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劉備作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也是眾多史家稱為先主的人,可是就是一個這麼有勇有謀的人,生出的兒子卻被人稱之為“扶不起的阿斗”,那他的兒子劉禪真的是一個庸碌無能的人嗎?

其實不然,劉禪從劉備手中接過皇位之後,在國內外爭鬥不斷的環境之下,仍掌權四十年,雖然最終蜀國滅亡了,但是劉禪的才能也是不可否認的,他並不如大家口中所說的那麼無能。

在迫於形勢,無奈選擇投降的情況下,他本來很可能會被直接殺掉,畢竟蜀國被滅,新上位的人是不可能還想留著劉禪這個大隱患的。

可是在被俘的日子裡,在司馬昭一次次的試探中,劉禪卻僅憑寫的三個字就讓司馬昭不敢殺他,這就足以看出他不如表面所看到的那麼簡單了。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年少繼位,穩坐蜀國

劉禪出生於207年,小名阿斗,因為母親甘夫人在晚上夢見仰吞北斗星才懷孕,小名由此而來。

在208年9月,劉禪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危險,因為曹操派曹純率領五千虎豹騎在長坂坡大敗劉備,劉備不敵,就率領張飛、趙雲等數十騎棄其妻子而逃,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因為在趙雲的保護之下才得以倖免。

在被繼母孫夫人收養後,劉禪又遇到了第二次危險。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在212年,在劉備外出征戰的時候,孫權想將妹妹接回江東,孫夫人打起了劉禪的主意,想將劉禪帶回江東,以他作為人質來牽制劉備,萬幸的是孫夫人的不軌之心被趙雲和張飛給識破,及時阻攔將劉禪從孫夫人手中奪了回來。

劉備在少年時就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依附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最終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他一舉建立了蜀漢政權,不得不說一句厲害。

劉備在221年稱帝,而劉禪也就此被封為皇太子。

為了讓劉禪多增長見識,學習治國的本領,劉備要求他多學習一些治國方面的書籍,還讓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並且讓劉禪拜伊籍為師。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不僅如此,除了學文還要習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由此看來,在劉備的調教之下,劉禪就算是一個資質平庸之人,但是該有的見識,治國之能,騎射一類,雖然不說會有多麼的出眾,但是最起碼也不會太差。

更何況劉禪並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本人也是十分的聰穎,在《三國志》中曾記載:“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能如此,吾復何憂!”

還曾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能得到諸葛亮的誇讚,也難怪劉備會把劉禪定為繼承人,一心培養了,畢竟諸葛亮不是一個阿諛奉承的人,不至於對一個愚不可及,扶都扶不起的人大加稱讚,由此可見,劉禪並不簡單,並不是所謂“扶不起的阿斗”。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後來因為關羽被害,劉備心中氣憤不已,不聽群臣的勸阻,發動了對吳國的戰爭,在222年,兵敗夷陵,後撤退到永安,最終在223年病重,因放心不下身後事,就急召諸葛亮到永安,將劉禪託付給了他之後逝於白帝城,就此結束了這一生。

而17歲的劉禪也就此繼位,上位之後,他大赦天下,改元建興,並且根據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繼位初期,包藏野心的人都在蠢蠢欲動,因此導致蜀漢國內叛亂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佔據本郡反叛,後有夷王高定起兵。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諸葛亮為穩定形勢,派人去出使吳國,假意與孫權修好,以此來爭取時間,來大力發展國內的農業生產,停止征戰來讓老百姓休養生息。

在逐漸穩定之後,從225年開始,諸葛亮開始去平定四郡,之後開始北伐,在穩定國內局勢之後開始拓展邊境,而劉禪一直生活在他的羽翼之下,兩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就此在風雨飄搖的戰爭之中逐漸穩住了蜀漢政權。

在諸葛亮的才能之下,劉禪也沒有完全能夠施展才能的地方,234年諸葛亮去世之後,沒有了諸葛亮的庇護,面對國內外動盪不安的局面,直至263年向魏投降,他一個人也穩坐了將近三十年的帝位,若是說沒有絲毫的手段,沒有治國之能,那也是說不過去的。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國滅投降,樂不思蜀

