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話說大唐盛世,經歷了初唐時期的艱苦奮鬥,再經過武周時期的穩步發展,終於在唐玄宗開元時期達到了巔峰,也是整個中華古代史的巔峰,甚至可以稱為世界古代史的盛世最高峰。

而唐玄宗在將大唐王朝推向最高峰之後,就開始了懈怠,用李林甫代替張九齡,更好地掌控朝局,而且隨著年歲增長,對掌控權力的慾望更加強烈,雖然政務上懈怠了,生活上奢靡了,但是絲毫沒有放鬆對朝臣的控制。而且由於唐玄宗沒有嫡子,而且長時間沒有立太子,導致了政局不穩,後來冊封的太子李瑛因為其母的失寵,到了後來實力遠不如唐玄宗寵妃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開元盛世

太子實力較弱,於是就聯合同樣備受武惠妃打壓的其它藩王,而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就形成了所謂的太子黨。但是事實上,三個臭皮匠,未必頂得過一個諸葛亮。沒有辦法,武惠妃更接近唐玄宗。而唐玄宗晚年多疑,最怕的就是有人結黨,而三位皇子日常對武惠妃不滿的交流,自然被武惠妃轉嫁到了唐玄宗身上,於是,唐朝歷史上影響極大的三庶之禍爆發,最終禍及唐朝根本。

話說,唐玄宗,因為王皇后無子,所以長期沒有立繼承人。唐玄宗即位兩年之後,在大臣和宗室的勸說下,唐玄宗立了寵妃趙麗妃之後次子李瑛,而沒有立長子李琮。開元十二年,在王皇后被廢之後趙麗妃恩寵日佳,這一時期,李瑛皇太子身份還是比較穩固的,可是月有陰晴圓缺,在王皇后被廢之後兩年,李瑛母親趙麗妃也因為後宮鬥爭,被武惠妃擊敗而失寵。失寵後不久,就突然病逝了,至於其病逝的真實原因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沒人能考證出真實結果。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唐玄宗

而在趙麗妃失寵之後,李瑛失去了最重要的倚靠,缺陷就徹底暴露出來了,畢竟李瑛非嫡非長,而且趙麗妃失寵,位份不高,自然會導致太子之位不穩。而這一時期,掌握後宮局勢的是武惠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武惠妃的崛起,自然會帶來其子壽王李瑁地位的迅速攀升。這一下,兩位皇子勢力一升一降,自然就引發了李瑁對太子之位的覬覦。

李瑛就在武惠妃和李瑁的夾擊下,戰戰兢兢又如履薄冰地當了十一年的太子。而公元737年,唐玄宗已經52歲,這在遙遠的唐代,已經屬於比較長壽的年歲了,唐玄宗老了,自然更容易被吹動枕頭風,在武惠妃十年的各種汙衊或者非客觀檢舉下,李瑛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廢不廢太子的真正阻礙其實只有儒家禮法而已。

所以,這裡面就有一個重要人物,武惠妃。雖然其封號是惠妃,但是其和惠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其多年來一直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心狠手辣,頗為厲害。早年間,由於唐玄宗皇后王氏智商水平和鬥爭水平比較低,武惠妃輕而易舉就讓其拙劣的表現在唐玄宗面前展露無遺,後來又利用其迷信巫蠱之術,構陷王皇后,致使玄宗廢后,然後武惠妃進而一舉成為後宮魁首。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權臣李林甫

然後,武惠妃在朝廷外勾結李林甫,在朝廷上有一定影響力,隨著野心的滋長,其有了想成為武則天的祈願,所以首要任務就是將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推上皇位,而第一步,就是要扶李瑁上太子之位。而李瑛已當了一二十年的太子,自有一幫比較強大的勢力相輔佐。所以,要想廢掉李瑛,就只能連根拔起,釜底抽薪。

前期因為有張九齡等賢臣的勸阻,玄宗還不至於為所欲為,後來,李林甫代替張九齡執掌朝政之後。武惠妃迅速丟擲橄欖枝,在得到李林甫的支援後,內外有人,黑白通吃,勢力強大,基本已經蓋過太子李瑛為首的三王集團。

於是,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就成了武惠妃的秘密武器,其私下打探,經常道聽途說,打探到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對武惠妃有所怨言,而且似乎對唐玄宗也不算太滿意,於是便各種添油加醋地彙報給了武惠妃。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武惠妃

而武惠妃就開始了在玄宗面前的表演,其演技上佳,表示自己從來都是無辜的,人畜無害,卻被很多人惡語中傷。然後屢次委婉向玄宗表達太子黨的不軌行為,最後,甚至哭訴太子結黨營私,想要謀害她們母子。唐玄宗大怒,就要廢太子,但是此時朝中還有張九齡等保守派,在張九齡的旁徵博引、坦言勸告之下,玄宗最後還是消了氣,太子李瑛算是躲過一劫。只不過,這次只是提個醒,下次就不會有這麼幸運了。

