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核心提要:

1、旱情的出現,不代表洪澇隱患的消失。我國幅員遼闊,容易出現一個地方乾旱,其它區域洪澇的情況。同時還需要注意“旱澇急轉”,即一個區域長時間乾旱後,因為天氣形勢轉化突然出現持續強降水的情況,這類情況的出現會讓人猝不及防。

2、中央氣象臺今年釋出我國曆史上首個國家級高溫紅色預警,全國多地氣溫突破40度,長江流域附近多日未有降雨。今年為何會如此熱?這其實和大氣環流中的副熱帶高壓異常有關。我國今年副熱帶高壓異常穩定,且強度強、範圍廣,因此出現了破紀錄的高溫熱浪。

3、颱風數量偏少原因之一是由於拉尼娜事件造成的熱帶海洋上空環流異常。不過目前臺風數量的偏少不代表未來不會出現頻繁的颱風活動。我國現在48小時以內的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已經到了國際的一流水平,能有效減少颱風災害的損失。

4、汛期出遊應如何防災減災?如果在山區山溝等暴露度高的區域一定要警惕天氣的影響,提前根據當地的天氣預報做好行程安排;掌握一些基本常識,如關注天氣預報中的陣雨和雷雨預報,汛期儘量不要沿著山溝走動滯留;在外收到預警立即避開逃離、不要有任何猶豫。

今年夏天,反常天氣頻發。

6月13日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強度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重慶江津、大足、銅梁、巴南等地因持續高溫乾旱先後發生多起山林火災;長江流域在主汛期發生旱情,目前有246萬人、35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受拉尼娜影響,颱風生成數較常年平均偏少2。5個;四川彭州、青海大通接連遭遇山洪,多人因此遇難。

高溫、乾旱、山火、山洪與遲來的颱風引起我們思考:高溫紅色預警訊號頻現原因何在?長江流域的旱情正常嗎?未來是否會出現超強颱風?人類該如何應對頻發的極端天氣減少損失?

以下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北京科普宣傳大使段玉龍與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氣象科學科普工作室首席專家朱定真對話實錄:

紅色預警頻發,長江流域的高溫和旱情正常嗎?

8月22日,中央氣象臺繼續釋出高溫紅色預警與氣象乾旱橙色預警。我國今夏高溫主要與副熱帶高壓異常有關,我國今年副熱帶高壓異常穩定,且範圍廣、總體偏北,因此擴大了受其影響的區域。伴隨高溫而來的則是乾旱,乾旱分為氣象乾旱、農業乾旱和水文乾旱,乾旱地區也需要擔心旱澇急轉出現。

段玉龍:

中央氣象臺今年釋出我國曆史上首個國家級高溫紅色預警,全國多地氣溫突破歷史最高值。

您如何解讀這種現象?

朱定真:

今夏天氣形勢是罕見的,這和大氣環流中的副熱帶高壓異常有關。

副熱帶高壓即我們常說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它對我國的天氣有較大影響。北半球副熱帶地區上空都會受到此類沿著副熱帶分佈的暖高壓影響,我們有時將它形容為地球的腰帶,夏季被它控制的地區天氣以下沉氣流為主,天氣晴好缺少降雨,因而增溫效應明顯。世界上多地最近出現極端高溫都有它的身影。

被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地區太陽輻射強,熱力條件較好,缺乏冷空氣入侵影響的條件,它長期滯留的地區天氣更是會越來越炎熱。

同時今年影響我國副熱帶高壓的範圍廣且總體偏北,因此擴大了受其影響的區域。另外今年副熱帶高壓異常穩定,持續時間長,因而地溫升高,熱量的積累越發嚴重最高氣溫和高溫日數頻頻破紀錄,蒸發量也隨之加大,引發了多地旱情。

當然,副熱帶高壓和大陸暖高壓疊加產生的複合作用,對高溫增強也有影響。所以當下高溫現象出現的背景很複雜,但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副熱帶高壓或者是副熱帶的暖高壓系統的異常表現導致了今年的持續高溫。這次極端高溫熱浪現象出現的原因、副熱帶高壓為什麼這麼強?首先可以肯定是在“氣候變化”這個大背景下出現的。但是,具體到是在哪個環節上誘發出異常的?目前有多種可能性說法,氣象界還在研究和分析之中。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中國天氣網

段玉龍: 當下已經立秋,但我們仍受高溫的困擾。每年立秋之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的高溫天氣,我們稱之為“秋老虎”。

那麼在您看來當下高溫和“秋老虎”同時出現正常嗎?還是說今年的天氣出現了異常?

