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功德碑通常用來紀念對國有功的先烈,早在漢朝,就有立碑的影子,只是那個時候的不叫碑,而是叫祀。

雖然叫法不同,但他們都有同樣的建造原因——為了紀念和歌頌。

“高尚者的豐碑是他們自己的美德。”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因此,古代經常都會以祀來紀念著屬於那個朝代的美德。

但他們又有不同,比如設立的原因,方式等,都會隨著朝代的改變而產生變化。比如宋朝的生祠,就在傳承和變化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特徵。

一、宋代生祠開設的原因

宋代生祠是由百姓自發組織帶頭設立的,因為宋代推崇的是官親民的理念,認為地方官應該幫百姓做好事,為百姓謀福利,因此,

設立生祠是根據百姓的願望而來的,哪個官員能真正為百姓做事,哪個官員才能記入百姓的好人字典中。

宋代可以設立生祠的官員可以是地方、州府官員,也可以是中央官員,包括皇帝等。

其中,設立生祠的物件大多是文員,只有少數武將。除此之外,地方官員的生祠會更多一些,它們都

是由百姓設立。可見,這很考驗官員的親民能力還有處事能力,其中更能親民的是地方官員。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學歷史的時候就知道,宋朝的雜稅很多,所以要是哪個官員能幫百姓減輕稅收,那百姓為了感激,也有可能會給官吏設立生祠。再者,官員若是治理地方的自然災害治理得好,為農民解決生計的問題等,都會獲得百姓設立的生祠,

總而言之,只要能利民,都有可能設立生祠。

當然,有真真正正肯為百姓服務的官吏,也會有欺壓和恐嚇百姓的官吏。他們為了設立生祠,會威脅和壓迫百姓去做這件事,

雖然這是少數,但在宋朝還是存在過這樣的例子的,一些地方官的身份權勢大,沒有百姓敢反抗,為了巴結官吏,被迫為他們設立生祠。

宋朝設立生祠的制度和其他朝代有所區別的一大原因就在於,

百姓可以監督官員,官員可以為百姓辦事。

兩方之間是互利互助的,這樣有利於宋朝集權的統一。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二、生祠設立的方式

宋代生祠的種類有很多種,每一種,規模和經費的預算等都不一樣,

一般要看百姓請願是否強烈,二要看官員的功德是否大。其中設立最多的生祠就有單獨立祠、合祭立祠、附廟配食立祠、家庭祭祀四種。

單獨立祠是為一個官吏設立生祠,

假如某個官吏深受百姓愛戴,或者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事,出於對他的感激,百姓會為他一個人設立生祠。因為費用並不是國家出,所以不是特別受歡迎的人,一般不會遇到單獨設立生祠的好事。

合祭立祠是同時設立多個官員的生祠,

如果某個地方發生了洪災,一個官員或許不能及時解決,這時候有其他官員的幫忙,共同解決這件事情,地方官不敢居功的情況下,會把幾個官員的生祠設立在一起共同感謝。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附廟配食立祠是在道觀或者先朝的寺廟中為官員設立生祠,

這種設立在寺廟中的生祠一般是針對做了很大貢獻的人才有資格接受的。

一般來說,都是皇帝自己為民做事,

比如除掉禍害百姓的奸邪,為生活困難的家庭減稅等等,又或者是中央某個大功勳做了惠及更多百姓的好事,才會受到這樣好的待遇。

家庭祭祀則是百姓單獨將官員的畫像掛在家中來祭拜,

如官員為某個喊冤的百姓洗刷了冤屈,只要惠及這個百姓,那這個百姓就會私下為他設立生祠。畢竟一個人的經費是有限的,而除了家庭祭祀,其他的都很繁瑣。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三、生祠設立的經費

建造生祠的經費是根據種類不同和程式的不同來計算的,

但總體來說,經費不是由國家來出,而是由百姓自行想辦法。因為為地方官設立生祠是百姓的事。

單獨立祠會為官員在修築的貢院、祠堂、或者是學舍等地方找出一個空地,把官員的畫像掛在上面,讓來來往往的人都能知道他的事蹟。所以對於百姓來說,

花費的費用也不少,

因為不止一處地方需要設立,要在很多地方實施。

合祭立祠的方式和單獨立祠的方式一樣,只不過設立的時候不會選擇多個地方,因此

,這種立祠方式更省經費。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附廟配食立祠和家庭祭祀的經費也是一般,

