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現代“清流黨”?這絕不是國家的清流!

什麼是清流黨?為什麼“清流”也會害國?

關於明朝覆亡的內因,從極度皇權到宦官亂政,史書已經闡述了很多。相比其他王朝,明朝還有一隱形之害,不為人所重視,這正是具有明朝特色的“清流”之害。

“清流”在明朝中前期還是個褒義詞。顧炎武《日知錄》裡對其有正面形象的描述:正義凜然、是非分明、決不騎牆。在明朝歷史上,以“清流”之名光照千古的,前有“兩袖清風”的于謙,後有“君子為政”的東林黨人。

但在明朝後期,即便在朝廷內部,“清流”也逐漸淪為貶義。有人把明朝中興之臣張居正歸於清流一類,實則不然。張居正之所以能取得政治改革成就,恰恰是不做“清流”的結果。他公開聲稱,喜歡幹臣,不喜歡海瑞那樣的“清流”、道德榜樣,在他眼中,“清流”已經成為只會“嚼舌頭”的無用之人。

明朝後期朝政的主要流弊是派系林立,內耗連連。宦官是“清流”的敵人,幹臣與“清流”也不在一個陣營。“清流”政治幼稚、軍事外行,唯擅空談。明朝後期,像于謙那樣懂軍事的“清流”已經絕跡,而大多是面對外敵束手無策的文弱書生。這種情況頗似建文帝時期,建文帝雖是正統皇帝,但手下多有“清流”書生,面對反賊朱棣虎狼之師,無法上陣殺敵,只能坐以待斃。

查考明朝時高舉道義旗幟的中堅力量,多為“清流”。 黃宗羲《明儒學案》裡說:“天下君子以清議歸於東林,廟堂亦有畏忌。” 但是,如果不能做具體事,又不能在國家危亡之際報以言論之外的禦敵行動,那麼這種“中堅力量”又“堅”在哪裡? 明初的“清流”大臣動輒扛棺尸諫,以之造勢者少,以之為榮者多。殆至晚近,空談之風益勝,則責人以不死者多,而以死抗爭者少。

“清流”由褒而貶,不是簡單的失勢問題,而是他們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前期的“清流”,是以身作則、殺身成仁的信仰集團,而後期,“清流”成為“殺他人之身成自己之仁”的利益集團。

清兵入關,高談闊論的“清流”表現令人大失所望——假死者多而救國者少。那些滿口大義的“清流”在清兵刀下少有骨氣,大部分都是“脫下舊服換新袍”,帶頭“剃髮易服”。

錢謙益,是當時“清流”的頭面人物。清兵入關,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弘光小朝廷,錢謙益的青樓知己柳如是支援錢出任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弘光朝覆亡,柳勸錢與她一同投水殉國,錢卻以“水太冷,不能下”為由不肯,反而在清兵入南京時率先迎降,做了清廷的禮部侍郎。

外敵襲來,“清流”的精神氣節竟不如“青樓”。如此對比,令後人唏噓不已。彼時的“清流”,早已背棄當初的氣節精神,成為了某些讀書人走向朝堂的跳板。

為什麼說這種人是現代清流黨呢?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他們說的沒什麼錯誤,可根本不適應國家的實際情況,只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孤傲”,自以為是的“正義”,誰願意天天打遊戲刷影片?以前物質壓力大,人們生活苦,可現在精神壓力更大,人們生活更艱難,那請問這些偉大的“愛國者”我們能怎麼發洩壓力呢?麻將牌九抽菸喝酒?還是吸du鬥毆,聚眾鬧事?還是去賭bo?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做那些事情。清流黨我是真的噁心。

現代“清流黨”?這絕不是國家的清流!

現代“清流黨”?這絕不是國家的清流!

現代“清流黨”?這絕不是國家的清流!

現代“清流黨”?這絕不是國家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