朱定真:“秋老虎”一般是指立秋後出現高溫,或者氣象意義上“入秋後沒有出現降溫”的現象。但氣象預報上並沒有“秋老虎”的定義,也不會對其進行預報。所以這個問題其實是如今異常穩定的副熱帶高壓帶來的高溫還會持續多久?

雖然目前已經立秋,但只要目前這個副熱帶高壓天氣系統還在持續,高溫天氣就不會消失。

根據中央氣象臺(8月16日)的預報,未來七天到十天(8月26日前)還會以高溫天氣為主,且範圍會向北方擴充套件。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中國氣象

段玉龍:最近新聞報道長江流域旱情在持續惡化,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和安徽等地已多日未有降水。

當下旱情的持續狀況,在您看來正常嗎?它和高溫之間又有何關係?

朱定真:旱情跟高溫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乾旱分為氣象乾旱、農業乾旱和水文乾旱。

氣象乾旱是在自然背景下,降水與蒸發之間入不敷出,失去平衡。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降雨少,蒸發量又高,所以入不敷出的平衡被加速打破,而且越來越嚴重,導致乾旱情況的發生。

農業乾旱簡單來說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內,由於土壤水分持續不足而造成的作物體內水分虧缺,影響作物正常生長髮育的現象。

水文乾旱則可以認為是由於降水的長期短缺而造成某段時間內,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出現水分短缺,使江河流量、湖泊水位、水庫蓄水等減少的現象。

氣象乾旱的出現不一定會造成農業乾旱危害作物生長。

人工調水可以緩解作物缺水的情況,部分作物在生長期並不需要水或者不怕乾旱。這時氣象乾旱並不會導致農業乾旱。

水庫的排程能讓水量保證需求,也就不會出現水文乾旱。

未來會不會出現相對有危害性的農業乾旱和水文乾旱,我們還需要觀察。現在氣象乾旱的嚴重程度還在發展,如果持續下去,會給農業生產和水量排程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和影響,後續必然會引起水文乾旱和農業乾旱。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中國天氣網

段玉龍:過往“七下八上”汛期時,長江水位上漲,部分地區會因為連續降雨出現水災隱患。

但今年長江流域多地出現旱情,是否意味著我國今年沒有汛期的隱患呢?

朱定真:不是。我國幅員遼闊,會有部分地方乾旱部分割槽域出現洪澇的情況。目前也是如此,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地區出現旱情,而副熱帶高壓邊緣地區就有降水較強甚至於出現洪澇的現象。

乾旱地區也需要擔心洪澇出現。氣象預警和氣象預報上有一個詞叫做“旱澇急轉”。“旱澇急轉”是指一個區域長時間乾旱後,因為天氣形勢轉化突然出現持續強降水的情況。在當下的環流背景下,我國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區域,要特別注意此類情況。

副熱帶高壓是一團位置不固定的暖氣團。副熱帶高壓雖然非常強大,內部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但它的外圍是暖溼氣流的輸送帶,遇到冷空氣就會產生降水。副熱帶高壓可能會因為冷空氣、槽脊活動和颱風的影響出現南北進退,導致原來乾旱地區出現強降水。

因為較暖的副熱帶高壓碰上冷空氣後產生的天氣現象是劇烈的,容易造成“旱澇急轉”的暴雨過程出現。這類汛情是非常突然和嚴重的,很多低窪地會瞬間變成沼澤。所以天氣預報和預警要提前做好防範。

拉尼娜年臺風偏少,會誘發未來出現超強颱風嗎?