通常情況只需要把畫像放在道館或者寺廟中接受更多人的祀奉就可以了,只不過畫像需要做得更好,平均的經費也不會太多。

四、生祠設立的過程

只要地方官員做了能讓百姓感激的事,就值得設立生祠。首先,設立生祠會先由百姓自動組織請願。

他們之間會形成一個訊息傳遞的大網,等湊足人數後,派出一個人寫請願書,並簽下所有請願人員的名字,只有足夠多的人請願,才會獲得批准。

當然,也有特殊的情況,當官員不求名利,不願意百姓為自己設立生祠祭拜時,

可以在官員去任後為其立祀,也可以在官員逝世後再進行請願。

但這種情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請願的人數,除非官員做的事真的能讓百姓銘記很久。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在這四種立祀中,家庭立祀最不嚴格,

因為他無需上報,無需告訴官員,也無需號召百姓一起請願,只要自己一個人把畫像掛在自家祭拜即可,過程非常簡單。但這種形式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別人並不知道這個官員做的好事。

除此之外,單獨立祠、合祭立祠、附廟配食立祠這三種生祠的設立需要進行鄉黨商議。需要召集百姓參與請願書,由請願者代表把請願書報告給太守,太守找合適的寺廟,或學舍等,按照請願的人數和地方官員做的,由太守生祠於汪公廟,才算立祠完成

,除了家庭立祠,其他的立祠過程都相對繁瑣。

五、生祠設立的功能

生祠的設立確實有很多作用,對於官員來說,

他們可以憑藉生祠的數量來作為政績的參照,

方便升遷,或者獲得獎勵。另一方面,也可獲得名利和百姓的愛戴,穩固自己的官位。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宋朝吸取了前幾個朝代滅亡的原因,故而設立了這個方法,讓各方官員間相互借鑑。

只有勤勤懇懇為百姓做事的,才有晉升和獎勵的機會,

而欺壓民眾的官員,會遭受相應的處罰,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監督官員的效果。

同時,朝廷還提倡上行下效的方式,要地方官帶頭做榜樣,百姓借鑑和學習,這樣,社會的動亂就會減少。

以前常有一個詞說:官逼民反,而設立生祠會使兩者關係融合得更好,對宋朝的治理有幫助。人和,就能萬事興,經濟也會提高。

我國古代自秦始皇以來,一直採取的都是中央集權制,

所以這樣的方式恰恰可以讓官和民互利互惠,互相牽制,

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制。同時,也能減少官員之間私下爭強好勝的風氣,上級人員可以透過百姓反映官員辦事能力和行事作風,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欺騙和矇蔽。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六、生祠設立的好壞

宋朝設立生祠的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官民相互制衡,從而加強中央集權。但它是建立在一個良性的環境下。

為了讓百姓感恩幫助過自己的官員,為了紀念他們。

同時還有勸誡官員的作用,給百姓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但這還反映了宋朝的一個弊端,那

就是過強的中央集權制會在財政方面造成空虛,加上宋朝雜稅多,所以一層壓一層的情況下,地方官很難憑藉一己之力幫助百姓。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沒有經濟來源,而在宋朝興修水利,發展基礎設施的背景下,

最終影響的,是最底層的百姓。

沒有高收入來源,還要上交雜稅,這就很容易引起混亂。

而宋朝有一個很嚴重的現象,地方官員得不到經濟支援,會和當地的商人進行合作,他們出錢修建工程等賺取名聲,而官員為了完成任務。

一旦完成任務,就有升遷的可能,這會造成官員隊伍過於龐大,這也正是造成宋朝有很多冗官的原因。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由於冗官太多,導致一些毫無作為的地方官建立虛假的生祠,以此來進行升遷,國家就會出現很多沒用的官吏,

他們不僅拿著官餉,還會讓好的官吏無機會施展才華,從而加劇了整個大宋王朝的治理腐敗。

結論

“墳墓是死者的衣服,一座墳墓是一件普通的衣裳,而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

但宋朝的生祠,不僅是一件繡衣,更是一件寄託了百姓感激與銘記的衣服。

墳墓是衣服,一塊豐碑則是一件繡衣?淺談宋朝生祠的特點及內涵

雖然逝者已矣,但他留下的功德會永遠載入史冊,供後人學習。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說,生祠的建立也體現了宋朝稅務冗雜和官員冗多的情況。

幸而演變到今天,這種紀念方式變得更加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