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罷相右遷,權術大師李林甫走馬上任。李林甫為了掌握更多的權力,於是與陰謀家武惠妃二人一拍即合。

武惠妃於是一邊向唐玄宗吐露太子和另外兩位親王,與太子妃的內兄兄薛鏽共謀異事。,意圖逼宮謀反,篡位自立。然後在唐玄宗將信將疑之際,武惠妃指使人買通不相干人等,向李瑛傳遞訊息,表示宮中出現賊寇,召李瑛帶領衛士進宮擒賊,並保護皇室安全。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李瑛

李瑛見來人值得信任,料想不會有假,然後就召集兩位兄弟,帶領衛士入宮擒賊。武惠妃得知訊息後,大喜過望,然後就跑到唐玄宗跟前說:“太子跟二王要謀反了,他們穿鐵甲進宮了!”

唐玄宗急忙詔令心腹前去觀望,在得知情況屬實之後,立馬找來李林甫等人商議對策,李林甫這時候,自然不可能幫三王說好話,就簡簡單單回了一句,“這是陛下家事,不是臣等應該干預的”。

唐玄宗頓時就明白了李林甫的意思,再加上疑心病發作,不加證實,回頭就廢掉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737年,唐玄宗明旨,廢三王為庶人,賜薛鏽死,不久之後,三王皆遇害。同年,武惠妃因為疑心而犯病,心理壓力過大,時常看見三王鬼魂,不久便病重而亡。

沒有了武惠妃的助力,闇弱的李瑁自然不可能拿下太子之位,太子之位讓唐玄宗三子李亨奪走了。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李瑁和楊玉環

隨後發生的事情就比較不堪入目了,武惠妃死後,人到晚年的唐玄宗深感後宮上千佳麗,沒有一人能讀懂他孤獨寂寞的內心,於是便開始尋找新歡。然後,就瞧上了壽王李瑁的媳婦楊玉環,然後就下令楊玉環出家為道士,將韋氏許配給壽王后,唐玄宗如願抱得美人歸,從此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而看似一場宮廷政變的三庶之禍,實則對大唐傷害極深,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大唐衰落的開始。

首先,從這裡可以看出,唐玄宗已經老了,雖然還和當年發動政變一樣衝動,但是已經缺乏對事實的正確性判斷了,顯然,已經在志得意滿中變得很是昏聵了。

然後,三庶之禍後,武惠妃病故,給了楊貴妃機會,而楊貴妃得道,就連帶著楊國忠的得勢,而無才無德無能的楊國忠最終取代李林甫掌管朝廷,為幾乎腰斬唐朝的安史之亂點燃了火藥桶。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安史之亂

再則,唐玄宗冤殺包括儲君在內的三位皇子,天下民心向背,天下百姓之心已經不再像開元盛世時一樣尊李隆基為明皇了,而且,之後的唐玄宗對於冤殺三位皇子的事情沒有任何表示,君王之態已經不再,在百姓眼裡,玄宗變成了自私自利貪權弄權的孤獨老人了。

還有,三庶之禍延續了唐朝數代以來繼承權不穩的問題,唐太宗政變上臺,李承乾政變失敗,武則天政變上臺,李顯政變上臺,李旦和李隆基也是透過政變才奪得的皇位,而李隆基時代,本是局面大好,可以避免類似的事件發生,最後卻還是發生了與皇位繼承相關的政變。此事讓大唐皇室在天下百姓面前蒙羞。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唐玄宗和楊貴妃

另外,唐玄宗的薄情也被諸位皇子看在眼裡,這也就是唐肅宗李亨在位時期,從叛軍手中攻下長安後,雖然從成都迎回了太上皇,卻終身幽禁唐玄宗,讓他孤獨終老的原因之一了。

最後,根本問題,繼承人的問題,唐玄宗雖然二三十個兒子,但是真正有能力的卻不多,李瑛、李瑁都是能力平平,連後來的唐肅宗也是資質平平,而唐玄宗真正有能力的皇子,乃是長子李琮,但是因為面部有傷疤,所以直到死後才被追封為太子。然後就是十三子李璬,雖然才華橫溢,卻一直沒有被重用。本來李瑛為太子就不合適,三庶之禍後,唐玄宗還是沒有選對人,直接導致了唐朝後期乏力。

三庶之禍,對映大唐盛極而衰

唐玄宗晚年被幽禁

無論如何,三庶之禍對唐朝影響巨大,可以看作是唐朝衰敗的開始,也是大唐盛世的轉折點,其留下的一系列問題直接葬送了輝煌的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