截至8月22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十個編號的颱風生成,颱風生成的數量相比往年偏少。今年臺風為何數量偏少?其實與拉尼娜年有關,拉尼娜年造成的熱帶海洋環流異常會導致颱風數量會減少。不過颱風數量偏少,不代表它的影響小,至於後續是否會出現超強颱風,需要等全部環流形勢的預報。

段玉龍:根據中國天氣網的統計,截至今年8月9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七個編號的颱風生成,颱風生成的數量比往年平均減少2。5個。同時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數量比往年平均減少1。8個。

朱老師在您看來今年臺風少的原因是什麼?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中國氣象局

朱定真:雖然原因複雜,但是

可能和拉尼娜年有關。一般拉尼娜事件造成的熱帶海洋環流異常會導致颱風數量會減少。

對我們國家而言,每年4月到10月甚至1月到11月都屬於可能出現颱風的季節,6月到9月只是颱風出現相對集中的月份。所以只能說是今年到目前為止,颱風出現次數偏少,後面是否會增多,需要等後續環流形勢的預報。颱風數量偏少,也不能代表它的影響就可能小。

颱風是在海洋上生成的尺度較大的渦旋,它靠海洋上提供的熱量來發展成熟。正是因為颱風完整的生命週期非常清晰,所以人類能提前對臺風進行預報預警,有效預防颱風。

過去叫“戰颱風”,現在已經變成”防颱風“,一個字的變化,體現了以人為本和講科學。

戰颱風”不僅效果差,而且風險大。 而防颱風第一是做好颱風預警預報,第二是及時撤離人員,這樣能把同等災害的損失降到最小。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視覺中國

段玉龍:朱老師,

今年到目前為止颱風數量偏少,是否意味接下來的颱風能量會異常巨大,超過往年呢?

朱定真:是否會因為颱風數量減少出現超強颱風是不能確定的。首先未來臺風的強弱需要觀察。颱風形成需要處在熱帶和副熱帶的海洋區域裡面的大氣環流具備相應的條件,在這片區域颱風是在不斷生長消亡的。

但是海溫監測發現,隨著氣候變暖,海表溫度在增加。而颱風的能量是靠海溫提供的,海表溫度的升高預示著生成颱風的能量在增加。

所以近幾年的強颱風,甚至是超強颱風的發展非常快。

段玉龍: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

颱風登陸以後,對於內陸地區的影響是不是會變得更大?

朱定真:有可能。強颱風過境會帶來持續的劇烈風暴和降水。颱風是在海上形成,依靠海表面能量維持,因此登陸後它們都會逐漸消亡,但相較於弱颱風,強颱風的消亡速度較慢。

而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強颱風越來越多,登陸以後它們影響時間和強度也會增加。

同時也需要考慮特殊的天氣形勢,如果颱風碰上大陸上其它有利的環流就可能導致強降水的出現。

颱風路線預報,現在能有多準確?為什麼有的颱風會被除名?

8月22日,中國天氣網報道,9號颱風馬鞍、10號颱風蠍虎相繼生成。我國現在48小時以內的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已達國際一流水平。面對颱風,城市需要注意颱風低壓帶來短時集中的強降雨;個人家中可以準備一些物品,例如必要的食品、藥物、電池等,等降水減弱、水位下降後再恢復出行。

段玉龍:我對臺風預報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我們預報臺風在海面上的生成和它移動路徑的準確度有多少?第二個是,颱風登陸後的方向是否能夠進行準確預報呢?

朱定真:

氣象科學的進展和監測水平的提高助力了颱風路徑預報,我國現在48小時以內的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颱風登陸後的影響和在海上的影響是差不多的。但是海上臺風的預測相對簡單,因為影響我國的颱風主要受副熱帶高壓氣流影響,會跟隨副熱帶高壓的擺動移動。因此海面上的颱風預報只要關注引導氣流的動向,就能預測颱風的移動路徑。

到達陸地後副熱帶高壓的引導變弱,但颱風移動路徑上仍然有槽啊脊啊等影響,掌握了大陸上槽脊的動向,能幫助我們判斷颱風運動方向。所以即使颱風變成低壓,它在陸地上的去向仍然能把握。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中國天氣網

段玉龍:可能有颱風過境的城市,需要做什麼準備?

