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以美人計智殺董卓後,王允為何突然變蠢,一連串昏招將自己逼死?

東漢末年,董卓為患,朝野不寧,司徒王允精心謀劃,以美人計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成為撥亂反正第一功臣, 大權在握,此時,如果他能抓住機會光復漢室,那麼他的歷史地位在東漢末年將無人能及。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董卓死後,王允似乎變傻了,昏招頻出,最終被西涼軍的殘兵敗將反殺了。這是為什麼呢?

以美人計智殺董卓後,王允為何突然變蠢,一連串昏招將自己逼死?

(王允)

一、王允時代,兩大集團的鬥爭

要弄清王允敗亡的原因,首先要弄清楚王允時代東漢的兩大集團。

東漢朝廷從建立開始,就是一個門閥士族與皇權分享天下的模式,光武帝劉秀正是得到了許多士族集團的支援才能登上皇帝寶座的。劉秀建國後又優待士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計程車族集團越來越龐大。這些士族集團有我們熟知人物,如袁紹背後的袁氏、陳群背後的陳氏、荀或背後的荀氏等等。這些士族集團被統稱為“關東集團”,即關中地區以東計程車族集團。

王允就是關東集團的一員,他的一路升遷也得益於背後這些豪族的支援,在桓帝和靈帝時期,宦官集團和士族集團瘋狂地火併,歷史上稱為“黨錮之爭”。表面上看來是宦官和文臣之間的權力爭奪,其實背後就是士族集團和皇權支援的宦官的利益爭奪。在這些爭奪中,王允成長起來。

以美人計智殺董卓後,王允為何突然變蠢,一連串昏招將自己逼死?

另一個集團是西涼軍閥集團。董卓便是西涼軍閥集團的代表人物。

西涼軍駐守在東漢政府的西北邊境上,長期與匈奴等遊牧民族作戰,特殊的環境讓他們逐漸變成了家族勢力和半軍事化集團。由於黃巾起義的發生,戰鬥力強悍的西涼軍逐漸進入東漢中央政府的視線,東漢政府依賴西涼軍去剿滅黃巾軍,西涼軍由此壯大了力量,又有了更多的自由。

在軍事實力強大到沒有對手後,西涼軍的目光必須要轉向政治層面。這就是董卓進京後操控朝政,架空皇帝的原因。這樣一來,關東士族集團的利益就受損了,深受董卓之害。自此兩派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在京城打得不可開交。

王允最後能幹掉董卓,靠的當然不僅僅是“美人計”,而是背後關東集團的支援以及呂布這些中立派。

以美人計智殺董卓後,王允為何突然變蠢,一連串昏招將自己逼死?

(董卓)

二、根本不應該站隊

王允勝利後,做了丞相,大權在握,可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站隊。他徹徹底底地站到了關東士族集團這邊,將西涼軍閥集團完全放棄。

西涼軍隊在董卓死後,只剩下幾千人,由李催和郭汜統領,雖然是殘兵敗將,但戰鬥力依舊強悍。這支軍隊該如何處理?處理得好,可以成為自己的力量,處理得不好,可能出現叛亂。王允就是沒有處理好。

當時有人建議,把西涼軍交給皇甫嵩來領導,皇甫嵩雖然是西涼集團的一員,但此人對朝廷忠心心耿耿,且軍事造詣很高,在剿滅黃巾軍中貢獻很大。把西涼軍交給他是很不錯的主意,絕對不會出亂子。

但是王允不答應,他的態度是,優先考慮關東集團利益,覺得將西涼軍交給皇甫嵩,關東士族集團會有怨言,還是把西涼軍交給關東士族們處置吧。

以美人計智殺董卓後,王允為何突然變蠢,一連串昏招將自己逼死?

本來西涼軍的李催、郭汜這些殘將已經準備捲鋪蓋走人了,一聽到訊息,要被交給關東集團處理。這哪裡還有活路啊!不就是斬盡殺絕嗎?兔子急了還咬人呢!這些人在“黑暗軍師”賈詡的鼓動下,當即拉起隊伍,以死求生,反戈一擊,衝進長安,殺了王允。王允時年才56歲,其長子王蓋、次子王景、王定皆被殺。京都再次大亂。

由此看來,王允選擇站隊的立場才是造成這場悲劇的根源。若他能格局大一點,胸懷開闊一點,拋開集團之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不會造成西涼軍的反戈一擊了。其實,不管是關東士族集團還是西涼集團,都是大漢的臣子,王允作為丞相根本就不應該站隊,站隊就是鬧分裂。這是他的第一個昏招。

以美人計智殺董卓後,王允為何突然變蠢,一連串昏招將自己逼死?

三、站隊後,又不注重隊內的團結,錯上加錯

王允的第二個昏招是:他站了隊之後,又不注重隊內的團結。關東士族集團派系很多,在人事升遷上,應該一碗水端平,都照顧到。可是王允特別喜歡提拔自己的同鄉,很少用其他人。就算是呂布這樣的萬人敵,王允也是把他當成奴才而不是利益同盟。

王允還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他殺掉了關東士族著名的學者、德高望重的歷史學家蔡邕老先生。蔡邕犯了什麼罪?他只不過在談起董卓時,長嘆了一口氣,王允卻勃然大怒,說董卓是國賊,應該人人憤怒,你居然嘆氣!看來你也是個逆賊。於是將蔡邕關進牢房。

關東士族們派太尉馬日磾為代表,去勸說王允放了蔡邕,王允回答說,決不能讓蔡邕成為第二個司馬遷,寫出毀謗的書,流傳後世。於是蔡邕死在了監獄裡。蔡邕死後,群臣和士人都為他哭泣,此時王允已大失民心。

這樣的王允,還會有多少人幫助他,所以當李催、郭汜率西涼兵攻入長安時,王允身邊並沒有多少軍隊。呂布倒是在長安,但他略一接戰,失敗後便逃走了,王允的死便成為了一種必然。

本來,按照王允的想法,長安兵力是可以對抗西涼軍的。當時的西涼軍由於董卓之死,確實樹倒猢猻散,李催、郭汜手底下也不過是幾千人的殘兵敗將。而長安的軍隊主力是當初皇甫嵩剿滅黃巾軍帶回的三四萬人。以幾萬打幾幹,能不贏嗎?

可是王允沒有想到,當西涼軍面臨死亡的危險時,就成了狂暴的野獸,而且一盤散沙的他們很快團結起來,一路打到長安時幾千人竟然發展成十幾萬的大兵團。王允的優勢瞬間變成了劣勢,加上又是在關中作戰,人心不穩的王允瞬間崩盤。

以美人計智殺董卓後,王允為何突然變蠢,一連串昏招將自己逼死?

想想王允以美人計算計董卓時,多麼地聰明,為什麼勝利後接連犯錯?

被勝利衝昏頭腦,虛驕自大是主因。所以人在勝利時,切記要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