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得道者多助!劉備的志向、德行,才是諸葛亮願意輔佐他的關鍵!

得道者多助!劉備的志向、德行,才是諸葛亮願意輔佐他的關鍵!

三顧茅廬

在《三國演義》中,很多朋友都覺得諸葛亮不會選主公,因為曹操、劉表、孫權和袁紹這些人都比劉備有實力,可諸葛亮唯獨選劉備當了主公,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若用諸葛亮自己的話來回答,他在《出師表》中有這樣一段話可供參考: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諸葛亮是說,我本來是一個平民,在南陽種地為生,只想在亂世中保全性命,不想在諸侯們那裡升官發財。但是,主公劉備不因我的身份低下,居然屈尊降貴。三次到草廬中請我出山。我非常感念主公劉備的恩德,就答應為主公效力了。

從諸葛亮自述的這段話可以知道,諸葛亮雖然有才,但是安貧樂道,人家在草廬過著很悠閒愜意的生活,沒有想著出仕輔佐哪個諸侯稱霸。

或許也正因為這樣的志趣,諸葛亮的才華並不為多少人所知。可是,劉備偏偏聽見臥龍先生的名聲,竟然請了三次。

筆者可以肯定,諸葛亮前兩次不見劉備,是真的不想出仕,而不是考驗劉備。可就是他自己也沒想到,劉備居然還會來第三次,其意之誠,令諸葛亮都不好意思不見了。

其實,諸葛亮如果第三次也不見劉備,只怕劉備會登門第四次、第五次……

估計直到把諸葛亮草廬的門檻給踩斷了,劉備仍然會不停地邀請,為什麼?

因為劉備太需要人才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讚譽,徐庶回馬薦諸葛的盛情,令劉備深信不疑,諸葛亮就是他需要的大賢。

遇賢人豈能失之交臂?劉備就有這樣的誠意與魄力,非要請諸葛亮出山不可。而其他的諸侯,就如一向愛賢敬賢的曹操,只怕也很難像劉備這樣禮遇諸葛亮吧!

而咱們再來看劉備的志向,在別的諸侯都想篡漢自立之時,劉備的志向卻是興復漢室。在別的諸侯都為一己之私都在暴虐百姓、巧取豪奪之時,劉備卻志在安定百姓。

就比如劉備駐防新野,百姓為之傳唱“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劉備愛民如此,百姓敬劉備如此。諸葛亮本就是一志趣高潔的布衣百姓,他讚許劉備的志向、仁德,自然也就願意出山,輔佐劉備了!

您說,對不對呢?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