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周朝末期這個人強大的王朝走向了歷史的深淵,這幾周王東遷之後周朝的王室的影響力逐漸變得贏弱不堪,其影響力也一落千丈。到了春秋時期周朝王室的存在也僅僅只是象徵性的的存在,它的存在也僅僅只持續到了韓魏趙三家分晉那個時期。與其同時那個時代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已經由原先的春秋時期過渡到了戰國時期。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到了戰國末期我們都知道韓國是戰國七雄裡最早被秦國滅掉的國家,然而這樣的國家為何能夠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一員呢?

趙魏韓三家是一奶同胞,他們的聯盟曾經還重現了晉國的輝煌,一時之間中原地區無任何一個國家是它們的敵手。只不過他們的起源畢竟充滿了流氓的氣息,原本晉國才是正統,它們三個國家之所以取得正統地位是在於威逼周天子才得到的。直到此時韓國才成為官方認可的國家,到後來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一員。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韓國最為著名的就要數它製造的兵器:弩。正所謂:“天下強弩皆出於韓!”韓國的強弩 曾讓各國都為之懼怕,它的射程足足可以射出八百米開外的距離,也就是說八百米之內百分百命中目標。這一發明於當時而言簡直就是神器,引得各國爭相搶購。不僅如此韓國所製造的劍也很鋒利,可以斬斷敵之堅甲鐵幕。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我們縱觀歷史上比較強大的國家都離不開“變法”二字,當然韓國也不例外,公元前351年韓國國君韓昭侯任命法家著名人物申不害率領韓國進行變法。申不害的變法打擊了韓國舊貴族勢力,讓韓國的內政穩定了下來,國家也由此富裕起來。不僅如此韓國在經歷了變法之後,使得韓國人成為了第一批開始吃螃蟹的人。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也正是此次變法讓韓國學會了“術”,以術御人,同時兼用法制。可以說韓國的這次變法是韓國變得富強絕對不是靠運氣就能取得成功的,而是靠自己真正的實力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上去的。

韓國在立國之初也多有徵戰,其最大的戰績就是吞併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鄭國,並遷都鄭城,定名為新鄭,韓國的國土得到了擴充。到了戰國中期韓國的的實力不斷減退,但仍舊憑藉著自己獨特的奇葩思想活躍於各諸侯國之間。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對於韓國而言它本身的地理位置就十分的尷尬周圍大國林立,在吞併了鄭國之後想要再次擴張自己的領土顯然是不可能的事。而在這個時候韓國將目光發在了自己曾經的好友魏國的身上。雖然有這個方向但是韓國在當時還是很懼怕魏國的,單單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就足矣令韓國膽戰心驚。不過家天下的弊端就是本家族人員特別容易發生內鬥,魏國也不例外。在魏國內鬥的程序中,韓國拉攏趙國一同進攻魏國,魏國在此時無意陷入了內憂外患的處境,最終的結局也可想而知,只有繳械投降的選擇。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而韓國的詭詐也在這一刻顯現的一覽無餘,魏國原本就是兄弟內鬥才讓韓國有機可乘,在這個時候韓國提出讓兄弟兩人分隔而治的想法。還真別說這一招確實挺絕的,如果這樣的話韓國就可以各個擊破最終擺脫自己被大國包圍的現狀,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如果這樣後來的戰國時期最終會走向何方還真的不好說,只不過趙國卻不是這樣想的,趙國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你賠我些錢財之類的就可以,至於分隔而至倒也不至於,畢竟三家的老祖宗曾經還在一起打過天下。

韓趙之間在這個方面的態度有著很大的分歧,遲遲爭論不下,直到後來趙國直接撤軍,韓國本就是一個小國根本無法一個小國承擔起魏國的的怒火,與其這樣也就選擇了退軍,韓國的陰謀詭計最終沒有得逞。

戰國中沒落感十足的韓國,位列戰國七雄,滅亡是必然趨勢?

在戰國末期,秦國想要做到真正的崛起,後吞併天下首當其衝的就是韓國或者是魏國,在地緣上韓國就要吃很大的虧。在加之韓國本身國土面積就十分的狹小,地緣不廣闊所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兵員不充足。秦國之所以沒有儘快的滅掉韓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秦國內部的猶豫不決,等到秦王政認為不需要滅掉韓國的時候,韓國也就滅了。總的來說韓國的滅亡時歷史上的必然事件,韓國無論是在國土面積上還是自身國力上都因為韓國的地緣因素受到了極大地限制。即便是自身具有製造強大的兵器的優勢,也無法發揮自身兵器的最大優勢。我們不得不承認韓國也是有一定本事的,畢竟人家在夾縫中生存了這麼多年,還滅掉了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