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李定國“兩蹶名王”後已經顯出頹勢,孫可望所為更加劇李定國的覆滅

李定國在抗清運動中曾經出現了著名的“兩蹶名王”戰績,但是後來其高歌猛進的時代就一去不復返了,最後只得兵敗磨盤山。有人說李定國之所以兵敗是孫可望降清導致的,但這只是原因之一而非全部。

首先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上看。清廷佔據了整個黃河中下游以及東南富庶之區,實力對比上實在是過於懸殊,以當時永曆政權以一隅抗全國,除非有驚天動地之變化,實難矣!

第二,李定國“兩蹶名王”的事蹟確實突出了李定國的兵才。在斬殺孔有德的時候,先作出攻擊沅州和寶慶的態勢,將孔有德軍的主力吸引出去,而自己“乘間襲桂林,桂林城守兵少,檄三鎮赴援,未至而陷,有德死之”。而尼堪的死是李定國設下了誘敵之計,而尼堪輕敵冒進,扔下大軍,輕騎追擊,中伏而死。“輕騎逐北,遇伏沒於陣”,這兩場仗打得確實是乾脆利落,南明軍隊計程車氣大為提高,但是對清軍的有生力量殺傷是有限的。隨著清軍對永曆政權的重視,大量調兵至前線,這仗就難打了。據王夫之的《永曆實錄》載:“肇慶城小而堅,清將許爾顯死守不下,圍三月不克,師漸老,援兵大至,定國乃退,自平樂屯永安州”。就在這“兩蹶名王”後,李定國的軍隊已經顯示出了頹勢。說起來還是實力不對稱的問題。

李定國“兩蹶名王”後已經顯出頹勢,孫可望所為更加劇李定國的覆滅

李定國

第三,南明自身內訌不止。李定國和孫可望兩人在歸附南明的時候,就已經交惡了。至於交惡之原因,是由於兩人目的志向不同,據《永曆實錄》記載,李定國不僅看兵書,還“讀《通鑑綱目》,略通大義”,所以“不樂為盜”,但是“以幼鞠於獻忠,莫能自拔”。所以,李定國“思自洗濯歸正”。但是孫可望目的可就沒那麼單純了,“可望之慾歸附也,意假王命自尊”,兩人由於志向不同,就結下了樑子。“定國揣知其奸,亦姑因之以自達”。兩人在這個時候已經貌合神離了。

而在戰場上,孫可望就因為一己之私拆李定國的臺,就比如說李定國幹掉尼堪,進軍湖南之時,孫可望就讓馮雙禮和馬進忠退兵,想把李定國坑死。“不欲定國至成功,而思陷之敗死,密令雙鯉退至寶慶”,而且“秘不遣一人報定國,以誤之”。幸好李定國反應快“方待進忠、雙鯉,不至,頗疑怵”,派騎兵偵查,“言二將已走湘鄉,定國大驚,遂收兵走邵陽,敵亦不敢追”。而後果就是“湖南復陷”。在以後,兩人更是直接刀兵相向,這個我就不再贅言了。

第四,就是孫可望的降清帶來非常惡劣的後果了。帶來的惡劣後果有二:第一、孫可望的降清帶來了示範性效應“諸將吏兵民見可望北降,知虛實險易盡輸於敵,皆搖搖無固志”。第二,孫可望在降清的後,“盡圖山川迂曲及諸將情形、兵食多寡獻之”,事實證明在孫可望歸降以後,清軍果斷對南明軍發動了總攻,雖然李定國奮力抵抗,但已經是大勢已去了。

綜上四點,我覺得才是李定國不能功成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