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哥嫂曾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如何對待哥哥嫂子?

蘇秦兄弟三人,皆遊說諸侯以顯名,其術長於權變。——《史記·七十列傳·蘇秦列傳》

這是《史記》中關於蘇秦的評價。

哥嫂曾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如何對待哥哥嫂子?

蘇秦

在古代歷史人物中,有許多鬱郁不得志的人物,他們備受屈辱,最終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來,才成就了一番偉業。比如淮陰侯韓信,曾忍受屠夫胯下之辱,但是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最終成為了指揮百萬漢軍的大將軍。

人的一生難免有高有低,只有堅定信念,爬過最高的山峰,才能看見最美的風景。而戰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蘇秦,就曾經歷過這一切。讓韓信受辱的是陌生的屠夫,而讓蘇秦受辱的則是他的親人。

蘇秦,出生在戰國時期雒陽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古代社會中,農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古代生產力較低,因此底層百姓多從事農業,才能填飽自己的肚子。歷朝歷代的君主,也都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優先發展帝國的農業。

而雒陽地處平原,沃野千里,正是發展農耕業的重要地區。蘇秦就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家中父母哥哥嫂子都靠種地維生。蘇秦和父母哥哥嫂子不同,父母哥哥每天在地裡勞作,曬得面板黑黝黝的,而蘇秦卻不願意下地務農。

哥嫂曾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如何對待哥哥嫂子?

蘇秦嫂子

他每天拿著書籍,認真讀書,在我們現代人看來,讀書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戰國時期,思想愚昧,蘇秦的哥哥嫂子認為:“這麼大個人了,卻還靠父母養活,也不下地勞動,只會每天看書,活像一個窩囊廢。”

最終,蘇秦的哥哥嫂子要同蘇秦分家,蘇秦無奈同意了。蘇秦的哥哥嫂子以蘇秦不能種地,將所有的土地都給奪走了。等蘇秦分了家後,他的父母年紀大了,每天只能掙夠自己的嚼穀。蘇秦又無地可種,因此連飯都吃不上。有時他去往哥哥家,嫂子冷臉相對,並不給他飯吃。

哥嫂曾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如何對待哥哥嫂子?

蘇秦返回故鄉

無奈蘇秦再次返回家鄉,而在《史記》中記載了他哥哥嫂子的行徑:

“出遊數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

蘇秦穿著簡陋的衣服回到家鄉,他的哥哥嫂子看到蘇秦這副模樣,更加認為蘇秦是窩囊廢,於是開始嘲笑蘇秦。蘇秦滿腹智謀,沒有因為哥哥嫂子的嘲笑,而再感到痛苦。他把自己積攢的金銀,送給父母親,拜別了父母,繼續踏上行程。

此後,蘇秦去往燕國,被燕文侯派往趙國,開始組建合縱聯盟。蘇秦先後遊說了趙肅侯、韓宣王、魏襄王、齊宣王、楚威王,達成六國合縱聯盟。蘇秦這時可謂風光無限,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才能,遊說了六國君主,自己擔任了六國的合縱長。

哥嫂曾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如何對待哥哥嫂子?

蘇秦遊說各國君主

這時蘇秦的地位,比六國的君主還要高,他被任命為六國的相國,掛著六國的相印。誰能想到當初那個備受屈辱的書生,會有如此輝煌的一刻,他成為了六國中最有權勢的人。項羽曾說過一句話:“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

蘇秦掛六國相印後,因為想念自己的父母,於是讓人駕駛馬車,把自己帶回故鄉。而蘇秦回鄉的訊息,傳回雒陽,他的哥哥嫂子都非常高興,逢人就說:“我的兄弟要回來了,他當了大官,光耀門楣啊!”

等到蘇秦到達村口,只見他的哥哥嫂子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蘇秦想起當初嫂子,寧願把剩餘的飯餵豬,也不肯給自己吃。於是他對嫂子說:

“何前倨而後恭也?”

而他的嫂子本就是粗人,回答道:“小叔位高權重,錢財多如牛毛,我哪裡敢造次呀?”蘇秦看到嫂子這番直白的話語,笑著說道:“同樣是我這個人,我貧賤時,你們恨不得餓死我,現在我富貴了,你們卻如此敬畏我。”蘇秦看了看跪著的親戚們,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

“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他說如果當初我有兩畝好田地,也不會被逼成六國的丞相。確實青年時期的磨難,讓蘇秦放棄了當農民這條路。他天生就是一位外交家,正是哥哥嫂子的嘲諷,讓他義無反顧踏上游說各國君主的道路。

哥嫂曾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如何對待哥哥嫂子?

蘇秦嫂子笑臉相迎

而在蘇秦找到合適自己的道路後,他為之不懈努力,最終達成六國合縱聯盟,自己成為了六國的合縱長。蘇秦回鄉,看到如此恭敬的哥哥嫂子,也明白他們當初作惡,只是欺軟怕硬。自己如今功成名就,又何必同他們計較呢?

蘇秦把六國君主賞賜的金銀,分給了自己的親戚們,他的哥哥嫂子又是不住的磕頭,高喊:“感謝大人賞賜,小人一定會照顧好大人的父母親,種好您家的土地。”蘇秦看望父母后,派人叫來當地郡守,命令他派來幾十個奴僕,日夜照顧自己的父母親。

蘇秦還身系合縱大事,無奈告別父母親,繼續踏上自己的行程。六國君主的封賞,除了分給自己的親戚,蘇秦還分給了跟隨自己的奴僕。而在奴僕中,只有一個人沒有得到封賞,他當即找到蘇秦,詢問道:“大人,別的奴僕都有金銀封賞,為何就我沒有?”蘇秦對他說:

“我非忘子。子之與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時,我困,故望子深,是以。”

原來,當初蘇秦剛去燕國的時候,其他奴僕都忠心耿耿。而只有這個奴僕在易水邊,三次想要離開蘇秦,蘇秦認為在最困難的時候,才能看透人心,因此沒有賞賜這個奴僕金銀。這個奴僕聽說蘇秦的解釋後,當晚就趁著夜色逃離了,可見此人確實並不忠誠。

哥嫂曾不給蘇秦飯吃,等蘇秦掛六國相印後,他如何對待哥哥嫂子?

蘇秦功成名就

從蘇秦的經歷,我們可以知道,隨大流並不是正確的選擇,而執拗地堅持自己不喜愛的事業,肯定也不是合適的選擇。任何人在發展自己事業的時候,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併為之不懈努力,其實成功就在不遠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