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隆回白馬山,離天三尺三”,相關傳聞及得名

..................................................................................................................................................................................................................

白馬山相關傳聞及得名

文/易 立 軍

“隆回白馬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落鞍。”這是流傳於湘西南的一首民謠。白馬山主峰1781米,在隆回境內,該山南鄰洞口,西接漵浦,一山跨三縣,除了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外,還有動人的白馬仙姑傳說撩人心旌。友人鄒宗德先生遊白馬山後,撰有一副妙聯:“故事如煙,煙樹幾重藏白馬;峰巔有我,我心萬丈仰青天。”

如煙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通行的說法,元末陳友諒的三個女兒在下雪天為躲避明朝追兵,倒騎白馬隱入山中,因而“白馬山”又叫“退馬山”,這一民間傳說富有傳奇色彩,但缺少歷史文獻作佐證。

道光《寶慶府志》卷六十三“疆裡記”雲:“自磨子坳南別為白馬山。瀘溪廖友尚記雲,歲戊戌餘以退閒,自瀘溪歸邵謁先人舊閭,道經白馬山,因停驂登覽焉。山之巔有古剎,座上塑三神女像,穆然端肅。詢之老僧,雲此王氏女,元末乘白馬來隱茲峰,山因以名。噫!元季之亂,陳友諒稱尊號於楚,豪傑之累從者莫不藉其聲勢以邀富貴於無涯,又誰肯潔身避害高蹈世外?而茲三女獨能識時,遠遯其全真也,不亦宜乎?”廖友尚聽老衲如此這般,並讚美王氏三女識時務,遠禍全身。光緒《邵陽縣誌》卷二“山水”:“元末,有王氏三女乘白馬來隱此,故名。山綿延凡三十餘里,上有望日臺,廣丈餘,高二丈有奇,可測日出。”

認為白馬仙姑是王氏三女的,能找到府志、縣誌的文獻記載,但當地人說,白馬仙姑是陳友諒的三個女兒,避難此山,被人奉為白馬仙姑。

道光《寶慶府志》卷百一十七“先民傳”載:元季時,“天下大亂,土豪大姓多結寨自保相雄長。周文貴者,陳友諒部下驍將也。陳友諒敗,文貴擁眾歸元,為湖廣左丞,與明抗。”周文貴善於利用地方土豪組織的武裝力量,武岡的王友諒、新化的羅友朋等,都帶領自己的地方武裝投靠了周文貴。《寶慶府志》卷百一十三“武功錄”中有這樣的記載:“吳與寧,明初指揮也,洪武元年,以荊州衛指揮從徵。明兵既取寶慶,元將周文貴走武岡。是時,土豪羅友朋擾新化,王友諒擾武岡、邵陽,文貴皆假以萬戶,將合兵攻郡城。楊璟既取全州,使與寧率眾攻武岡,與文貴遇於紫陽河,數戰不利,使人啖(拿利益引誘人)其軍師鄒某(指鄒人傑)以官,鄒不從。與寧分軍為二,乘夜夾攻之,文貴走,鄒某以眾五百降使。新化土豪楊天繼攻有朋於羅洪,殺之。與寧遂攻友諒於石下江,友諒走苗(瑤)寨,與寧追斬之,殲其部曲。友諒女三人收潰卒保白馬山,與寧追圍之,遣使招三女,三女不應,圍至七日,三女與其眾皆餓死。”光緒《武岡州志》卷二十一“虎臣志”全文轉錄了這一段文字。

上述資料非常重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待得清清楚楚,白馬仙姑確有其人,是王氏三女,武岡土豪王友諒的三個女兒。王氏三女在父親戰死後率殘部逃奔白馬山,被明軍圍困七天七夜後,全部活活餓死。至於白馬仙姑的“績麻洞”、“績麻凼”、“雷封洞”,那不過是當地山民的美妙想象而已。王氏三女在民間傳聞中變成了陳友諒三女,併成了仙,距白馬山巔約150米的寶蓮寺中供奉的三尊女像,就是白馬仙姑的化身。

令人感到驚奇是,被明軍斬殺的武岡土豪王友諒竟然享受老百姓的祭祀。《寶慶府志》卷七十一“疆裡記”載:“有元帥廟,祀明指揮王友諒。元末湖湘大亂,友諒與邵陽劉祖富、廖廷康、新化王三彪結砦守,互相援救,一境獲全,土人德之,立廟以祀。”說王友諒是明指揮,不確,是當地擁兵自重,與明指揮吳與寧對抗的土豪,這才是真相。

與王友諒結盟,被投靠明軍的新化土豪楊天繼殺害於新化羅洪(今屬隆回)的羅有朋亦享祭祀。《寶慶府志》卷一百一十七“先民傳”載:“有朋遂保有高平十二村……有朋馭下有恩威,十二村皆為之立祠,迄今五百年猶俎豆不衰。”“有朋義不負元於鄉里,尤有保境之功,其事亦不可沒,故並著於篇。”

有保境安民之功的王友諒、羅友朋等,皆享奉祀,王友諒三女得享祭祀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地老百姓混淆了王友諒與陳友諒,陳友諒在歷史上知名度高,村民認為,能與朱元璋軍隊抗衡的是大名鼎鼎的陳友諒,好在道光《寶慶府志》的記載準確、詳實,能夠澄清這一傳聞的疑點。

白馬山因何而命名呢?光緒三年(1877)修成的《邵陽縣誌》雲:“元末,有王氏三女乘白馬來隱此,故名。”道光《寶慶府志》“疆裡記”引廖友尚的記載,“此王氏女,元末乘白馬來隱茲峰,山因以名。”可“武功錄”又云:“與寧遂攻友諒於石下江,友諒走苗(瑤)寨,與寧追斬之,殲其部曲。友諒女三人收潰卒保白馬山,與寧追圍之。”這明確告訴人們,王氏三女來此之前,已有白馬山這一地名。光緒三十三年(1907)修成的《邵陽縣鄉土志》雲:“元末有王氏三女,乘白馬隱此,上有望日臺,廣丈餘,高二丈有奇,可測日出。”修史的人並沒有說“山因以名”、“故名”之類,大概是不同意因王氏三女乘白馬而得名的說法。

近年來,隆回縣大水田鄉有人撰文,白馬山原來叫白茅山,山上柴草茂盛,每到秋後,葉黃草枯,覆上冰霜,秋陽照射,閃耀銀光,與峰頂“A”立巨石相互掩映,秋風吹來,草海銀浪,故為“白茅山”,諧音成“白馬山”。這一說法只是猜測,拿不出任何文獻資料作支撐。

白馬山在很長的時間裡屬武岡管轄,該山地勢高峻,山上白雲蒼狗,變幻莫測。邵陽地區許多有名的山與雲有關,如武岡有云山,隆回有望雲山,新邵有白雲山,山麓上有白雲岩,白馬山會不會也與雲有關呢?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一系列地方文獻可以佐證這一看法。明朝嘉靖年間編撰的《湖廣圖經志書》卷十六“山川·武岡”載:“白馬山,在州北一百三十里,高數百丈,山上常有云氣類白馬,故名。”明朝隆慶《寶慶府志》卷三“山川·武岡”,清康熙《武岡州志》卷二“地理”之“山川”,康熙《寶慶府志》卷十二“山川·武岡州”均有類似記載。

省志、府志、州志關於白馬山“高數百丈,山上常有云氣類白馬”的說法一脈相承,理應信而可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