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詹氏車鉤

不管是冒著黑煙的蒸汽火車還是哐當哐當的綠皮火車,每節車廂之間的穩定連線,都需要倚仗一項19世紀的老發明——詹氏車鉤。

然而,不少人對詹氏車鉤有一個天大的誤會,認為是詹天佑先生髮明瞭詹氏車鉤。

實際上,詹氏車鉤誕生於19世紀的美國鐵路業界,是一個叫做詹內的美國人發明的,與詹天佑並無關係。

可是

“詹天佑發明詹氏車鉤”

的這則謠言,卻一直從晚清時期活躍至今。我上學的時候,還聽過一位高校教授辦的愛國主義講座,歷數近代以來中國人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誕生的偉大發明創造,其中“詹天佑發明的詹氏車鉤”赫然在列。

那麼,謠言到底是怎麼傳出來的呢?美國人的發明為何被冠以詹天佑之名呢?一切要從詹氏車鉤的誕生說起。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都有詹氏車鉤的身影

詹氏車鉤的誕生

北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前身)的一位學者呂昌,收集了大量國外資料,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報刊發文,終於讓國人瞭解到了詹氏車鉤的前世今生。

1860年時,一個叫做米勒的美國人發明了垂直式的平面火車車鉤。這種車鉤依然存在種種問題,引起了另一個美國人詹內的關注。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美國鐵路的養護人員

1868年,詹內改進了米勒車鉤的構型,製造出一種新式的自動車鉤,申請了發明專利。1873年,詹內繼續對新式自動車鉤加以改進,迭代產品再次獲得專利。

從此,詹內發明的新式自動車鉤被全美鐵路推廣開來,也很快風行世界。

1804年,第一臺蒸汽機車誕生。時光飛逝,火車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893年是全美統一標準要求普及使用詹內發明的車鉤,卻一直容顏不改,以穩定可靠而著稱,沿用至今。

當然了,高鐵面前,詹氏止步。比如日本高鐵的密接式車廂,使用的是柴田車鉤。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詹氏車鉤至今沒有退出歷史舞臺

詹天佑翻譯時主動避嫌,改“詹”為“鄭”

美國人詹內的新發明得到推廣普及,很快取代了原先火車上使用的鏈式車鉤,大大提高了火車的車廂在行進時的平穩性和安全可靠性。

詹天佑在1905年至1909年,主持修造了近代中國人自主設計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因為對近代中國鐵路事業的突出貢獻,詹天佑被世人公認為中國的“鐵路之父”。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京張鐵路施工現場老照片

不管是洋人修造的鐵路,還是中國人自己製造的鐵路,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在火車上使用了美國人詹內發明的詹氏車鉤。

詹天佑為了培養國家的鐵路人才,也親自編寫了一些教材。比如在1915年出版的一本詹天佑編纂的《新編華英工學字彙》,就提到了這種新式車鉤乃是美國人Janney的發明。Janney的名字音譯過來應當是詹內或詹尼。不管怎麼樣都是“詹”,可是詹天佑擔心大家誤以為是他的發明,於是在稱呼這種車鉤的時候,有意把譯名從詹氏車鉤,譯作鄭氏車鉤。

詹天佑避嫌的事情,有他關於推廣車鉤的歷史文獻存檔以及書籍出版物為證,主張詹天佑是詹氏車鉤發明人的那些人,卻拿不出有力的證明材料,也不曾找到清末民國,任何這項發明專利相關的申請記錄。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詹天佑

詹天佑有意避嫌,可卻事與願違。詹氏車鉤的發明人,卻被越來越多人誤傳為詹天佑。

那麼,哪些人受到了謠言的誤導,並且有意無意地助長了謠言的傳播呢?

詹天佑之子詹文耀:先父為此費透腦筋

許多年前,詹天佑的兒子詹文耀,在家中接受來訪的記者採訪。他回憶起詹氏車鉤這項發明時,對記者說:

“先父辭世時,我已20多歲。嗣後聽聞先母說過,先父為解決車廂連線問題費透腦筋,後來偶然從人們握手中得到啟發,發明了自動掛鉤。”

按照詹文耀先生的說法,他也認為詹氏車鉤乃是他的父親詹天佑的發明。而這個說法,最初是從他的母親那裡聽來的。

可見,詹天佑發明詹氏車鉤的謠傳,至少在詹天佑去世前後,就已經廣為流傳了。以至於,就連詹天佑的家人,也深受誤導。

那麼,有沒有人提出異議呢?有,那就是鐵路工程師郭民原先生。

故交之子郭民原:自動車鉤乃不知名中國鐵路工人的發明

在1983年的一期《縱橫》雜誌上,發表了郭民原先生關於自動車鉤的一段往事追憶:

我問:“都說火車上的自動掛鉤是你發明的,是嗎?”詹回答說:“此說謬矣!火車自動掛鉤是一箇中國工人發明的,姓名已不可考究。他畫的草圖被一英國人拿去研究,發明了自動掛鉤。”

按照郭民原先生的回憶,他是親自詢問過詹天佑的,並且得到了詹天佑的否定回答。可是詹天佑卻給出了與事實不同的說法——自動掛鉤乃是一箇中國工人的發明,且姓名不可知。

郭的說法,間接證實了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的。但是詹氏車鉤是不是中國工人的發明呢?這個說法孤證不立,也找不到任何旁證。

就是這樣一個說法,卻在詹天佑發明詹氏車鉤的謠言之外,大行其道。

離譜的是,郭的敘述版本,得到了許多人的二次深加工,演繹出了許多不同主旨的故事。

一個主要是讚揚詹天佑,不貪功,實事求是。不因為自己是鐵路巨擘,就把所有鐵路人的發明創造據為己有,體現出了詹天佑的高尚品德。

這個故事雖然沒有有力的事實支撐,但是起碼宣揚的思想價值觀沒有錯。而第二個故事的主旨,就有些離譜了。

第二個故事藉助詹天佑之口,誇讚了那個拿走中國鐵路工人發明草圖的英國人。煞有介事地說,英國人後來發明瞭新式車鉤,但是毫不貪功,總是要強調,自己的發明靈感來自於一位普通的中國鐵路工人。而後,文章畫風一轉,讚美了一番洋人的品行高潔,進而抨擊了國人,雖有發明思路,卻難以落實應用,只能停留在紙面。

怎麼樣,是不是有那味兒了?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小結

究竟是誰首先編造出詹天佑發明的詹氏車鉤?恐怕我們很難找出這個始作俑者,但是基於現存的史料,基於詹氏車鉤從發明到普及運用的完整歷史記錄,毋庸置疑,詹氏車鉤並非中國人的傑作,也不是詹天佑的發明。

清末民國,是古老的中國艱難前行的時代,在那個只能仰視西方列強的時代,詹天佑作為傑出的鐵路工程師,修造了中國人自己的鐵路,讓積貧積弱的中國挺了挺腰桿,讓國人增添了幾分驕傲自豪。

於是,詹天佑發明新式車鉤,要不怎麼叫做詹氏車鉤,很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許多人的想法,謠言產生和傳播的土壤便具備了。

也許,這個忽悠了許多人的謠言,最開始只是一個美好的誤會。它可能源於那個中華民族積貧積弱而被列強欺凌嘲辱的時代,人們最樸素而又自豪的想法:

中國人也能有造福現代社會的新發明。

詹氏車鉤並非詹天佑發明,其本人曾刻意避嫌,其子卻深受誤導

詹天佑贈與友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