城市遇到短時間內的強降雨,該如何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朱定真:城市對於暴雨的防範要分兩部分,

一個是注意短時集中的強降雨。

暴雨造成的超過極限的雨量落入,對城市的基礎設施是考驗。

城市的一般規劃設計需要考慮成本效益比的問題,可能會按照五十年一遇或者是三十年一遇的標準去建設基礎設施,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遇到特殊天氣造成的集中降雨,例如一天內下差不多一年的雨量,那城市的排水系統肯定不能滿足短時間的排澇,這樣就會引起內澇。

暴雨帶來的內澇,可以算是城市天氣災害的首位。所以應對強降水造成的內澇,需要考慮整個城市的規劃問題,這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作出應對調整,。

如果遇到突發強降水,首先要保護人的安全。

一旦出現天氣預警,人員儘量不要外出,待在安全的建築設施內,降低風險。另外,城市公共設施需要為未來可能更加頻繁出現的極端天氣做一些規劃上的修改,甚至做出新的規劃。

“現在一些城市提出碰到強降雨等天氣災害時,要想辦法讓市民們“靜”下來,不外出別外出,能躲避的都躲避。因為強降雨的過程往往它不會太長,等降水減弱、水位下降後再恢復出行。”

第二是到了汛期,個人家中可以準備一些物品,例如必要的食品、藥物、電池等。

現代化城市為我們提升了生活水平,也增加了新的需求,同時帶來了一些新的面對風險的不適應。所以我們要預先做好防範,找出新的風險點做好預案,降低災害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段玉龍:颱風是如何進行命名的?

為什麼造成重大影響的颱風會被除名?

除名以後又怎麼辦呢?

朱定真:颱風名字是由世界氣組織颱風委員會命名的,該組織由受颱風影響的成員單位各提交十個名字,透過稽核的會被編成一張表,按順序輪流使用。

颱風命名有一些規則,一個是英文字母數是規定的,再一個是不能有歧義,任何一個成員單位都能一票否決可能有不好含義的名字。

除名是為了記住這個颱風。比如說山竹颱風的影響非常大,造成的災害也非常嚴重,具有特殊性。如果繼續把“山竹”名字留存,那未來的一些報道和研究過程中,還需要去強調是哪年哪月的幾號山竹颱風。

所以當出現重大的災害,或者說颱風有研究意義存在時,颱風委員會就會將它除名。

颱風的除名有兩個意義,一是為了讓大家不忘記它的破壞性災害,二是從研究案例來講,是要記住此次颱風過程的特殊性。除名以後,原提名成員會再補充一個名字進來繼續使用。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2000-2018年除名颱風統計(圖源:中國天氣網)

面對山洪、龍捲風,我們如何防災減災?

8月13日,四川省彭州市突發山洪,目前已致7人遇難。極端天氣出遊應如何防災減災?如果在山區山溝等暴露度高的區域一定要警惕天氣的影響,提前根據當地的天氣預報做好行程安排;掌握一些基本常識,如警惕夏季天氣預報的陣雨和雷雨、不要沿著山溝走動停留;在外聽到預警立即避開逃離、不要有任何猶豫。

至於對突發天氣進行準確預報,以我們現在的預報能力、監測網的佈局(包括臺站監測和無人自動站監測)來看,都略顯乏力。

段玉龍:最近很多朋友在關注四川彭州山洪事故,一個小河溝突發山洪,有一些人來不及躲避被沖走並出現了傷亡。那麼在您看來,

在極端的天氣下,我們去景區、郊區遊玩是不是要格外注意天氣變化呢?

