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乾隆見狀元長相醜陋,便出上聯,等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吧

公元690年二月,武則天即將稱帝,或許為了將來的登基造勢,她突發奇想,決定在神都紫薇城洛城殿親自策問科舉的貢生,從此科舉當中最高級別的殿試,也就因此誕生了。

所謂殿試,指的便是皇帝親自出題考試,然後根據考試成績給考生評定成績的流程,可能很多人要問,做皇帝不一定學問高,他們親自改卷,看錯了怎麼辦?實際上,到了宋明清時期,殿試都是由主考官負責主持,等到了閱卷日,自然會有專門的大學士對試卷進行批改並且排出成績名單送到皇帝面前,讓其欽定御批,因此說白了,皇帝不過是象徵性走個過場而已。

乾隆見狀元長相醜陋,便出上聯,等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吧

但是總有不甘寂寞的天子,在殿試上弄出一些么蛾子,比如宋太宗時期,殿試時的他,冥思苦想出了一道自認為十分高深的辯題,結果一位考生剛坐下沒多久,就起身交卷,這讓宋光宗大感臉上無光,竟然以“藐視皇權”的理由直接將其驅逐出了京城。

而到了乾隆時期,也有一位學子,和乾隆之間,進行了一番有趣的交流,乾隆見狀元長相醜陋,便出上聯刁難,他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吧,具體是怎麼回事呢?此人的名字,叫做劉鳳誥。

乾隆見狀元長相醜陋,便出上聯,等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吧

1761年,出生在江西省赤山鎮,早年喪母的他奮發圖強,從小就有神童的美譽,被稱之為“江西大器”。

但是在科舉的路上,劉鳳誥卻走得頗為坎坷,一直到1779年,38歲的他才高中舉人,而到了十年過後,劉鳳誥這才進一步脫穎而出,來到了京城考試。此時的他,已經快接近50歲。

乾隆見狀元長相醜陋,便出上聯,等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吧

然而劉鳳誥的文章以及娟秀的字跡,卻很快引發了禮部尚書常青的關注,按照規矩,殿試在當天黃昏就應該結束,結果等到天色昏暗,劉鳳誥卻依然沒有完成手中的試卷,監考大臣原本打算收上他的答卷,正是在常青的寬容之下,允許他完成終篇,因此還特意點起蠟燭照明。最終劉鳳誥得了一個第三的名次。

在殿試上,相傳還發生了一件趣事,原本是狀元的劉鳳誥,這才淪為探花。

原來在乾隆時期,審卷人一共分為八位學士,每人在自己最中意的卷子上畫圈,以此來決定前三甲的成績,而劉鳳誥憑藉獨特的見識和才氣,榮登第一,他的卷子也被放在最前面,連同十人一起送給乾隆帝御覽。

乾隆見狀元長相醜陋,便出上聯,等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吧

當聽殿試讀卷官讀過試卷,乾隆對於這位將來的狀元,也是十分好奇,於是下令傳劉鳳誥面試,可是看到他的長相,乾隆卻也嚇住了。

原來劉鳳誥平日素有眼疾,加上已經年過50,很難與狀元風流倜儻的樣子聯絡起來,乾隆多少也有些不高興,他隨後對劉鳳誥說,“朕出對聯,要當面考考你,如果你成績平平,就不要怪朕無情了。”劉鳳誥當然只能答應。

乾隆隨後朗聲說道:“獨眼不能登金榜”,劉鳳誥心中一抽,他顯然知道,皇帝是瞧不起自己的相貌,卻從容應答:“半月依舊照乾坤!”這番話讓乾隆連連欽佩,既然如此,不妨再對一對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劉鳳誥繼續回答:“春牡丹,夏芍藥,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乾隆見狀元長相醜陋,便出上聯,等對出下聯後,乾隆:探花吧

“探花”和“摘星”完美貼切,同樣是劉鳳誥對自己實力的一種自信,可惜的是,他似乎不知道,自己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頭榜的狀元,對此乾隆銅厚卻不由得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做一名狀元吧!”就這樣,隨著他御筆一點,而劉鳳誥也被欽點為一甲第三名探花。

在此之後,劉鳳誥先後擔任廣西、山東、浙江學政,權衡選拔文士,名聲遠播,也成為了朝堂之中對對子的好手,一直到道光時期的1821年病逝於揚州,而他的一生,最終也用對聯做出了總結:“宮保酬庸,吏、戶、禮、兵卿貳;鼎魁通籍,楚、齊、吳、越文衡。”成為了一番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