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華武術史上最強的防禦功法—金鐘罩鐵布衫

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武術歷史上有很多家喻戶曉的武術功法,其中若論防禦最強的想必非金鐘罩鐵布衫了。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金鐘罩和鐵布衫是兩種不同的功夫,兩者都屬於中國傳統武術中的一種,但又有著一些區別。金鐘罩,顧名思義,即是“有一金鑄之鐘覆罩全身”,強調其外力難以攻擊入內。

鐵布衫是中華武術基本功裡的外功,講究一擊而出時,敵人筋骨盡斷。傳說練成金鐘罩鐵布衫的人不但可以承受拳打腳踢而絲毫無損,甚至普通的刀劍也傷不了他們,更甚者可達到罡氣護體的程度,從而獲得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閉氣不絕、不食不飢等常人難以想象的效果,武術裡有句諺語說:“力不打拳,拳不打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受過武術訓練的人是沒有辦法和精通拳術的拳師抗衡的,而即便是有一身武藝的拳師也不要招惹會橫練功夫的高手,這個“功”一般指的就是金鐘罩和鐵布衫。

中華武術史上最強的防禦功法—金鐘罩鐵布衫

金鐘罩和鐵布衫流傳久遠,在不同的武術門派中,也各有各的秘而不傳的練法,可能是因為金鐘罩是個品牌之故,不少武術門派的護體硬氣功都冠上了這個名字,至於誰是正宗誰是假冒名牌早已無可考證,據江湖上武林中的傳說,一般以金鐘罩為內功,鐵布衫為外功,而金鐘罩的原始來歷與道教的丹道法有關,其功法術語中有安爐、立鼎、進氣、火候等與煉丹術名詞相同的內容,可見真正的,原始的金鐘罩是一種內丹功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甚至春秋戰國時期。不過,金鐘罩具體的傳承,歷代的史學家和研究者也頗有爭論,形成了以下兩種觀點。

中華武術史上最強的防禦功法—金鐘罩鐵布衫

第一種觀點認為:金鐘罩的開山祖師為宋代武術名家周侗。周侗在正史上稱為周同,公元1040年——公元1119年在世,字光祖,今陝西潼關人,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周侗少年時拜少林寺高僧譚正芳為師,是他最小的徒弟,藝成後下山得到當時地位顯赫的包拯賞識,進入宋軍中為軍官,後擔任京師制御拳館的教師,當時御拳館有天地人三席,周侗為“天”字教師,地位最為尊貴,同時他又和朝中名將宗澤關係非常好,因此名滿京師,還擔任過登州兵馬都監的要職。但因為在朝政上主張抗遼抗金,政治上不是很得意,因此專心武學,確立了官派正規武術的若干套路,如發展自少林翻子拳的五步十三槍戳腳及周侗棍等。在民間的演義和傳說中,周侗更是被神話了不少。

在《說岳全傳》中,他被傳為南宋名將岳飛的師父。在他收岳飛之前,還有幾個徒弟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大徒弟是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三徒弟是射死晁蓋的曾頭市教頭史文恭,另外還有說法說“行者”武松是周侗的不記名弟子。周侗晚年遇到岳飛後,毫無保留地將所學傳授給他這個最小的弟子,從而使岳飛成就大器。

傳說周侗流傳下的金鐘罩功夫,其特點是上勁後人周身如同被一口大銅鐘掩蓋且密封不漏,宛如披上一件用金器包裹的衣褲,刀砍不進,水火不傷。到了明代宣德年間,中國道教名山武山真慶宮的道長鄧坤倫老先生結合祖傳武術揉進周侗親筆繪製的秘籍,使得這一功夫正式定名為金鐘罩。

中華武術史上最強的防禦功法—金鐘罩鐵布衫

第二種觀點則認為:金鐘罩是系南少林寺秘傳的上乘氣功,民間傳說,南少林寺始於明初,明朝中葉時期因倭寇侵擾,南少林寺還曾派出僧兵在福建沿海抗擊倭寇,因此有武學回流一說,即南少林武學回流給北少林。

清朝初年,南少林寺因參與反清復明活動被清廷鎮壓,當時的康熙皇帝派兵圍剿南少林寺,寺院被燒,僧人們也散落而去,南少林的許多武學也就隱匿於民間。關於南少林寺是否存在,史學界一直有爭論,隨著近年來考古發現和史學典籍的整理,大量的資料都顯示,南少林寺確實存在過,擁有最多贊同者的是三座古寺,一為泉州少林寺,一為莆田少林寺,一為福清少林寺(至今為止,福建出現六座少林寺,仙遊的九座寺、東山的古來寺、詔安的長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東禪少林寺以及莆田林泉院)。歷史上武術氣功名家如歐陽德、甘風池,近代大俠霍元甲等均習練過金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