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志願軍在朝鮮打了很多神仙仗,不管是夜行百里,以寡敵眾,還是逆勢翻盤,在外行人看來,這其中包含了很多運氣的成分,要不然如何解釋一群輕步兵戰勝了全副武裝的聯合國軍?

其實,志願軍老兵們心裡並不認可運氣,打仗哪有什麼運氣?只有準備充分、果斷勇敢、不怕死,才能創造所謂的“奇蹟”。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68軍22師65團7連3排排長符渤文老先生就不信運氣,他曾經在行軍時丟了700發子彈,靠一把空槍俘虜了韓軍軍官,順便佔領了敵軍的彈藥庫。

戰鬥中,全排戰士96人犧牲了92人,他帶領剩下的三個戰士攻佔敵人兩個陣地,他說能完成任務,靠的是果斷、頑強和不怕死的精神。

那麼,符渤文是如何做到他所說的一切的呢?

以下內容由志願軍老兵符渤文回憶整理而成,文中以老符代指:

老符是1948年參軍的,一直在68軍22師65團7連服役,51年赴朝作戰時擔任排長。

據老符回憶,他在朝鮮打仗,其實就是跨過了四道江,先是鴨綠江,後是大岡江,接著是清川江,最後過了金城江。金城江一過,也就接近停戰了,不過那已經是1953年的事了。

老符的故事,要從1951年說起。那年6月之後,志願軍不再大規模進攻,而是依託三八線進行積極防禦,老符說這段時間部隊的任務主要有四個:修路、修工事、放冷槍、揹物資。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打仗不能挑環境,哪裡有任務,駐地就在哪裡。一般情況下,志願軍的陣地都在山上,全是老林子,細一點的樹有碗口粗,大一點兒的樹一個人抱不住。

住在山上,不能沒有路,志願軍修路很麻煩,先要砍樹,然後刨土裡的石頭,最後把土夯成硬地。修路砍掉的木頭不能扔,它們還有用處,可以修工事。

美軍的火力很猛,通常是大炮的炮彈和轟炸機的航彈輪流往陣地上扔,因此想要守得住,必須要有堅固的工事。

志願軍的工事分兩步,先是挖一個單人掩體,然後再用木頭橫豎堆積搭成地堡,木頭加土層要達到4米厚,否則擋不住炸彈的轟炸。

路也有了,地堡也有了,接著就要跟美軍過招了。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當時志願軍的任務是防禦,所以打擊敵人的主要方法是放冷槍,尤以敵軍軍官為重點照顧物件。放冷槍的目的是擾亂敵人的軍心,讓他們時刻都感覺不安全。著名的“冷槍英雄”張桃芳一個人就狙殺了敵軍214人,創造了歷史紀錄。

除了冷槍,志願軍有時候還會發揮夜戰的優勢,晚上去偷襲敵軍陣地,不要求造成多大的戰果,仍然是以營造恐懼氛圍為主。按有些老兵的話說,就是“讓敵軍不敢上廁所”。

志願軍運輸物資不靠汽車,不是沒有汽車,而是不敢用,因為美軍天天轟炸,汽車運輸還不如戰士自己揹回陣地的東西多。

在山上紮營,所有的物資,包括飲水、糧食、彈藥等,都要戰士走30多里路去團裡的後勤營地背。白天不能走,容易被飛機發現,只能每天晚上9點出發,連爬幾座大山,一路不停歇,到凌晨2、3點才能回來。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日復一日的走山路,既是辛苦的勞動,也是額外的訓練,老符和戰友們因為天天走山路揹物資,把體能和速度都練出來了,雖然說不上健步如飛,但一天強行軍幾十上百里路不成問題。

1953年,志願軍和聯合國軍都不想再打了,雙方邊談邊打,試探對方的底線,都想要簽訂一份讓自己沾光的停戰協議。

老話說得好:戰場拿不下的東西,談判桌上更拿不到。所以,想要在談判的時候佔據主動和優勢,必須在戰場上打服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金城戰役爆發了。據老符回憶,1953年7月13日他接到任務,帶領尖刀排長跨過金城江,佔領630高地。

當時志願軍上下萬眾一心,所有人都明白,這一仗必須打漂亮,讓敵人乖乖簽字。

1953年7月13號晚上,戰役正式打響,對面的橋巖山還在敵人手上,他們居高臨下,發現志願軍的動向後,立刻轟炸志願軍陣地。

1953年的志願軍已經不是初入朝的輕步兵了,現在裝備了“喀秋莎”火箭炮。敵人向志願軍陣地轟炸多久,志願軍的火箭炮就向敵人轟炸多久。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雙方互相炮擊了半個小時,然後輪到步兵登場。晚上21點13分,老符帶領尖刀排96人從十字山陣地出發,按照擬定的行動路線,走進橋巖山的谷底,向630高地挺進。

當時下著大雨,烏雲遮住了月亮,谷底一片漆黑,什麼都不看見,只能聽見噼裡啪啦的雨聲。

藉助指北針,老符總算沒有迷路,然而,因為行動路線處於敵人的火力覆蓋範圍內,走了一個小時,不斷有戰士因炮擊而犧牲。

身旁一個戰士被炸傷後,老符停下替他包紮,就在這個時候,一枚炮彈在隊伍後部爆炸,巨大的氣浪瞬間把老符推了出去,有那麼一瞬間,他還以為自己犧牲了。

沒想到他命大,沒有受傷,回過神來立刻向前跑,剛走兩步發現不太對勁,揹包怎麼變輕了?伸手一摸,壞了,包裡的700發子彈沒了,肯定是剛才的氣浪把揹包震開,子彈不知道掉到哪裡了。

失去了彈藥,只憑槍裡的一梭子子彈,能不能奪下高地呢?老符不敢多想,此時只有一個念頭,為了完成任務,必須前進!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在崎嶇的山溝裡又走了7、8公里,時間接近中午,雨也停了。老符估計到了汝文裡,剛想讓部隊休息幾分鐘。通訊員眼睛比較尖,說前面草叢裡好像有人,老符果斷下令:打!