朱定真:關於避險,我們實際年年都會講,只要有機會時都會宣傳。

夏季出現強對流突發性的天氣活動頻率是一年中最高的。如果我們在暴露度高的地方,特別是在山區山溝等區域一定要警惕山洪、泥石流、雷電的影響,要提前根據當地的天氣預報做好行程安排。

我們還要掌握一些天氣知識常識。一個是在夏季,如果當地天氣預報裡說將會有陣雨和雷雨出現,哪怕沒有講出確定的區域和時間時,我們需要留心。第二,這個季節我們非必要不要去不熟悉的山區,特別是不要沿著山溝去走動甚至停留。

山溝是自然界的洩水道,它們都是自然條件下衝刷而成的,是走水的區域,非常危險。

在汛期天氣背景下,這些區域隨時可能出現強降水。山區周邊都是高壁,降水落下容易形成徑流,瞬間自上往下衝出發生山洪。這個過程速度是非常快的,“彭州山洪新聞錄影裡面大家也看到了,速度是你想象不到的快。”

所以我們強調汛期儘量不要進山,特別不能在山溝沿線逗留玩耍。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你當地不下雨不代表不出山洪。因為山洪不一定是當地下雨形成的,它可能是幾公里遠甚至更遠的上游方向出現了降水,所以你在的地方可能是晴空碧日,但山溝上游已經出現強降水正在醞釀山洪。

其次不要輕易到陌生地方去。當地人對季節天氣變化有經驗,知道如何避災,但外地人對情況不熟悉,可能會遇到危險。

如果必須要到陌生地方去,就需要了解周邊的環境,提前找好逃生通道。

洪水猛如虎!大家要形成一種觀念,一是夏季不前往危險區域,二是如果在外聽到預警便要立即避開逃離,不要有任何的猶豫。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騰訊新聞客戶端

段玉龍:

未來有沒有可能天氣預報會更準確,比如說限定在某一個小區域內,提醒這個地方會下雨,

這樣是不是能夠給大家更多安全避險的指導,您覺得能做到這一點嗎?

朱定真:我們現在天氣預報正逐漸在向這個方向靠攏。

從科學態度來講,定時定點的天氣預報100%準確是做不到的。現代的科學還沒有發展到這一步。

隨著氣象學理論、監測水平、裝備計算機能力和國家現代化的發展,天氣預報預警的能力是在不斷提高的。但即便如此,天氣預報100%準確依舊困難,因為影響天氣變化的因素太廣:

太空、大氣、海洋、冰雪人類活動等等都在影響大氣環流,氣候包含五大圈層,它們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影響一個地方天氣變化,再加上地形、地勢、不同的季節等。所以要完全把握天氣的脈搏,還需很多努力,需要各行各業的合作,來推動氣象技術的發展,提高預報準確率。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國家氣候中心)

精細化的預報,在觀測手段和能力加強以後,是可以服務到專項活動的,而且是比較成功的。

比如說今年冬奧會就做到了分鐘級更新天氣預報和100米範圍內天氣的預測。

不過要把它完全作為一個業務化的公眾服務,去大範圍去覆蓋可能還需要時間。但從理論和技術上看,天氣預報開始逐漸邁進精細化預報。

另外我們還沒能夠完全瞭解災害天氣特別是突發天氣。我們需要更多的樣本去掌握突發天氣的資料。但小機率的突發天氣事件比較異常,提供研究的案例少,影響我們對它規律的掌握。

我們現在監測能力,從監測網的佈局來看,包括臺站監測和無人自動站監測,對於突發性的小尺度的天氣,略顯乏力,不一定能準確預測。因此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漏報是可能存在的。

所以現在要做的是在某一種天氣背景下,儘可能做好預警和提醒。但定點定時的給每一位個體公眾提供專屬的資訊可能還無法實現。

經常有公眾會反映:“你們預報的大雨怎麼到現在也沒下,或者你們報的幾點鐘下,怎麼到現在沒下?”對於個體來講,有時候確實會有預報不準確的感覺,但是從面上實況來講,預報還是有效果的。

在未來,隨著預報的精度提高,個體與社會面的平衡點慢慢會更加精準。現在我們盡力在做到這一步,把可能的損失和風險降到最低。

段玉龍:夏季除了容易出現局地洪澇災害外,還有龍捲風災害。但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沒有見到龍捲風的報道。朱老師在您看來

,夏季是龍捲風經常出現的季節嗎?

