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哪“三戶”?最後應驗了嗎?

老規矩,先上答案:“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在秦末暴動的時候非常流行的一句話,當然也是印證了這句話,秦國最後是被項羽等人滅了。但是最初的這個“三戶”具體是指哪三戶,這個一直卻是一個討論的問題,我認為這個“三戶”意思是楚國的三大氏族:屈、景、昭。假如秦國最後被人滅亡了,也一定這三家人滅了的。

讓我們先回到這句話的前因後果。

楚懷王是楚國的第37位國君,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在執政前期,大破魏國、奪地八城、五國聯盟、合縱伐秦、滅掉越國、拓境江東,當時任用了一批的賢臣,其中就有著名的屈原。可能是太過於順利,越是年老的楚懷王越是膨脹,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8座城池,並且邀請楚懷王在武關會面,楚懷王不聽屈原等大臣的勸誡,毅然前往,結果秦人不守信諾,扣留了楚懷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哪“三戶”?最後應驗了嗎?

被扣留的楚懷王非常懊惱,但是也沒有辦法,秦人以楚懷王為人質,要求楚國割地,楚人拒絕。楚人為了能保護國土,另立熊橫為王。秦人的妄想破滅,但是依然不願意放走楚懷王,最後楚懷王在秦國度過了幾年提心吊膽,受盡屈辱的5年,最後客死秦國,秦國將遺體送回楚國,兩國徹底鬧掰。歷史記載:“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於是楚南公便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關於這個楚南公,並不是說一個公候,南公是一個複姓,意思是楚國的一個姓南公的人。

楚國的姓氏很多,但是大部分是出自於羋姓,羋姓又分化出很多氏,最為著名的就是屈、景、昭、鬥、成、班、孫這幾家公族,楚國國君也是羋姓,氏為熊,故事中的楚懷王就叫做熊槐。

幾家公族之中,屈、景、昭三家勢力最大。

面對楚懷王的悲劇,楚國很多人對於秦國是發自咬牙切齒的恨,他們恨不得攻進秦國,滅了秦國。南公喊出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非常憤怒的,代表著他們的一種情緒化的堅定的信念,即使楚國就只剩下屈、景、昭三個大戶,也一定要滅了秦國。

但是後面這句話為什麼在天下誅秦的時候會成為一句非常響亮的口號呢?因為主要是這句話在當時來說,確實也是比較有用。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了楚國人對秦國的仇恨,以“楚”為號,更加有號召力。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哪“三戶”?最後應驗了嗎?

從歷史上來看,確實是三個楚國人滅了秦國:陳勝、劉邦和項羽。

陳勝,就是那個在天下暴動中,率先起義的農民,喊出了著名的一句話: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揭竿而起,建立了張楚政權,當初起義的時候,就是以“楚”作為自己的旗號。因為他深知,在六國中,最恨秦國的就是楚人,以“楚”為號就能馬上讓很多楚人聚在一起。

關於他的出生地,這一塊一直存在著爭議,他起義的地方是原先楚國的境地,歷史上說他是陽城人,陽城,有人考據之前是夏朝早期舜禹都城,春秋時期為鄭國的國都,後又被韓國所滅,到了戰國末期成為了楚國的地盤。

劉邦,在歷史上也是一位雄主,曾經看到秦始皇出巡盛大的場面之後,當場就是喊出了一句至今還很有名的話:

嗟呼,大丈夫當如是也!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哪“三戶”?最後應驗了嗎?

劉邦的出身地是沛縣,沛縣原來是宋國的地方,公元前286年,宋國被魏楚齊三國瓜分,沛縣是屬於齊國的;過了兩年,五國討伐齊國,魏楚霸佔了原來瓜分給齊國的宋國土地,沛縣就成為了魏楚兩國的國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後面魏國勢力不行了後,沛縣是屬於楚國的。

項羽就很純粹的楚國人,江東江東,江東就是楚國的境地。項羽看到秦始皇的出巡非常風光,也有一句很出名的話:

彼可取而代也。

陳勝作為先驅,雖然失敗了,但是卻成功地去引爆了天下反秦的勢力,同時也是極大地削弱了秦朝的實力。最後秦朝在趙高等人的掏空下,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勢力從外攻入,我國第一個大統一國家就此滅亡!

面對浩繁的歷史,你需要一個放大鏡,歡迎大家的點評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