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最名不副實的官職,頭銜聽著很有面子,實權卻不如七品知縣

中國封建社會,能夠入朝做官幾乎是所有平頭百姓的畢生夢想,畢竟做官一則意味著能夠建功立業,青史留名,二則官吏是古代社會最受人尊崇的職業,能夠改變自己甚至家族的身份地位。《論語》中就曾提出過“學而優則仕”的觀點,古代更是以“士農工商”來劃分了職業的社會地位。

清朝最名不副實的官職,頭銜聽著很有面子,實權卻不如七品知縣

按常理說,級別越高的官職,意味著權力越大,但是偏偏有這樣的一個官職,設立之初的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幫助皇帝總理天下。但是越往後發展職能越小,到清朝時,已經淪落到虛職頭銜,毫無權力,這個職位就是“三公”。

清朝最名不副實的官職,頭銜聽著很有面子,實權卻不如七品知縣

“三公”一詞最早出現在東周時期。《春秋公羊傳》中就有記載“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時期,三公就是對周天子以下,最高管理者的稱呼。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吏制度,其中皇帝之下設定三公作為最高官職。秦朝的“三公”分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負責政務、軍事和監察百官的職權,國家大事都由三公管理和參與。

清朝最名不副實的官職,頭銜聽著很有面子,實權卻不如七品知縣

到了漢朝,西漢繼承了秦朝的官吏制度,在中央設定了丞相和太尉作為最高官職,而漢武帝時,為了褒獎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功勳大將,新設大司馬一職取代太尉,所以西漢以丞相、大司馬、御史大夫為三公。由此可見,此時的三公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官職,而一般是對最高官職的一個統稱。

在此之後,各個朝代的官吏制度都在不斷地完善,三公一職也不斷進行變革,以求和當時的官吏制度想吻合。比如到北周時期,三公又改回了周朝時的太師、太傅以及太保為“三公”。直到隋唐時期,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的模式才漸漸穩定下來。

清朝最名不副實的官職,頭銜聽著很有面子,實權卻不如七品知縣

不過在三公一職的不斷變化中,權力機制也發生了變化。為了維護了君主集權,全國的軍權一般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最高官吏手中的軍事權力逐漸削弱。而專門監督官吏的政治機構出現,也讓監察百官的權力開始又一人轉移向機構。最初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所代表的權力,只剩下丞相所代表的政務權力還掌控在三公手中。

清朝最名不副實的官職,頭銜聽著很有面子,實權卻不如七品知縣

直至後來唐朝“三省六部”和明朝“內閣”的出現,丞相的職權也逐漸削弱,最後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徹底廢除丞相一職。最原始意義上的三公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明朝中樞有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都是虛銜,沒有權力,成為了褒獎有功之臣的榮譽稱號。

清朝最名不副實的官職,頭銜聽著很有面子,實權卻不如七品知縣

到了清朝,沿用明朝三公,擔任三公的人,也都是一品大員,比如清朝名將鰲拜、年羹堯,以及名臣張廷玉等,都曾擔任過三公。但此時的三公依舊是虛銜,並沒有職權,只是代表榮譽。能夠獲得三公的頭銜,是清朝大臣夢寐以求的,但是隻是看中這份榮譽,因為三公的權力,可能還不如一個七品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