愔等人。減少冗官,嚴禁貪汙,肅清吏治,屢次擊敗柔然,突厥,出擊蕭梁,拓地至淮南。統治後期,嗜酒如狂,朝政荒廢。559年飲酒過度而死,終年34歲,廟號顯祖,諡號文宣帝。

7北周孝閔帝宇文覺(542-557)字陀羅尼,代郡武川人,宇文泰第三子,母馮翊公主,北周開國皇帝,557年在位,權臣宇文護的傀儡。初封略陽郡公,556年立為世子。次年2月為宇文護等人擁立為帝,自稱天王,國號大周。稱帝后,與宇文護髮生衝突,被逼退位,隨後被殺害,時年16歲,諡號孝閔帝。

8隋文帝楊堅(541-604)賜姓普六茹,小名那羅延,陝西華陰人,隋朝開國皇帝,楊忠子,581-604年在位。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將領,武帝時封隨國公,承襲父爵。北周宣帝即位,官拜上柱國,歷遷大司馬。581年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改元開皇。589年滅陳國,統一全國。在位期間,廢除六官制,依照舊例,確立三省六部制。經濟上推行均田制,軍事上對邊疆各民族採取招安與防禦策略,開創了開皇之治。在位晚期,聽信文獻皇后之言,廢黜太子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604年7月駕崩於仁壽宮,終年64歲。十月與獨孤皇后合葬太陵,諡號文帝,廟號高祖。

歷代開國君主(下)

隋文帝

家庭成員:父親楊忠(武元皇帝) 母親呂苦桃(元明皇后)

兄弟:蔡景王楊整,滕穆王楊瓚,道宣王楊嵩,衛昭王楊爽。

姐妹:萬安公主(安成長公主)隋文帝之姐

兒女:長子房陵王楊勇,次子晉王楊廣,三子秦王楊俊,四子 蜀王楊秀,五子漢王楊諒。長女樂平公主楊麗華,嫁宣帝宇文贇,生女宇文娥英。次女襄國公主嫁李長雅,三女公主,四女廣平公主嫁宇文靜禮,五女蘭陵公主初嫁王奉孝,後嫁柳述。

9唐高祖李淵(566-635)字叔德,甘肅天水人,祖籍邢州堯山,李虎孫,世祖李昞子,唐朝開國皇帝,618-626年在位。出身關隴貴族,7歲襲封唐國公。深得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喜愛,補千牛備身,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613年遷衛尉少卿,隋煬帝東征高句麗時,負責督運糧草。615年擊破毋端兒起義軍,次年率兵抵禦突厥,次年任太原留守。不久,殺死太原副留守王威與高君雅,起兵於晉陽。率兵攻取長安,擁立楊侑為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年號義寧,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618年得知隋煬帝遇弒後,逼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年號武德。隨後,命秦王李世民統兵,擊敗隴西軍閥李軌,消滅薛舉父子,擊退劉武周和宋金剛,621年擒獲夏王竇建德及王世充。歷經多年,平定各地農民起義及割據勢力。626年六月發生玄武門之變後,冊立李世民為太子,自稱太上皇。635年病逝,廟號高祖,葬於獻陵,諡號太武皇帝,後改諡神堯。

歷代開國君主(下)

唐高祖

10後梁太祖朱溫(852-912)安徽碭山人,賜名全忠,後梁開國君主,907-912年在位,父朱誠。875年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882年歸附唐軍楊復光部,與李克用等人聯合鎮壓黃巢起義軍。次年任汴州節度使,901年率軍入關中,把持朝政。904年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同年改立李柷為帝,907年以禪讓奪取帝位,國號梁,年號開平,史稱後梁。912年為其子朱友珪弒殺,享年61歲,諡號神武元聖孝皇帝,廟號太祖。子女:郴王友裕,郢王友珪,後梁末帝友貞,福王友璋,賀王友雍,建王友徽,康王友孜,安陽公主,長樂公主,普寧公主,金華公主,真寧公主。

歷代開國君主(下)