朱定真:龍捲是一種天氣災害。今年有龍捲風發生,但因為發生範圍小或者發生在無人區,可能沒有都被觀測到。

龍捲的出現要具備一定的天氣背景,比如需要下低層溼熱,高層乾冷,同時有誘發龍捲的擾動出現。初夏和春季的天氣背景,具備這個條件。但龍捲的形成還和地形地勢有關係。

龍捲經常出現在容易造成氣流擾動的區域。在一定的大氣環境背景下,四周的氣流到達下暖上冷或或者下溼上乾的區域,容易產生擾動出現龍捲風。同時如果一個區域處在劇烈天氣下甚至是在臺風前沿,也會因為強對流雷暴雲的天氣背景造成龍捲出現。

龍捲現象全年分佈不均勻,主要是在近地層相對較熱的季節出現。不過配合龍捲風出現條件是比較苛刻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地方經常出現龍捲,有的地方沒發生過龍捲。

反常天氣變頻繁,人類該如何扭轉?

氣候變化將引發更多的極端性天氣,這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如何扭轉全球變暖的趨勢?我們一要採取措施降低碳排放,讓變暖趨勢停下來;二是要採取適應的措施,對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做出調整;三是個人要養成低排放、低耗能的生活習慣。

段玉龍:未來,持續高溫、颱風減少等反常天氣現象是不是也會越來越頻繁呢?

極端天氣會不會越來越多?

朱定真:我個人是贊成的。儘管現在學界還有不同的聲音,但主流科學界對於現在的氣候變化將引發更多的極端性天氣,已經達成共識。而且認為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的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

所以我們要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目前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已經提上了全球的日程,因為目前這些變化的歸因是氣候變化,氣候變化的歸因是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而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的主要歸因之一是人類活動。我們人類的自身行為造成了這個結果,反過來又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所以我們該採取行動了。

從現在預測來看,極端天氣的頻率和強度都在增加,包括了颱風強度、乾旱洪澇影響的時間和麵積、高溫熱浪持續時間等方面。科學界推論這些現象會持續下去。

“今天我們的節目,也是希望能大家灌輸一個理念,這些事和我們每個人都相關,我們都可以有所作為地做一些事,來想辦法來減緩全球的氣候變化。如果這個變化繼續下去,是弊大於利的。同時我們很難確定一個閾值,來論證這個轉折點出現是不是可逆的?如果不可逆,那我們人類最後該如何承擔這個後果。”

未來極端天氣現象出現頻率會增加,強度會加大,人類如何扭轉?

圖源:視覺中國

段玉龍:

目前對於節能減排我聽見了兩種觀點,一個認為能扭轉氣候變化的方向,一個認為是無效的。朱老師在您看來哪一種的機率會比較大?

如果從應對的角度來講的話,我們當下究竟應該做什麼呢?

朱定真: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存在時間較長,現在採取措施可能要等一兩百年以後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影響。

但是越早行動,我們就能越早地剎住氣候變暖的程序,

這對大家來講是一個非常急迫的事,我們要儘早地讓變暖的趨勢停下來,才能逐漸減緩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另外我們要採取適應的措施,這個適應包括前面提到的對於城市防災減災預案的學習。

同時要考慮因為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增加,我們現在基礎設施規劃是不是要做一些調整?

包括我們自身的活動也要去適應節能減排,比如說養成低排放、低耗能等等生活習慣。

人類自己的行為的改變,對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是能起作用的。

未來我們還需要一些技術的突破。

如果減碳甚至是碳捕捉等技術發展出來,將會助力減緩全球變暖。

(本文根據段玉龍與朱定真對話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