草叢裡確實埋伏著一支韓軍,他們本來想伏擊,沒想到被志願軍發現了,此時的韓軍都是新兵,沒有多少作戰經驗,一陣射擊後,草叢裡冒出許多高高舉起的手,對方投降了。

老符長出一口氣,自己的700發子彈沒了,本來衝鋒槍裡只剩下一梭子20發子彈,剛才的戰鬥過後,一發都沒了,好在對方意志不強,要是真要負隅頑抗,自己確實沒辦法。

老符跟其他戰士正在捆俘虜,突然在隊伍的側後方又出現一名韓軍,他脖子上掛著望遠鏡,肩上挎著卡賓槍,高舉著雙手向志願軍走來。

老符本能地衝上去,把對方的槍繳了,順便朝這個人來的方向一看,不遠處放著幾箱彈藥,隱約還有幾個帳篷,老符就用生硬的朝鮮語問對方:這裡是不是彈藥庫?

那人先是吃了一驚,然後點點頭。

老符聽到周圍有動靜,判斷有新的敵人圍攏過來了,他趕緊招呼全排往彈藥庫方向靠近,用繳獲的武器彈藥進行反擊。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敵人越來越多,不斷有戰士受傷倒下,老符來不及自己裝彈,就命令剛才投降的韓軍軍官幫他壓子彈。那人倒也老實,即便他的友軍已經衝上來了,他還是乖乖聽老符的話,不斷地給彈夾裡壓子彈,壓好就遞給老符。

老符指揮戰士們反擊,因為佔據著彈藥庫的便利,再加上志願軍老兵們嫻熟的戰鬥技巧,打退了敵人一波波進攻,這場戰鬥從中午12點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

老符回頭一看,排裡只剩下3個戰士,96個人打得還剩4個人,真是慘烈啊!他考慮要不要撤退的時候,營部的通訊員趕來,說營長命令尖刀排跟隨主力上山,然後向橋巖山主峰發展。

接到新的命令後,老符率其他3個人邊打邊跑,向橋巖山快速前進。走到半山腰時,發現有一間土坯房,衝進去一看,有個神情木訥的韓軍士兵,老符用朝鮮話喊道:“別動,舉起手!”

一連喊了三次,那人一動不動,就像個木頭一樣。因為他手裡還有武器,直接影響到幾個戰士的安全,老符只能扣動扳機。沒想到子彈卡殼了。那個時候戰士們流行一種說法,第一槍沒響,那就是命不該絕,再開第二槍就不吉利了。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老符只能把那個發呆敵人的武器繳了,然後把他捆住,然後幾個人就繼續朝橋巖山主峰進發。

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他們到達了橋巖山主峰,然而此時的敵軍陣地上空無一人,他們早就撤退了。

雖然拿下了一個陣地,但四個人守在這裡也不是辦法,老符又帶隊向630高地挺近,走了十多里路,到達金城江邊,剛想涉水過江,山上的子彈就飛了過來。

老符幾個人貓著腰快速朝江對岸跑去,這個時候炮彈也炸了過來,炮彈落到水中,濺起兩三米高的水花。

花了20多分鐘,老符和另外三個戰士終於游到了對岸。雖然知道敵眾我寡,往山上進攻很可能九死一生,但老符還是帶頭往上衝。

他們往山上走,事情變得奇怪起來,剛才他們過江時,敵人的火力很猛,就好像要把他們按在水中,這會兒他們上岸了,敵人反倒沒了聲響,槍炮聲全啞了。

沒走幾步,又開始下雨,老符帶著三個戰士藉著大雨的掩護,順著林間的空隙往上前進,等到了630高地的時候,面對的仍舊是一座沒有人的空陣地。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原來敵人看到老符等人拼命渡河,感覺後面還有大部隊,於是就撤退了。老符和三個戰士開始守衛陣地,不一會兒,志願軍大部隊果然上來了,他們共同加固陣地,直到7月19號才離開。

1953年7月27日,金城戰役結束,志願軍殲敵5萬,把韓軍4個師打得潰不成軍,為停戰談判贏得了優勢。

縱觀老符的戰鬥過程,各種險情輪番出現,先是丟失子彈,然後用空槍俘虜敵軍,在己方人數不足的情況下,硬是頂住了敵軍四個小時,後來率領四個人的戰鬥小組,勇敢地向敵人高地衝鋒,這一連串冒險的勝利,僅憑“幸運”這個詞已經不能解釋了。

志願軍老兵回憶:全排96人只剩下4人,連續拿下敵人兩個陣地

老符的經歷,說明志願軍打勝仗不是憑運氣,而是靠勇敢、果斷,不怕死的精神,以及嫻熟的戰鬥技巧。這樣的部隊,肯定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