後梁太祖

11後唐莊宗李存勖(885-926)姓朱邪,字亞子,山西應縣人,沙陀族,後唐開國皇帝,李克用子,923-926年在位。善於騎射,文武雙全。唐朝末年,隨父征戰四方,累遷檢校司空,晉州刺史。908年任河東節度使,襲封晉王。南擊後梁,北卻契丹,東取河北,西並河中,使國勢日益強盛。923年於魏州稱帝,建立後唐,帶兵滅亡後梁,定都洛陽。在位期間,吞併岐國,滅亡前蜀,取得鳳翔,漢中及兩川,震動南方割據諸國。後期聲色犬馬,重用伶人與宦官,猜忌功臣,橫徵暴斂,以致百姓困苦。926年在兵變中被殺,時年42歲,廟號莊宗,葬於雍陵。子魏王李繼岌,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女義寧公主。

歷代開國君主(下)

後唐莊宗

12後晉高祖石敬塘(892-942)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後晉開國皇帝,936-942年在位。父石紹雍,年青時喜讀兵書,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參與朱溫與李克用及李存勖鬥爭,戰功卓著。後唐建立前後,戰場上救李嗣源,娶其女為妻。李從珂即位後,拜河東節度使,封趙國公,君臣相互猜忌。936年起兵造反,為後唐兵困於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並甘做兒皇帝。隨後,在契丹援助下,稱帝滅亡後唐,定都汴梁,建立後晉。942年駕崩,時年51歲,廟號高祖,葬於顯陵。子虢王石重英,楚王石重信,壽王石重乂,夔王石重進,陳王石重杲,石重睿,養子剡王石重胤,出帝石重貴,女長安公主。

歷代開國君主(下)

後晉高祖

13後漢高祖劉知遠(895-948)山西太原人,沙陀族,父親劉琠,改名暠,後漢開國皇帝,947-948年在位。雄武過人,勇猛善戰,事後唐明宗及後晉高祖,頗得戰功。初任牙門都校,歷任馬步軍都指揮使,後晉時官至檢校司空,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等職。947年開始稱帝,年號仍為天福。統治期間,各地割據自治,朝廷難以掌控,因此形成弊政。次年駕崩於萬歲殿,享年54歲,廟號高祖,諡號聖武昭肅孝皇帝,葬於睿陵。子女:開封尹劉承訓,劉承勳,永寧公主嫁宋偓。

歷代開國君主(下)

後漢高祖

14後周太祖郭威(904-954)字文仲,河北隆堯人,後周開國皇帝,951-954年在位,郭簡子。出身將門,勇力過人,加入李存勖親軍。不久,協助劉知遠稱帝,累遷檢校司徒,樞密使,天雄軍節度使,平定河中,鎮守鄴城。後漢隱帝即位,受到劉承祐猜忌,發動兵變,攻破開封,後率軍抵禦契丹,在澶州受部將推戴,黃袍加身。951年正月即位,建立周朝,史稱後周。在位期間,崇尚節儉,虛心納諫,改革弊政,促進北方地區經濟發展。954年因病駕崩,享年51歲,廟號太祖,由養子柴榮即位。

歷代開國君主(下)

後周太祖

15前蜀高祖王建(847-918)字光圖,河南舞陽人,五代時期前蜀開國皇帝,907-918年在位。唐末加入忠武軍,成為忠武八都的都將。因救護唐僖宗有功,成為神策軍將領,後被排擠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後,不斷髮展勢力,888年投奔成都,攻打西川,任永平軍節度使,891年改封西川節度使。此後,接連擊敗黔南節度使王建肇,東川節度使顧彥暉,武定節度使拓拔思敬,取得山南西道,903年封蜀王。907年唐朝滅亡,因不服後梁而自立為帝,國號蜀,史稱前蜀。在位時期,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擴張疆土,實行與民休息政策,蜀中得以大治。918年病死,享年72歲,廟號高祖,葬於永陵。

16後蜀高祖孟知祥(874-934)字保胤,河北邢臺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開國皇帝,933-934年在位。初深得晉王李克用賞識,後唐時期歷任中門使,馬步軍都虞候,北京留守。前蜀滅亡後,出任西川節度使。明宗時期,不聽朝令,舉兵反叛。933年率軍吞併東川,盡佔兩川之地,拜成都尹,加封蜀王。次年正式稱帝,建立後蜀,改元明德。同年去世,終年61歲,廟號高祖,葬於和陵。子女:孟貽範,孟貽邕,孟貽矩,燕王孟貽鄴,後主孟昶,夔王孟仁毅,雅王孟仁贄,彭王孟仁裕,嘉王孟仁操,女崇華公主孟久柱嫁伊延環,生子伊審徵,玉清公主孟延意。