在258年,因為鎮軍將軍陳祗病死,宦官黃皓開始干預政事。

262年,姜維看見黃皓肆無忌憚的擅自把控朝政,便向劉禪上書將黃皓處死,可是劉禪不同意,說黃皓不過是一個小人,不用太在意。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為了安撫姜維,劉禪讓黃皓向姜維認錯,但姜維知道黃皓在朝中眼線眾多,害怕會對自己不利,並且此時的右將軍閻宇還聯合了一些人打算廢掉他,姜維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於是請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面對黃皓這個宦官在朝中為所欲為,劉禪也對姜維說過“黃皓是一個小人”,這說明他並不是識人不清,他心裡其實什麼事情都是知道的,只是說他可能看得更多、更遠,沒有及時處置黃皓,或者說是為了在朝堂能互相制衡,當時的做法也只是顧全大局下的一個選擇。

在263年,姜維聽說鍾會在關中操練士兵,怕兩國即將開戰,就上書給劉禪,讓他先整頓好軍隊,安排好軍隊防守各處,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被打個措手不及。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可是此時的劉禪聽信了黃皓說敵人不會來的鬼話,因此就沒有把姜維說的話當回事,從而導致滿朝大臣都不知道這件事情,以至於後來在應對司馬昭派遣出來討伐的人毫無準備,錯失了先機。

同年夏天,魏國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舉攻打蜀國,劉禪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姜維就率領眾人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之外,可是此時的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此時的劉禪在與群臣一番商議之後,最終決定讓諸葛瞻出戰。

可是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雖然一開始諸葛瞻擊敗了鄧艾軍的前鋒軍,但是諸葛瞻因為不聽黃崇的勸告,佔據險要之處,最終落得個戰死綿竹的下場。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面對殘酷的戰爭,劉禪只能再次召叢集臣商議對策,一時間滿朝堂之上都是主戰的聲音,只有光祿大夫譙周提出了投降,面對不斷的傷亡,他始終是於心不忍。

而北地王劉諶卻向劉禪請求背城一戰,但是此時的劉禪卻不想鬧到那麼慘烈的地步,如果真的背水一戰,不論輸贏,百姓和將士們都會死傷無數,可是劉諶卻不願投降,成為亡國之奴,於是在殺死自己妻子之後選擇了自殺。

那時的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衛成都,可是劉禪還是不同意,面對艱難的抉擇,一面是百姓,一面是父輩打下的江山,最終劉禪還是選擇了向鄧艾軍投降。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劉禪投降後,第一時間下令讓還堅守在劍閣的姜維馬上投降,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可是姜維卻還是不甘心,假意投降鍾會,私下卻準備用離間計,借鍾會之手去誅殺魏將,然後復興蜀漢,並寫下密信給劉禪,告訴他只要再等待幾天就可以,局面將會扭轉。

可是因為事情洩漏,姜維及張翼等人都被殺了,蜀漢就此徹底滅亡。

作為聽信宦官讒言,錯失先機,導致在戰場上處於被動局面,最終被滅國,這劉禪確實錯得很離譜。

但是立足於當時三國的情況,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三國鼎立,可事實上,蜀國的國力無論與魏國還是吳國相比,都有著很大的差距。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從地盤與國力上來說,吳國曆經三代人的經營,還有水路作為依託,國力強大,大有一統江山的勢頭。

至於魏國,那自然不用多說,早在曹操時期就有了強大的基礎,在統帥方面,曹操手下有多名良將,而且還都是獨一無二的將才,在戰將將方面,典韋、許褚皆是當世戰神,蜀國三英才能戰平的呂布,在曹操面前,並沒有太大的威脅。

唯獨蜀國,不僅地盤小,戰鬥力薄弱,底子也很差。

天下分分合合,蜀國早就被人給惦記上了,而作為力排眾議主張投降的劉禪,在其他人看來,他可能是貪生怕死,連和敵人背水一戰,守衛國家的勇氣都沒有,就這麼白白的將劉備打下來的江山拱手讓人了。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換一個角度來想,他這種做法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呢?只有投降才能保住更多無辜的性命,儘可能的彌補自己的錯誤。

在認清眼前的國家局勢之後,能夠選擇投降,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更何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能夠正面應對,解決問題,這才是最大的勇氣,而他也只能獨自面對內心的不安,臣子的不理解,以及百姓的指責。

蜀漢滅亡後,劉禪甚至作為人質移居到了魏國都城洛陽,雖然被封為了安樂縣公,可是在那裡,他的日子也過得並不安生,不僅要時刻提防被人謀害,還有來自司馬昭一次又一次的試探,畢竟人心難測。

