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諸葛亮緣何打不贏曹魏名將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給諸葛瑾的一封信裡

文:刀與筆(作者原創授權)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蜀漢開展了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兵出散關,圍攻陳倉。但這一次的北伐似乎並未取得多少戰果。

陳倉攻防戰可謂異常激烈。曹魏的陳倉守將郝昭為人頗有氣節且深通戰法。先是,蜀漢派遣郝昭的同鄉靳詳為使者勸降郝昭遭到拒絕[1]。爾後,蜀漢軍隊動用了雲梯、衝車、井闌等攻城器械,使用了包括地道在內的攻城方法,但都被郝昭見招拆招、一一化解[2]。史載,蜀漢進攻部隊與曹魏守備部隊在陳倉“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蜀漢數萬之眾竟不能攻克曹魏千餘人防守的陳倉。最後,蜀漢糧盡,加之曹魏援軍已至,不得不主動撤軍放棄北伐。

諸葛亮緣何打不贏曹魏名將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給諸葛瑾的一封信裡

陳倉之戰對曹魏而言似乎頗值得驕傲,尤其是郝昭,不僅得到了魏明帝曹叡和曹魏朝廷的高度的肯定和讚揚[3],還因此戰獲得了擅長守禦的美譽。但對於蜀漢而言這樣的結果是十分令人汗顏的,如果不是蜀漢在撤軍時擊斬了前來追擊的曹魏將領王雙[4],那麼蜀漢在第二次北伐的戰果上可以說近乎為零。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的王雙不同於小說中的王雙。小說中王雙被描述得十分神勇:“使六十斤大刀,騎千里征馬宛馬,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一出場就速斬蜀漢裨將謝雄、龔起,又用流星錘打傷蜀漢大將張嶷,但這些描述和戰績歷史上並無記載。

蜀漢的第二次北伐效果欠佳的原因,一方面是蜀漢的本次行動較為倉促,蜀漢發起首次北伐是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爾後因馬謖丟失街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蜀漢軍隊退回漢中。而就在同年十二月,蜀漢又匆匆發起了第二次北伐。兩次北伐均在同年發生,蜀漢軍隊在經歷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後尚未得以休整就又投入到了戰爭。另一方面,曹魏在與蜀漢交手後吸取了相關的經驗,負責守禦蜀漢的曹魏軍事負責人曹真對蜀漢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作出了準確預判。《三國志曹真傳》載:“(曹)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所以特意派遣郝昭(小說則將推舉郝昭防守陳倉的人物變更為司馬懿)、王生鎮守陳倉加固城防、以逸待勞,結果諸葛亮如其所料圍攻陳倉,而陳倉早有防備,故而才抵禦住了蜀漢軍隊的進攻。

諸葛亮緣何打不贏曹魏名將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給諸葛瑾的一封信裡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蜀漢的第二次北伐似乎缺乏事先的周密規劃,所以才致使戰果欠佳。但如果跳出蜀漢和曹魏的戰場,縱觀同時期的其他戰場,可以發現蜀漢的第二次北伐實際上有更重要的戰略目標。

同樣在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夏季至秋季,孫吳策劃了周魴詐降,曹魏為接應周魴派遣三路軍馬征伐孫吳(曹休向皖,司馬懿向江陵,賈逵向東關)。孫吳積極備戰,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組織了著名的石亭之戰。石亭之戰最終以孫吳的勝利而告終,但曹魏的三路兵馬中司馬懿率領的部隊仍然駐守在荊州並訓練了水軍,欲再度順江征伐孫吳,曹魏還特地將張郃並關中諸軍調配到荊州戰場聽從司馬懿的指揮[5],這令孫吳荊州方面的防務壓力加大。

諸葛亮緣何打不贏曹魏名將郝昭?答案或藏在他給諸葛瑾的一封信裡

因而,在筆者看來,蜀漢選擇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冬出兵陳倉,其戰略目的大抵是牽制司馬懿的部隊,使之無法東征孫吳,進而達到呼應盟友的戰略目的,以此鞏固孫吳石亭之戰的成果。實際上,蜀漢出兵陳倉後,張郃就被急急調回關中[6],而司馬懿也沒有對孫吳採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根據《三國志張郃傳》記載,司馬懿未對孫吳採取軍事行動的原因是“會冬水淺,大船不得行”,筆者認為氣候因素固然對用兵有所阻滯,但此處的記載似乎也有意淡化了蜀漢出兵陳倉、曹魏急於應付西面戰場的原因。

歷史上,蜀漢的諸葛亮曾經針對出兵陳倉給在孫吳主持荊州防務的兄長諸葛瑾寫過一封書信[7],書信的內容陳述了蜀漢軍隊整飭道路以出兵陳倉的情形,其中還特別提到了此處出兵的目的是“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根據諸葛亮和諸葛瑾的書信內容,筆者推測,在曹魏增兵荊州意圖東進的前提下,孫吳為避免奔波兩線作戰同時消化石亭之戰的戰果,聯絡蜀漢請求出兵策應,蜀漢由是出兵陳倉,成功牽制曹魏在荊州的軍事力量,使曹魏不得分兵東征孫吳。

綜上,表面上蜀漢的第二次北伐戰果乏善可陳,但實際上卻有著更重要的戰略目的,即:呼應盟友、牽制曹魏(一直以來,尤其是小說中,蜀漢是公認的主角,而歷史上,蜀漢的第二次北伐實際卻充當了一回綠葉)。從最終的結果上看,曹魏也確實因為蜀漢的出兵放棄了東征孫吳的計劃。所以,蜀漢的第二次北伐雖然沒有什麼具體戰果,可在戰略上卻是十分成功的。

[1]《三國志 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亮圍陳倉,使昭鄉人靳詳於城外遙說之,昭於樓上應詳曰:‘魏家科法,卿所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我受國恩多而門戶重,卿無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還謝諸葛,便可攻也。’詳以昭語告亮,亮又使詳重說昭,言人兵不敵,無為空自破滅。昭謂詳曰:‘前言已定矣。我識卿耳,箭不識也。’詳乃去。”

[2]《三國志 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亮自以有眾數萬,而昭兵才千餘人,又度東救未能便到,乃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衝車,衝車折。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亮又為地突,欲踴出於城裡,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

[3]《三國志 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詔嘉昭善守,賜爵列侯。及還,帝引見慰勞之,顧謂中書令孫資曰:’卿鄉里乃有爾曹快人,為將灼如此,朕復何憂乎?’仍欲大用之。”

[4]《三國志 諸葛亮傳》:“(建安六年)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5]《三國志 張郃傳》:“司馬宣王治水軍於荊州,欲順沔入江伐吳,詔郃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

[6]《三國志 張郃傳》:“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因問郃曰:‘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郃知亮縣軍無谷,不能久攻,對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郃晨夜進至南鄭,亮退。”

[7]與兄瑾言治綏陽穀書:“有綏陽小谷,雖山崖絕險,溪水縱橫,難用行軍。昔邏候往來,要道通入。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