歷代開國君主(下)

孟知祥

17南唐烈祖李昪(888-943)字正倫,小字彭奴,江蘇徐州人,五代十國南唐建立者,937-943年在位。原姓李,父親李榮在戰亂中被殺。初被楊行密收養,後被徐溫收養,改名徐知誥,成為吳國大將徐溫養子。曾任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後掌握南吳朝政,官至太師,封齊王。937年禪讓稱帝,國號齊,939年改國號唐,史稱南唐。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息。943年因丹藥中毒而死,時年56歲,廟號烈祖,諡號光文肅武孝高皇帝,葬於永陵。

歷代開國君主(下)

烈祖李昪

18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926)契丹族,乳名啜裡只,本名阿保機,更名億,遼朝開國皇帝,916-926年在位。出身契丹迭剌部,耶律撒剌的長子。善於騎射,初任痕德堇可汗撻馬狨沙裡。先後攻破越兀,兀古,六奚諸部,901年任夷離堇,專事征伐,大破室韋,於厥等各部。903年北攻女真,升任于越,總知攝軍國事。904年討伐黑車子室韋,伏擊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活捉趙霸,乘勝大破室韋。907年正月成為大首領,尊母蕭氏為皇太后,立蕭氏為皇后。先後出兵吞併契丹餘七部,任用韓延徽等人制定法律,改革習俗。916年建立契丹國,創立契丹文,攻滅渤海國,室韋和奚,建元神冊。926年9月途中病逝,終年55歲,諡號昇天皇帝,廟號太祖,葬於祖陵。

歷代開國君主(下)

遼太祖

19宋太祖趙匡胤(927-976)河北涿州人,北宋開國皇帝,軍事家與政治家,戰略家,趙弘殷次子。出身軍人家庭,後漢時投郭威部,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補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使。953年柴榮任開封府尹,轉開封府馬直軍使,並隨軍徵北漢,南唐,戰功卓著。柴榮病重時,升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首領。960年抵禦北漢及契丹,旋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回京逼迫恭帝禪位。同年登基為帝,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北宋。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策略,先後滅亡荊南,後蜀,南漢及南唐政權,完成全國統一。透過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藩鎮的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治理黃河,重視農業生產,減輕徭役,進行軍制改革。976年因病駕崩,享年50歲,廟號太祖,葬於永昌陵。

歷代開國君主(下)

宋太祖

20宋高宗趙構(1107-1187)字德基,河南開封人,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1127-1162年在位。1121年進封康王,曾出使金營被扣留。1126年金兵俘虜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欽宗,滅亡北宋,趁亂逃走。1127年在南京即位,建立宋朝。即位初期,起用李綱,宗澤等人抗金,後聽信投降派主張,罷免抗戰主將,對金朝屈辱妥協,重用秦檜。1141年簽訂屈辱的紹興和議,向金稱臣,割讓土地和納年貢,重用主和派黃潛善,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從此,與金朝形成南北對峙格局。1162年完顏亮舉兵南侵,覺得統治實難維持,宣告退位,讓位趙昚,自為太上皇。1187年病死,終年81歲,廟號高宗。

歷代開國君主(下)

宋高宗

21金太祖完顏旻(1068-1123)本名阿骨打,女真族,女真族首領,完顏劾裡缽子,金朝開國皇帝,1115-1123年在位。1113年十月繼任聯盟長,稱都勃極烈。次年起兵反抗遼朝,1115年正月建立金朝,年號收國,建都會寧府。同年12月加號大聖皇帝,改年號天輔。在位期間,設立猛安謀剋制度,1119年頒行女真文字。1123年八月領兵返回上京,病死於途中。享年56歲,葬於上京,諡號武元皇帝,廟號太祖,葬於睿陵。

歷代開國君主(下)

