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這種成功,打臉了多少天下讀書人?

幾近不惑之年,越發感受人性的複雜。

在單位中,有領導偏愛某下屬。不管下屬做事多麼荒誕,領導也總覺得好。倘若你一時疏忽,做某事想的不周全,出了細微的差錯,領導卻要橫加指責。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忿忿不平,卻無可奈何。

碰巧,晚上背誦《大學》之第九章。我們老祖宗對這樣的事情,早有獨到的見解。還教我們如何做?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pì)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ào)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這段晦澀難懂吧。

所謂治好自家在於先修養自己,是因為人們會有種種情感和認識偏差。對於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過分偏愛;對於自己輕賤和厭惡的人,往往會過分輕賤厭惡;對於自己敬畏的人,往往會過分敬畏;對於自己同情的人,往往會過分同情;對於自己輕視和怠慢的人,往往會過分輕視和怠慢。因此,喜愛某人同時又知道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同時又知道那人的有點,這種人天下很少見了。所有有句俗語這樣說:“由於溺愛,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過失;由於貪得,人看不到自己莊家的茁壯。”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就不能治好自家的道理。

古人在循循善誘,告訴我們怎麼治理好自己的家,自己的單位。依我經驗,現實卻是:對於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過分偏愛;對於自己輕賤和厭惡的人,往往會過分輕賤厭惡。

如此,傷了不被領導偏愛人的心,躺或者躺平,成為很多人選擇。至於五代的馮道在《天道》所言:“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面對此情此景,又有幾人可以做到。

晚上夜跑,本想跑6公里,可中途腸胃不行,及時折返跑回家。慢跑了4公里,用時38分鐘。

在慢跑的途中,想到一件事,《周易》又稱《易經》,《易經》為啥取名叫易經?

以前,我從沒有深入思考過,淺顯地以為是是周朝的經書。

聽許倬雲所講,

自古以來,對於“易”這個字有三種解釋:一個是經典本身;另一個是“變易”,也就是變化;第三個是“不易”——一切變化都在不斷進行,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這一“現象”卻是永恆不變的。易學的學者們常以蜥蜴作為“易”的原稱,蜥蜴是不斷變顏色的小爬蟲,正是借喻《易經》所說的變化現象。

原來,易經跟蜥蜴有關,正因為蜥蜴顏色的變化,才有了此名。如此,《周易》或《易經》是講變化的書。

前些時日,背誦《易經》第一卦:乾卦。

爻辭中寫道: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這個爻辭就講了變化的過程。從潛伏的龍,逐步進入田野,然後進入深淵,然後在貴人的相助之下飛龍在天了。可謂是蒸蒸日上。

到了上九,卻亢龍有悔,也就是運勢到了盡頭,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接下來就是物極必反了。最後,爻辭給了個總結性的建議,就是讓許多龍同時在,不要自己獨佔。

結合上述與《大學》之第九章所言,如若你不被領導偏愛,那麼就要潛心修養,等待飛龍在天的時刻到來。

看微博,釋不歸說:這種成功,打臉了多少天下讀書人!並配圖,看圖是一位成功人士。

這種成功,打臉了多少天下讀書人?

看圖片很熟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成功人士是誰?

查閱報道,此人,是因為盜竊被抓的周某。在二進看守所時,周某還“貢獻”了一句火遍全網的流行語:“不好意思,打工是不可能的,我這輩子都不會打工。”

這種成功,打臉了多少天下讀書人?

果然如他所言,看這配圖,周立齊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打工了。

說來人生,真得,真得,真得,很魔幻。

(寫於202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