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是否順從父母的命令就是孝?

是否順從父母的命令就是孝?

《孝經 諫諍章第十五》。“諫”是勸告的意思。“諍”是勸告不聽,再用言語去爭取。這一章是講作為兒子、臣子,如果遇到父母或君主有過失時應該諫諍。曾子順著夫子所講的揚名之意,進而請教:是否兒子順從父母的命令就是孝?夫子提出,父母的命令有善有惡,不能一概順從,因此講述了諫諍的道理。因此,這一章以“諫諍”作為題目,列於“廣揚名章”之後。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命,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慈”,上面是一個“茲”,下面是一個“心”,告訴大家“慈”是念茲在茲,心無時無刻不在對方的身上。

“愛”,是一個“受”中間有一個“心”字,“愛”就是用心感受對方的需要。當用心感受對方需要的時候,才叫愛。愛不是自私自利,不是要求,更不是索取。

“恭”,著重在外貌,貌恭。“敬”,主要是指內心,心敬的意思。“聞命”,是聽受教導的意思。

曾子說:“關於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的道理,學生已經聽過您的教誨了。弟子冒昧請問,身為人子,一切都聽從父親的命令,這可以稱得上是孝?”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孔子說:“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在古時候,天子有七位直言勸諫之臣,即便天子無道,也不會失其天下。”這裡連說兩句“是何言與!”唐玄宗注:“有非而從,成父不義,理所不可,故再言之。”父母有過失,兒女還去聽從,就是陷父母於不義之中,理所不允。因此孔子反覆說了兩遍,以示強調。

“昔者”,夫子講述《孝經》之時,正當周朝衰亂之世,已經沒有了這樣的諫諍之臣,因此說“從前”。

“天子”,這裡之所以不用“先王”而用“天子”,是因為在稱“先王”的地方,都是指有聖德而又居於天子之位的聖明之主。下面講到“雖無道”,可見在這裡雖然是居於天子之位,卻是沒有聖人之德的“天子”,因此不稱“先王”。

“爭臣七人”,“臣”在《論語 先進》中解釋:“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以道事君、致君堯舜,是飽讀聖賢之書計程車大夫們的責任和使命,是明君對於忠臣的要求。所以,從道不從君,是對臣子的要求。

“七人者,謂太師、太保、太傅、左輔、右弼、前疑、後丞,維持王者,使不危殆。”所指的七人,有太師、太保、太傅、左輔、右弼、前疑、後丞,他們都是幫助君王治理天下,使君王不至於陷於危險境地。

《禮記》中記載:太師的責任是“導之教訓”,給君王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導。太傅的責任是傅之德義,給以倫理道德的教育,使君王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太保:保,保其身體,要給君王講一些養生之道,按照自然節律飲食起居、威儀、行住坐臥都符合禮的規定。

左輔,負責修明政教,譏刺不合法度的行為;右弼,負責糾察禍患以及言說失誤、偏斜的地方。前疑,負責糾正法度,確定倫理道德的標準;後丞,負責匡正錯誤、以及考察變異得失。總之,“四弼興道,率主行仁。”這四位輔弼大臣要進諫,目的是:使道興盛、領著君主行仁。

古代聖明的君主,不僅身邊有七位大臣負有進諫的責任,還設立了各種制度,廣泛地傾聽各方面的聲音。《漢書》中記載:“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古代聖王的制度,有史官在前面記載君主的過失,左史右史,記事記言,他們負責把君主的言論和行為都一一記載下來,特別是要記載君主所犯的過失。這是一種獨特的監督機制,讓君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

“工誦箴諫”,樂工要讀誦規勸的諫言,使王者提起正念和警覺。古代君主在用餐的時候都要奏樂,奏樂的時候要有樂工讀誦箴言警句、還有勸諫的言辭,所以這個音樂不僅是娛樂。由此可見,古人對於道德教育的重視,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切可見的場合。就像現在人重視賺錢,所以把商業廣告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處可見的都是商業廣告的道理一樣。

古人讀書志在聖賢,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場合加以提醒人:倫理道德的教育。例如湯王,在自己洗臉的盤子上還刻有一句話,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天在洗臉的時候,都要提醒自己,德行要像洗臉一樣,每一天都要更新,日新又新,這樣每一天才有進步。

“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平民百姓在道路上可以批評時政的得失,做生意的人在市場上可以議論朝政,總之要讓民眾有合適的渠道表達自己的意願,使民情上達。從民眾表達的意願之中,為政者能看到施政的得失,國君能聽到自己的過失。聽到自己的過失之後,重要的是能改過,見到正義的、符合道義的會聽從,順著去做,這樣才能永久的擁有天下。由此可知,中國人很早就非常重視吸收民主、採取民主建議的形式,聆聽天下人的聲音。

《管子》中記載,齊桓公有一次向管仲請教說:“我想擁有天下而不失去天下,得到權利而不喪失權力,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管仲回答說:“你要認真地考察百姓所厭惡的,從而引以為戒。黃帝立明臺之議,堯有衢室之問,舜有告善之旌,禹立諫鼓於朝,湯有總街之庭。”

黃帝的時候,設立明臺,目的是讓群臣在這裡議論國事。堯設立衢室,為的是使下情上達,主動去問百姓有什麼意見。舜在朝門外設立進諫的旌旗;禹王在朝門外設立進諫的鼓;湯王設立了一個能使街頭巷尾的議論、意見都能彙總的庭堂。這些制度的目的是“以觀民誹也”,是用來聽百姓的批評建議的。

“此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這就是古代英明的聖王之所以能擁有天下,而不喪失天下;得到權力,而不喪失權力的原因。

天子要擁有廣大的天下,需要傾聽不同方面的聲音,才能了知下情。只是舉了爭臣七人,足以看出諫爭的功勞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