在洛陽的時候,司馬昭有次設宴來款待劉禪,並且特意囑咐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時,在座的蜀漢舊臣們一下子就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

只有劉禪依舊神態自若,欣賞舞蹈,絲毫感覺不到悲傷,司馬昭本意就是試探他,見到劉禪沒有什麼反應,就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他的舊臣郤正聽到劉禪說這話,就趁著劉禪上廁所的時候偷偷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然後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他就能讓陛下回蜀地了。”

劉禪聽後,記在心上,在酒喝得微醉的時候,司馬昭相信酒後吐真言,就想知道劉禪心裡到底怎麼想的,就再一次問了他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

司馬昭聽完之後,立馬說到:“你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

劉禪此時卻是裝作一臉疑惑,說道:“你是怎麼知道的呀!”引得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見劉禪如此傻乎乎的,司馬昭便也慢慢放下心來。

可是從223年到263年,作為在位四十年的劉禪,一國之主,就真的會如此的心直口快,如孩童一般嗎,有什麼就說什麼嗎?更何況面對的是讓自己亡國的敵人,當真一點隱藏都沒有?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中山寨”巧消疑

如果劉禪真的那麼簡單好騙的話,不用司馬昭派人來討伐,他在蜀國可能早就被人給奪位了,又如何能夠安坐四十來年,又如何能夠在被俘之後能夠留下性命,一次次的打消司馬昭的疑慮,得以六十四歲去世。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在那次宴會之後,雖然司馬昭對他放下了戒心,但是他生性多疑,依舊還是派人暗裡監視著劉禪的一舉一動,時間一久,就算是頭腦再簡單的人也發現了這些小動作。

劉禪見司馬昭還是存有疑慮,為了避免再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就寫了幾個字在牌子上,直接掛到了住的地方門口,劉禪身邊的侍從疑惑道:“這樣有用嗎?司馬昭真的會完全放下戒心嗎?”劉禪神秘地說:“等著看就知道了。”

派來監視劉禪的人看他們此番做法,就回去稟報了司馬昭,在問清楚是那幾個大字之後,卻也下令不再派人監視劉禪了,

此時司馬昭身邊的人很不能理解,不處置劉禪,留著本來就是隱患了,現在還不監視了,真的能放心劉禪嗎?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於是都紛紛勸司馬昭三思,司馬昭只是告訴了他們上面寫的字,“中山寨”,可是臣子們都不能理解,這幾個字和不監視劉禪有什麼關聯嗎,看著也是一頭霧水。

司馬昭見他們都沒有明白,便搖了搖頭,提醒道“倒著讀”,即“寨山中”,意為“在山中”,而這也是劉禪藉此機會向司馬昭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只想歸隱,不會再摻和任何的朝中之事,同時也是說司馬昭派來的人他都清楚,希望他可以放心。

在那之後,司馬昭就不再派人監視劉禪了,隨他享樂,也不過多的約束他,而劉禪當安樂公這些年來,在沒有了司馬昭的監視後,也過得很安樂,除了吃吃喝喝,聽聽小曲,看看舞蹈,喝喝小酒,也沒有其他異樣舉動,司馬昭也就讓他安然地度過了此生。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對於劉禪,司馬昭其實也還是有幾分敬佩的,雖然身在魏國,劉禪依舊過著吃穿不愁的生活,但是心裡壓力肯定也是很大的。

從高高在上的皇帝,到困在方寸之地的“俘虜”,他不僅為了蜀國的百姓存活下來,竟然還能“樂在其中”,這份豁達與犧牲,也是少有人能做到的。

因為“中山寨”這三個字,劉禪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也讓司馬昭就此放過了他,不僅沒有要他的命,還讓他在魏國過著悠閒的生活,得以安享晚年,如此看來,劉禪也算是大智若愚,不似表面簡單了。

更何況他在吳國與魏國的虎視眈眈之下,在諸葛亮去世後,還一個人堅守了蜀國接近30年的時間,期間還平定了多次蜀國內部的叛亂與魏國的進攻,說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無是處,那也有些不可信了。

野史:劉禪投降後寫中山寨,司馬昭不殺他,群臣不解,昭:倒著讀

《劉禪並非“阿斗”》-《大科技》2011年第9期 張牧川

《扶不起的“阿斗”其實也愛讀書》-《意林》趙柒斤 2017年第6期

《走進“阿斗寨”》-《中州統戰》 1999年第9期 關勁潮

《三國志》陳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