金太祖

22西夏景宗李元昊(1003-1048)党項族,改姓嵬名,名曩霄,字嵬理,西夏開國皇帝,1038-1048年在位。拓跋思恭後裔,頗具文才,精通漢藏語言。1028年派其攻甘州,甘州回鶻可汗夜落紇出逃,甘州首戰成功,出兵突襲西涼。同年立為太子,衛慕氏立為後,次年向遼朝請婚,求娶興平公主。1032年繼位,自稱嵬名曩霄,1038年正式稱帝,建立西夏,定都興慶府,修建宮殿,設立文武兩班官員,創造西夏文字,頒佈禿髮令,派兵攻取瓜州,沙州及肅州戰略要地。建國稱帝后,與宋朝的外交關係正式破裂,經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數萬精銳。在河曲之戰中,擊敗遼興宗,1048年被寧令哥所弒,諡號武烈帝,廟號景宗,享年46歲。

歷代開國君主(下)

西夏李元昊

23元太祖鐵木真(1162-1227)孛兒只斤氏,

蒙古帝國建立者,出身蒙古乞顏部,1206-1227年在位,尊號成吉思汗。父也速該,

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軍事家,政治家。1170年喪父,與家人投奔克烈部首領脫裡,積蓄實力,1189年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隨後,統一蒙古高原諸部。1206年在斡難河源即位,建立大蒙古國。建國後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頒佈律法和蒙古文字。此後,經過多次對外戰爭,1215年攻佔金中都,並滅亡西夏,1218年滅西遼,橫掃中亞,重擊花剌子模國,征服足跡遠抵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病逝,享年66歲。臨終前,定下聯宋滅金的戰略,安葬於起輦谷。元朝建立後,諡號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兀魯赤,闊列堅,察兀兒,術兒徹,女昌國長公主火臣別吉嫁孛禿,延安公主扯扯亦堅,趙國長公主阿剌海別吉嫁孛要合,鄆國公主禿滿倫,公主阿兒答魯黑,高昌公主也立安敦。

歷代開國君主(下)

元太祖

24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孛兒只斤氏,蒙古族,元朝政治家與軍事家,拖雷第四子。蒙古可汗,元朝開國皇帝,尊號薛禪汗,1271-1294年在位。1251年蒙哥即位後,由其總理漠南漢地軍事等事務。先後任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軍政,屯田唐,鄧州等地。1253年受京兆封地,同年與大將兀良合臺遠征雲南,攻滅大理國。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代總東路軍。1259年蒙哥在合州崩逝,次年3月在諸王推戴下,即位開平,建元中統。與宋軍議和,1264年出兵擊敗阿里不哥。1271年改國號元,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命伯顏大舉伐南宋,1279年消滅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在位時期,重用阿合馬,阿合馬專擅朝政。此後,委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同年派軍遠征日本及安南等國,遭到失敗。平定海都及乃顏等東北諸王叛亂,1294年駕崩,享年80歲,廟號世祖。

歷代開國君主(下)

元世祖

25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國瑞,原名重八,安徽鳳陽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1368-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為僧,25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攻佔集慶,改名應天府,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自稱吳王。1367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派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次年正月即位,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平定西南與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強化中央集權,廢除丞相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實施衛所制度,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減免稅賦,丈量全國土地等。大興科舉,建立國子監,確立不徵之國。在位期間,社會逐漸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1398年駕崩,享年71歲,諡號高皇帝,廟號太祖。

歷代開國君主(下)

明太祖

26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愛新覺羅氏,清朝開國皇帝,1626-1643年在位,清初政治家,軍事家。文武雙全,幫助父親處理內政,後隨太祖多次征戰,並立下戰功。1616年封和碩貝勒,1626年太祖去世,繼承汗位,年號天聰。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兩次征服朝鮮,爭取拉攏蒙古諸部,解除了後顧之憂。採納漢臣范文程建議,獎勵農業生產,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減輕賦稅,發展生產。1636年正式稱帝,國號大清。與明軍作戰中,利用計謀除掉袁崇煥。1642年與明軍交戰中,取得松錦之戰,俘虜明將洪承疇,使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次年駕崩,廟號太宗,享年52歲,諡號文皇帝,葬於昭陵。

歷代開國君主(下)

清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