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針灸穴名解——膀胱經腧穴 飛揚

針灸穴名解——膀胱經腧穴 飛揚

飛揚

【別名】 厥陽、厥陰、厥揚。

【定位】 在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直上 7寸,承山穴外下方 1寸處。

【特點】 為足太陽膀胱經絡穴。

【主治】 頭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

【來源】 本穴最早見於《靈樞·經脈》。

【釋詞】 飛,《說文》:“飛,鳥翥也,象形,凡飛之屬皆從飛。”並有迅速之義。揚,有飛舉之義。《說文》:“揚,飛舉也。”《詩·小雅》:“載飛載揚。”《廣韻》:“飛,翔也。”《史記·高祖本紀》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莊子·天地》:“使性飛揚。”《淮南子·精神》:“使行飛揚。”飛和揚都有騰起之意,飛又有意外之意。飛揚,是飛舉揚起,斜行別出,脫離正軌之意。為步行不穩、經脈別出及魂夢顛倒之象。

【釋義】 按本經之氣,自委陽而下,所過委中穴位,深如淵澗,合陽、承筋如由巔至麓,承山則山下之夾谷也。委中、承山俱為陰象,迨至本穴則由承山橫過腿外側,亦由陰分轉陽分也,突然躍起,狀若騰飛,猶出潛飛躍之勢,故名“飛揚”。飛揚為足太陽之絡穴,脈行至此脫離正軌,斜絡足少陰,溝通司人身矯捷的陰蹺與陽蹺,功可祛風健腰,助膝行走。楊上善曰:“此太陽絡,別走少陰經,迅疾如飛,故曰飛陽也。”

【提要】 系膀胱經絡穴,別走腎經,有舒筋活絡之功、寧心安魂之效,其所治症,除腿之疾患外,又治目疾、氣逆,以及神不守舍,主治癲狂恍惚,魂魄揚飛。《素問·刺腰痛論》:“飛揚之脈,令人腰痛……”現代研究證明,針刺飛揚穴能增強腎的泌尿功能,可使血鈣增加。